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晨,照常发帖,就被我们阅读打卡群里的一位姑娘整懵了。
她说,你分享的东西有什么用?我当时是比较气愤的,那谁的东西有用?我直接回顶了一句:也许对你没用,不代表对谁都没用,起码对我有用。
02
之后,我又发了一条简书动态,就来谈谈这个话题,到底有没有用,进而发现这个话题不就可以拿来做素材吗?有用与没用的辩证话题。
什么对你有用,什么对你没用?对你有用的东西,未必对他人有用,人是不同的,东西也是不同的,对你有用怎么就对全世界人都没有用了吗?这也是一个辩证的话题。
03
我突然想到了文化课,你说对我们下社会后未来职场有用吗?我觉得这个话题你说它有用也行,没用也行。平时上学的文化课学到东西,是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式,就像我们平时读书,也许短时间看不到成效,但是长此以往,一定会对你的气质、学识、思想、修养有所提升。这就跟文化课到底是否有用是一样的。
我们不可能直接从文化课中得到我们在职场中想要的直接经验、专业课的用途。但是在这种基础知识的潜移默化中,我们已经对学习模式方法有了自己固定的思维方式,也至于下社会后,对于理论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学习思维模式。
跨领域、跨专业的人也许有很多,未必每个人都会充分利用上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但是我们就说专业课一定没有用或者一定有用吗?这个观点概念的界限笼统而又模糊。
04
就像今早那个向我质问女孩,发这个有意思吗?有用吗?是,可能对她和其他人没有什么用处。而我的喜好程度也就只限于这些鸡汤书籍里,我看不了那些世界名著、起点很高、社会评价很好的名人著作,所以收获甚微。
我倾向于那些话题趣味、婚恋主题的文章和书籍,可能在某些人眼里就变成无用或者低俗吧,但却是我的喜好,我觉得自己能从中获益。
05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东西,就像找对象一样,不一定这个人十分优秀、各方面条件都好,就适合每一个人。我觉得应该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
也许,并不优秀的人往往与自己特别相契合,那才是自己最好的人生伴侣不是吗?我喜好的文章、书籍恰恰就像我的对象一样,适合我。
06
每当我遇到一个主动攻击自己的人,我都会分析这个人的年纪,这已经像条件反射一样,当时那种情况下,我十分想问她的年龄。因为我感觉她应该年纪比较小,才会说出这种怼人的话来,像我这种年纪,即便看到跟她一样的感觉,也未必会当着面讲出来,那是别人的东西,而且又不是辩论赛,真没必要揪出来谈论一番。
作为当事人的我,虽然心里听着不太舒服,但是换一个角度去想,我把她幻想成文学界派来指点我的人,说明我分享的东西有待提升质感、作用感,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