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将大学生变成残忍“狱卒”的心理学教授
世界是一座监牢
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在对于本文标题的问题,哈姆莱特给出了直接的答案。不过,丹麦王子有着千古以来被反复提起的典型性格,此话多少是情绪的产物。
在当代科学发达,有一位心理学家就对此命题做了探索。这个著名的实验,也许你早已经听说,但我还是要复述一遍。
在美国顶尖的大学——斯坦福大学里随机选择24名师范学院学生,将他们送到大学一个地下室里,模拟进入一座监狱。24名普通大学生,有的模拟“看守”,有的模拟“囚犯”。
谁也没想到,本来都是同一所大学、同一个学院的同窗,将变成另何种境地。
在进入模拟监狱后:“看守”的同学变得十分残忍,对“囚犯”拔光衣服、强迫把塑料桶当作马桶使用……“囚犯”开始暴力反抗,有些人则陷入绝望!其中有5名男生情绪崩溃。
这个实验的设计者就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津巴多,时年刚刚38岁!
还有一名助手克里斯汀娜·马斯拉奇
就是她!
马斯拉奇看不下去!向津巴多提出了抗议!(提醒:下面剧情还有反转)
津巴多教授停止了实验,从1971年8月17号星期天开始,这个实验仅仅进行了6天!有些参与者就留下了痛苦的心灵创伤。
插播一句,有很多部电影讲述了这个实验,但是津教授认为BBC所拍摄重现得十分真实,连他也辨别不出BBC复制的实验场所与当时真实的实验室有什么区别。但是,电影修改了结局。
不过,津巴多教授也不是坏人,他据此写出了《路西法效应》一书,他认为,人之所以会变成恶魔,环境的作用十分巨大。就是实验中的“看守”一样,一进入社会角色就会按照生活的剧本扮演下去。
我们在“狱中”能完成自我救赎吗?
在津巴多那里,世界就如同那座监牢,每个人在其中都扮演着这样那样的角色。用他自己的话讲,一个人变坏——即成为一个“坏苹果”,不仅仅是因为他本身的人格特质的问题,还因为他处在于“坏苹果箱”里。他后来成为美国虐囚案的专家证人,也是有这个实验的背景。
然而,身处“监牢”中的个体就没有一点点主动性吗?
或许,津巴多的自身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答案。他出于美国纽约市的贫民区,同学之中吸毒、贬毒、赌博等自甘堕落大有其人。他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耶鲁大学,走出那所“监牢”。他后来研究的转向,都可以说是在回答上述问题:
津巴多教授转向了害羞心理学的研究,他还不断向大众介绍心理学,上电视,做讲座。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授心理学知识,放在今天就是“网红”了。网上有他的一系列讲座。
著名的《心理学与生活》就是出自他的手笔。他还写出了《时间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书。
到了晚年,津巴多教授提出,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英雄,不仅仅是社会角色给你的规范——当“看守”就虐待别人,当“囚犯”就逆来顺受。他认为:
-英雄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救人、救国,在日常生活中,一点点的改变,都可以让你成为自己的英雄。
-英雄可能在一时一地受到误解、排斥,但从历史上、大局上来说,却是推进历史进步,人类前进的动力。
津巴多提出四个成为英雄的办法:
1.坚守底线
2.坚持原则
3.抵制坏人坏事
4.有历史大视野
以上英雄想象计划就是津巴多教授到北大、清华演讲时提出来的。今年,津巴多已经是83岁的老人了,但在讲坛上依然活力十足,在北大演讲前还跳起了拉丁舞……
对了,最后八卦一下,文章开头,那个斯坦福监狱实验中举报津巴多教授的助手,后来身份有了变化,从“举报者”变成了“津巴多夫人”!
写这个文章,其实想说,和许多人一样,走上心理学学习之路,首程的引路人就是津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