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黄河之畔,探问真谛,孔子谦恭,意欲窥及。老子指水,言天善道,包容万物,彰显慈悲。仁者见仁,思想无疆,智者乐水,悟本源溪。礼乐复兴,有赖师友,千古风流,儒道传奇。
七言古风·孔子三次“问礼”于老子
君不见,孔子问道洛阳城,礼乐衰微心自惊。
君不闻,老子笑谈天地宽,上善若水意深明。
仁义礼智传千古,道德文章映辰星。
三次会面谈玄妙,儒家道家各争鸣。
第一会,心崇敬,洛阳初会李耳君。
礼乐衰微求古道,道德深藏探本真。
老子笑谈天地宽,上善若水意朴敦。
一番对话开茅塞,儒家心印道家痕。
再拜会,求仁义,孔子虔诚谒老子。
问答之间探真谛,仁者之心终有寄。
老子指水更喻德,以柔克刚胜强力。
孔子聆听心悦服,礼乐之外悟天机。
秋风旋,黄河边,孔子三顾礼乐前。
老子静坐谈天地,无为而治话自然。
仁者心动求至理,道者意深迷津禅。
师生问答成佳话,千古流传儒道缘。
三番对话留青史,儒家道家光辉熠。
润物无声悟道法,老子教诲如春雨。
君不闻,智者之水润心田,仁者之心映天地。
君不见,问礼三次成佳话,儒道遗风万代袭。
孔子“问礼”于老子:三次会面,对话影响中国人
在漫长又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里,存在着这么一种对后来影响很大的特别时刻——生活在同一个时期的两位伟大人物,在某个时候碰到一起,他俩交流迸发出特别耀眼的光芒,给中华文化描上了重重的一笔。
这样的相遇在历史里挺少见的,可每次都让人特别向往。就像俞伯牙跟钟子期,李白和杜甫,苏轼与欧阳修之类的。要讲哪两个人的相遇最有划时代的意思,那肯定得是孔子和老子。
老子与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圣贤,其后几千年,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史载,两位圣人曾有过三次见面,他们的对话给后人留下了特别宝贵的思想和文化遗产。
【第一次会面】
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他比孔子大 20 岁呢,成名也比孔子早,所以他们俩的三次见面都是孔子主动去拜见老子。
孔子那时候啊,周朝的礼乐制度差不多都不行了,孔子觉得可痛心了,听说在国都洛阳管典籍的史官老子知道得多,就动身去洛阳向老子请教礼的事儿。
那时候的孔子还年轻着呢,见到一直特别仰慕的老子后,一阵寒暄完就开始倒苦水,说他对当下礼也崩了乐也坏了,人的心都不像以前那样的情况很不满意。
瞅着面前这年轻人不停地讲,老子就耐心地听着,啥也不说光微笑。等孔子说完了,老子清楚孔子对周礼特别看重,于是就叫孔子去拜访周朝的大夫苌弘。
苌弘在音律乐理方面很精通,他给孔子传授乐律跟乐理,也对周朝礼乐制度进行了考察。这几天下来让孔子收获很大,在快和老子分别的时候,老子专门领着孔子到了黄河边。
面前宽阔的黄河不停地流淌,老子指着那河水问孔子:“你从这滚滚的黄河水里能看出啥来呀?”
孔子琢磨了一小会,回应说:“时间就跟这黄河水似的,日夜不停歇地流走。”接着孔子还问老子:“先生您从水里又能瞧出啥来呢?”
老子回应道:“上善就如水一样,大家都得学学水的品德。”
孔子很纳闷,问:“水的德行是啥呀?”
