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绝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肯定的。
即使你原先对文字怀揣着热爱,但这和发朋友圈本意是分享没什么不同,对阅读量的关注和对别人点赞的期待,都会摧毁初心。
多少次发朋友圈后发现几乎没人回应就又默默删掉呢。事实就是如此,每个人都很忙,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
其实真的,很多事情一旦和别人的态度挂钩,都会变质。
公众注意力在互联网时代也成为了宝贵的资源,写作变现和流量变现一样具有吸引力,写作本身是一件低成本的事情,这毋庸置疑。
追求十万+,追求阅读量,不可否认,是这个浮躁的时代新媒体的大势所趋。
但是我私心认为,学写软文、追求阅读量,不配叫做“写作”。
真的,不配。
小时候我喜欢读书,当时觉得写作这件事本身是最简单的抒发和表达的方式,毫无技巧可言。我喜欢语文这门课程,纯粹是喜欢那些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字,也向来对所谓思想解读阅读题不感冒,文字是有力量有灵魂的,应试教育里刻板角度解读的内容甚至说不上是补充,很大一部分是对其真正思想的歪曲。多少作家做自己文章的影视题目时一脸懵逼,这已经是最讽刺的事实了。
年纪最小的时候读百科全书,从书里看看外面的世界,离世界近一点;少年时候被言情小说热血漫画下了蛊,看到关于人生的很多可能性和故事,学会了怎么做人怎么长大;长大了终于看到小时候痛恨的“名著”究竟有多优秀(是的对于名著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了),又回到那些厚厚的大部头里沉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简单又质朴的话在文学上万古通用。
写作本身,是阅读抑或经历过后的有感而发,文笔则和阅读根本分不开。
当然我得承认我很久没有读书了······最近看的一本书是《穆斯林的葬礼》,朋友的强推,看完对宗教和人性有了崭新的认识······大概一个星期才看完,大学生平时有空但是不看书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反思。
不读书没啥经历还指望别人抽空看你的无病呻吟,对世界的理解大概真的有偏差。
这两天复习周,看到小红书️又有人在说写作变现,爬上来简书看看,在首页刷了几篇文章,内心感觉很遗憾。
从前最早看简书的时候,常常还是能刷到几篇有感悟的文章,现在不能了。
除了一些看烂了的没什么意义的噱头,就是在阅读量和变现投稿这件事上纠缠不清。
而据我观察,写作真的不赚钱,你看到赚了很多钱的,要么是假的,要么背后付出了超出你想象许多倍的、很多方面的努力。
放下手机乖乖读书吧,你花在研究怎么用粗糙、简单的文字来赚钱这件事情上而后又无功而返的时间,足够你看多几本书或者是了解一项新技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