文|阿黎
总有人说,我写作没灵感啊,怎么办?
我不是大咖,不能保证我的论点是真理,但是也请点进来的朋友们留步听我唠叨唠叨,就算我说的都是错的,您把每句话都加个“不”字,不就变成真理了吗?
开个玩笑哈,说点正经的。
我也有过创作没灵感的时候。作为一个历史从来不及格地图从来看不懂的理科女,我做过最作死的事儿就是写了个穿越出来。我把一个中英混血的小姑娘穿越到了西周,跟妲己比美去了。写完前十章我就后悔了。因为我是真的真的不了解那段历史,满脑子胡编乱造,最后的结果是越写越没灵感,不得已只能弃坑。
所以说句良心话,如果不了解中国历史、不懂旧社会文化,穿越文什么的还是别碰的好,不然遭罪的是自己。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再没穿越过了。不过贼心不死,心想着我不了解历史还不能自己编个平行空间出来吗?于是我那个洋娃娃又搬到了异世界上。本以为这下可以高枕无忧了,没想到同样是写了十几章,灵感也崩了。当时不懂,以为仅仅是自己惰性强坚持不下去。现在想来自己那时候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硬生生创造了一个世界啊!这个工作量等同于耶稣这个CEO啊!
所以再说句良心话,如果你的心思不够缜密、调理不够清晰,就不要去碰架空文,不然遭罪的依旧是自己。
再后来,我就老老实实写这个时代的小说了。万事开头难,刚写的时候一天憋出来一千字还总觉得别扭,思路断断续续的总也抓不住要领。突然有一天我尝试这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掺了进去,猛然发现世界豁然开朗。
原来,我的灵感断流是因为不接地气!
找到原因后,我便推翻了之前的所有东西,重新塑造人物。
女主人公的戏份儿比较多,写别人的话容易把握不好,那就从自己身上扒素材。男主人公就照着我的男朋友写。这样一来灵感突然就多了,故事也变得活了。可是我不能止步于“我”和“你”之间啊,一个上万字小说写下来至少也要有五六个人才算行。于是,我便开始思考“原型”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必须要有原型。
“原型”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句老话来解释: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小说主人公命途多舛,但是现实世界里或许没有像他那般点背到家的人。但同时显示世界里却有一大群一般点背的人。有倒是幸福总是相似的,点背的人各有各的点背。把这些霉运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不就变成主人公的生活轨迹了吗?而且每一件事都来自于生活,这样看起来更加有代入感,更能吸引读者阅读,同时也能给作者新的启示……放心,你的身边不会缺少点背的人,因为人生不如意本就十有八九。
这招对新手非常实用。
“原型”的重要性还在于它能让你笔下的人物各有各的姿态。
读过我的另一篇文章《原来我只读过“一本”小说》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我在那篇文章里吐槽了网络小说的一个硬伤:人物描写具有高度相似性。也就是说,故事里的所有人要么就是一个妈生的,要不就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总之他们的基因有一半都是样的。这就可怕了。
我不喜欢这类的小说,同时我相信不喜欢的不单我一人。而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找“原型”。基因的排列组合方式多到必须用科学计数法才能说明白,因此人和人之间的相貌、性格、生活环境也是千差万别。如果你不能很好的塑造两个“全新的人”就去写你身边的人吧!你的父母代表了长辈,你的朋友代表了主人公的朋友,你的对头代表了小说里的反派……这样一来还省去了给这个人“捏脸”的步骤了不是?
“原型”的重要性更体现在真实上。
古言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有原型在就多了一层感同身受、多了一层设身处地,从而让文章变得真实。无论你小说的世界观是什么样的,任何生命体的一生都逃不开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而“原型”的存在是帮助你让笔下的生命活得更合理。
那么,为什么必须要有“原型”呢?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你来描述一下什么是“德飞个”!能描述吗?肯定不能,因为我也不能。这个词是脸滚键盘造出来的词,而且为了保证这个词真的什么意义都没有我还用脸滚了好半天呢!一个单词已经如此,何况是一个小说里的角色?
所以我们可不可以用物质守恒定律来看待这件事儿:你无法制造出宇宙里不存在的元素,只能去发现未发现的元素,否者物质将不再守恒。换言之就是,你无法创造出这个世界上没有的人,你只能去记录他们的生活。正如圣经所言:“nihil sub sole novum”阳光普照,并无新闻。
所以想要一点“原型”都没有凭空创造出一个人来,实在是扯淡。
于是又会有人问:刚刚你说“原型”灵感的源泉,现在又说世间万物都是“原型”,那“原型”不就是每时每刻都在吗?那灵感也应该是每时每刻都有啊!
诚然,世间万物都是创作的“原型”,但是安道尔国的百姓是怎样生活的你知道吗?如果不知道那和凭空创造又有什么差别呢?
于是,“原型”还是要在身边找。
当我终于想通了这些带有哲学思想的问题后,创作灵感也就不再是什么天赐的茅塞顿开,而是一种习以为常了。
所以,耐心读到这里的您,找到“原型”带给你的灵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