老子讲:“水善于给万物带来益处却不争夺,最高层级的善举就跟水似的,无声地润泽着万事万物,因而最接近‘道’。”
老子看着孔子好像有所领悟的样子,就继续讲道:“水虽然看着软弱,可却能把坚硬的石头给滴穿。水一直向前,不管碰到啥样的地形它都能适应,顺着形势来。这就是自然的道理呀。”
江海为啥宽广呢,就是因为它能把山川还有小溪都包容进来。一个品德好的人呢,得有胸怀广阔、谦虚的品质。
孔子听了后一下子就开窍了,对老子的修养和学识那是相当佩服。他还曾经感慨说:“我今天见到老子,就好像见到龙一样啊。”这场对话在孔子心里种下了道德的苗儿,对他后来秉持的“中庸之道”有着很深的影响。
【第二次会面】
两人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孔子心里的“仁义观”早就有了,他觉得要“仁者爱人”、“用仁治国”。所以孔子这回去见老子,主要聊的就是“仁”。
两人碰了面后,孔子就向老子询问对于“仁”的见解,老子听完就说:“‘仁’是打哪来的呀?”
孔子回答说:“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
老子又问:“咋个样才算是‘仁’呢?”
孔子说:“‘仁’在自己心里头,得克制欲望,啥都按礼的要求办,思想得正,做到兼爱无私,这才能叫仁。”
让孔子没料到的是,这回老子对他的看法不认可。老子当面就驳斥道:“这说法太死板了。”
看到孔子一脸迷惑,老子就说道:“天地本来就不存在‘仁’这个说法,对所有东西都一样看待。天地间的万物都有它们自己存在的道理,就让一切都顺着自然去发展,甭管万物最后成啥样,那都是万物自身的举动。”
接下来,老子直接就说道:“大道要是荒废了,才会有仁义。智慧出来了,就会有大的虚伪。六亲不和的时候才有孝慈。国家昏乱的时候才有忠臣。”
依老子的看法,仁义是因为大道被废弃才产生的。智慧一出现,虚伪狡诈也就跟着来了。要是过度鼓吹仁义跟智慧,那就会让打着这俩旗号瞎搞的人变得更多。
老子的那番话好像给孔子来了个迎头重击,这也是道家跟儒家在观念上有分歧的一处体现。因为对老子挺尊敬的,孔子就没针对这个去反驳,可能在这事儿上也不存在谁对谁错,关键是得让人们去关心和思考世道。
【第三次会面】
孔子五十一岁那会已然是天下闻名了,可他的鲁国呢,国内各种矛盾,三家世卿把控着朝政,把国君都给架空了,这样一来孔子的政治观念在鲁国就没法推行了。现实这么一打击,让他陷入到思想上的困境里了,所以就有了第三次去拜访老子。
孔子和老子第三次碰面的时候,离上回见面都过去十八年啦。这两人一见面,已经到古稀之年的老子就开口问:“你的品德我都听说过了,这么多年过去啦,现在过来是有啥事儿呀?”
孔子回答说:“真是不好意思啊,虽说游历了好些年,在各国跑来跑去,可就跟那丧家犬似的惶惶然,到现在也没能明白您讲的那个‘道’呢,还得请先生您给指点指点啊。”
老子问道:“求道得从自己内心去找。”孔子讲:“我把先贤典籍、礼仪制度都学遍了,可还是没达到‘道’那个层次。”
老子讲:“我挺理解你状况的,那些求道的人常常被世俗给困住咯。‘道’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人们不能跟获取功名、财富似的去得到它。‘道’可不会像贡品那样被献给帝王,因为它根本不是能用贡品衡量的呀。”
“道”主宰着万事万物,它既深得很又超出于世俗,要是求道的人被功名利禄给缠住,那肯定心不平静,这样就很难挨近“道”。一个人要是顺着道走,依着上天的规律来,那就离“道”不远啦。
孔子跟老子有三次见面,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块儿铸就了人类文明的精彩篇章,还开启了中华文化思想的起始。他俩思想的对碰产生的火花,一直亮到现在呢。
结语:孔子与老子的三次会面和对话,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三次会面和对话,不仅体现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交流,也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孔子的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而老子的道家思想则讲究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这些对话对中华文化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塑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处世哲学。
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