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伙伴刘伟的推荐下,我决定加到写作的团队中来,又由于昨天电脑出了一些故障,今天修复好了,就可以协助我达成写作目标,此刻我心情复杂同时有些激动。
复杂的是,在我上学的时候,作文一向是我最头疼的作业,就这种绞尽脑汁又出不来效果的焦虑的感觉,让我很难自发决定来参加这样的挑战。今天鼓起勇气加入团队要感谢伙伴和老师的鼓励。激动的是我很清楚这是一个新状态,新模式的开启——写作模式的开启,这令我充满期待,期待看到自己的突破。
以往的经历告诉我,很多时候有些想法但不会写出来,就会让自己错失很多精彩,因为没能及时把灵光闪现的念头记录下来,分享出去,有些就不会再第二次浮现在脑海,有些后面又会出现,相关的一连串的想法,无疑这是会消耗很多能量的。
此刻我在想,脑袋里面装着些东西想往外倒,但是又没往外倒的随时都可能让大脑短路。把头脑里的很多东西真正表达出来,就好比在给大脑做“断舍离”,会让头脑更加的轻盈,连贯起来。当然这些都是我的期待!
现在早已过来要被迫交作文的年龄,但小时候写作文时有些创伤的感觉随时又会回来,我需要做的就是随时做一个深长深呼吸,去觉察自己的状态,并清晰的看到的目标,以此来指引前行的方向。
最近一两年也常常在朋友圈的发一些文字,似乎文字出来的会更顺畅一些,有时甚至还会出现滔滔不绝的感觉,我回看了一下我的成长足迹,是因为近两年在不断的学习心理咨询技术,尤其是去年5月底学习到了催眠,让我能够找回一些自己的感觉,当我们有感觉的时候在描述自己的感觉的时候就会容易,而且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提到“感觉”这个词的时候,我不知道大家的感觉是怎样的,又会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是回答:这人有毛病吧,问这样LOW的问题,那这个人肯定是个不太会感觉的人,其实生活中像我这样感觉剥离的人一抓一大把。比如在一个学习的场景中,当一个人被问道:“您有什么感觉时”,很多人胡回答,我感觉到大家都很认真的在学习,感觉到自己做的还不是那么好,类似的很多,其实这些都是自己的评价,可能是因为早就丢失了跟着感觉的感觉。所以找回感觉是我们的一个很大的目标。下面分享一段我的故事。
赞父亲,母亲:父亲是一个骑在牛头上放牛长大的家族中的长子(爷爷也是长子)(所以他在家族中的序位是需要被尊重的),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他打铁匠的形象。小时候看他光着膀子打铁,自如地挥动着铁锤,满身的肌肉,据说这也是我外公看中的有“劳力”。父亲是一个非常简单且家族自豪感很强的人。脾气是有些不好,每每有人触碰到他的底线,又无人能懂他的时候,我想他也只能用拳头来应对解决。因为他是一个话说多就嫌啰嗦的人。现在年纪大一些遇到不顺意的就是暴力语言,这是母亲不满意的。可是性格又有好坏之分吗?我自己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父亲的慈爱,而不是暴躁的性格。为人子女就是更懂父亲,更尊重父亲,所以父亲很少重言重语说我。子女多一份顺应就多一份和谐。我知道的父亲简单就在于:大家心中有他的位置,尊重他,他是更无私的爱护大家和各自的后代。反之就不会去理睬别人的!而母亲是个大好人,常超出父亲界限的去帮助所有人。引起父亲发火!母亲从小集父母之爱于一身,十多岁放学回家外公还举高高,比模样,唱着歌,听着夸(外婆更加好)。从小跟着外公做生意,是外公得力助手,母亲常回忆在她出嫁的时候外公哭得像个孩子一样,因为外公非常希望母亲能像儿子一样常在身边。就是这样一个勤劳善良能拿主意、独当一面的母亲身上有太多的“阳”性气质,与父亲的“阳刚”之气形成对峙,争吵打闹就难免了。母亲觉得做人就要像她一样的大爱无私,做好事积德,一心想要“改造”父亲!苦口婆心非但没有任何效果反而引来不满。我想这是母亲的委屈与痛苦的来源!要点赞的是母亲是个爱学习的人,上次的催眠班她也来参加了学习,开启了回归到感觉感受去生活的新模式。家庭之事没有对错,也没有应该与不应该之分。把问题从“事情”的层面转向“感觉”的层面,从讲道理改成重感觉。由一座山化成一池水,走出一心想要“改造”父亲的死胡同就是向和谐迈出一大步。改变的力量除了自己的学习成长,更需要我们子女的支持、爱与感恩…让她放心的化成一池水。守护好父亲这座山。以前的我也不懂得,现在我知道感恩父母,感恩自己学习,感恩老师们,更感恩祖国安宁让我有机会谈家事……
简宝玉分享会日更写作打卡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