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
今年夏天,妈妈让你读《三国演义》,看得出来,你还沉不下心,而且对于庞大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繁琐的古文语言,你明显提不起兴趣。今天,妈妈就来跟你一起谈一谈为什么要读《三国》?《三国》里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要读《三国》?
《三国演义》讲的是东汉末年,自黄巾起义起,至西晋统一止这段历史。其中的故事七分真实,三分虚构,所以,我们不能把它当成历史书来看,但可以作为了解那段历史的故事来看。
其二,《三国演义》囊括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忠奸善恶,有刀光剑影,有肝胆相照,亦有背叛忘义。了解了《三国》,可以帮助你看得懂人情世故,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其三,《三国演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里面大大小小的战争几十场,有波澜壮阔,亦有惊心动魄,里面将中国的《孙子兵法》表现的淋漓尽致。读懂了《三国》,兵法也便了解了大概。
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透过《三国》,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历史的变迁,时局的动荡,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以及朝代更迭带给人民的灾难,战争带给百姓的痛苦,悲天悯人的情怀。
所以,孩子,一部《三国》可以带给我们这么多的财富,难道不值得我们细细品咋,认真拜读吗?
我知道,你已经看过了董卓、吕布这一段故事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谈吕布这个人。
吕布,若说他是“三国第一猛将”一点都不为过,他骁勇善战,号称“飞将”,当时就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但是,他的为人却不为人齿,只因他的反复无常、唯利是图、意气用事、不听劝告,而被称作“三姓家奴”,最终丧了性命。
吕布原为丁原的部将,因为董卓势力大,允诺他高官厚禄,他便杀丁原投靠了董卓,与董卓结为“义父子”。但是董卓这个人生性凶残,又十分多疑,曾因小许失意而向吕布掷出手戟,吕布又与董卓的婢女有染,担心被董卓发现,心中十分不安。而这个情况被司徒王允发现了,王允便用了“美人计”,先把貂蝉献给董卓,又安排貂蝉和吕布相见,让吕布对董卓逐渐心生怨恨。王允趁机劝说吕布一起除掉董卓,吕布答应,终于成功刺杀了董卓,任职奋武将军。
后来,吕布被董卓旧部李榷等击败,依附于袁绍,后被袁绍猜忌,依附张扬。袁术要和他联姻,他答应了,却因为别人的几句话,把已经出嫁的女儿半路追回来了,要依附于曹操。曹操说他狼子野心,不愿与他结交,他转而又和刘备好一阵,打一阵。最后,曹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破城被俘。被俘的时候,吕布还想游说曹操,想让曹操放了自己,自己好为曹操征讨地盘。吃过吕布亏的刘备在旁劝说:“明公您见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阳和董太师的吗?”曹操马上醒悟。最终,吕布被缢杀,枭首示众。
纵观吕布的一生,犯了三条大忌。
第一,不该反复无常,见利忘义。董卓为人残暴天下皆知,吕布不应被人挑唆和利益熏心便杀丁原,投董卓。投董卓后,又杀董卓,投袁绍又反袁绍。人都说“凤凰择良木而栖”,董卓既非良木,何苦去栖?这跟诸葛亮的为人就差远了。
诸葛亮号称“卧龙”,难道在刘备之前就没有人来请诸葛亮出山了吗?诸葛亮为何要刘备“三顾茅庐”才肯出山呢?他那是在试探刘备,看看刘备这个人到底怎么样?你看在“三顾茅庐”的时候,下着大雪,张飞先不乐意了,觉得诸葛亮在轻慢他们。而刘备呢,仍然不急不躁,虚心恭请。其实,这些言行,诸葛亮早就看在眼里了,他觉得刘备这个人礼贤下士,待人真心实意,所以才决定出山,帮助刘备南征北战,最终获得蜀源福地。
人都说,看一个人,要看他做,不要听他说,做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心。以后你在生活中,也要真心待人,真诚做人,内心正直,说做一致,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男儿,光明磊落立于天地间。
第二,吕布心胸狭隘,做事没有边界,致使被人利用而不自知。吕布不该与董卓的婢女有染,更不该与貂蝉牵扯不清,更更不该与部下的妻子私通。俗话说,“上天要让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很多男人一生,声名显赫,往往在情这一关,过不去,致使整个人生颓废,功亏一篑。吕布若是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不至于被部下谋反,也不至于最终死无葬身之地。
人一定要有边界,不做非分之想,更不能做越池举动,随性而为的下场便是死无葬身之地。吕布若是与貂蝉真心相爱,自可以大大方方向董卓说明一切,谅董卓这样的人也不会为了一个女子与吕布反目,而王允的“美人计”和“离间计”也会不攻自破。偏偏吕布并不是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的人,他就是那么狭隘,重利好色,所以他便会被王允利用,“美人计”、“离间计”在吕布身上便会成功。若是放在关羽身上,你觉得这俩计策还会成功吗?
关羽自从和刘备“桃园三结义”后,便追随刘备,忠心无二。后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颜良、诛文丑,誓死追随刘备。从关羽“刮骨疗毒”来看,他便是一个心无旁骛的人,这样的人,“离间计”根本对他无用,“美人计”更是无从下手。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你是什么人,便会招来什么。你是鲜花,引来的便是蜂蝶;你是恶臭,引来的便是蚊蝇。所以,自己先要做好了,才能吸引身边优秀的人。
你可以发现,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越优秀,就越可能与优秀的人同行。所以,与优秀者同行的唯一办法就是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等你上了优秀的大学,你的同学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你的老师可能是某专业的专家,受他们的影响,你的眼界会更宽、更广,你的未来可选择的机会也会更多,生活的幸福感也会更强。
第三,吕布不该意气用事,情感控制理智。吕布这个人为何如此反复无常?与他的性格不无关系,他这个人特别容易情绪化,想干嘛就干嘛。一点点事情不如意了,便想着谋反,便想着离开。这样的性格对于太平盛世还无所谓,但是在兵荒马乱,人人都想自立为王的动乱时代,这样的性格却是万万不行的。
历史上还有一个人和吕布的这点很像,那便是项羽。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但是最终却败在一个出身、武功、带兵样样都不如他的刘邦手下,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项羽的意气用事,情感控制了理智。当初项羽摆下“鸿门宴”,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斩杀刘邦。但是没想到,刘邦却声泪俱下陈诉,又表示愿意退居关内不与项羽相争,让项羽动了恻隐之心,错失良机,放走刘邦。最终被韩信围堵,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落得个霸王别姬,自刎乌江。
不管历史上对这两个人如何评价,他们性格中的意气用事决定了他们的败局。这能给我们做人有什么启示呢?
咱们在生活中往往会遭遇各种挫折、误会,这个时候,一定记住了,不要像吕布、项羽一样,任性妄为。我们应该首先分析一下自己的问题在哪里,然后找合适的时机陈述事情的原委,这个时候你所收获的一定比你当时发脾气、着急辩解多得多。
人生很长,不争在一时;人生很短,过好当下每一天。读《三国》,品人生,时时诫勉自己,从他人身上学优点,用历史的观点看世界,相信你的未来可以走得更加稳妥,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