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得到App是因为罗辑思维,罗胖老师大多以历史题材为出发点,用他独到的说话风格层层展开,以至于在元旦之夜连续看四小时还意犹未尽,同时在使用得到之前就已经把《罗辑思维》之前的每一期在骑行的是时候、在跑步的时候、在坐公交的时候、在回家的火车上......循环收听了好几遍。其中我最喜欢的第一季第36期《大家都有拖延症》循环收听了10遍以上。时光流逝,大脑带宽的局限性导致我之前近25个年头的岁月里,所经历的、所触碰的,还有记忆的所剩无几。我努力追忆,5岁以前,一无所忆,此后15年的读书岁月,能清晰记得的情景不超过十件,再后来5年的一半工作一半学习的游离状态,人生过得好冲忙,时间一直在流逝,收获得却少之又少。在使用得到App之后,仿佛没有了那么大的时间焦虑,让自己的每一天过得更有质感,使用得到App给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开始高频的记录自己的每一天。
最开始订阅的专栏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在订专栏之前对李笑来的名字很模糊,后来想起在前一两年,新东方的考研班英语老师提及过李笑来这位前辈。各种在原先的认知里面看起来很浅显的概念,在李笑来的笔下却成了“洗脑工具“。随之买了他的著作《把时间当做朋友》。很不错的成功学......虽然李老师不觉得是,然而我的认知里只能把它归在此类,或者与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与优点》相似吧。在看了李笑来老师的“付费就是捡便宜”的概念之后,开启了我在得到真正的付费之路。
第二个专栏:《雪枫音乐会》,古典音乐,并非特别爱好,只是想知道那少部分人是如何用音乐来抒发情感的,还想知道另一部分(仅比少部分多一点的那群人)是如何品味这种情调的。这周正是《雪枫音乐会》一周年的最后一星期。给我的比较浅显的收获是知道了很多作曲家的人生履历,绝大多数传世的作品都是当事人正经历某种超出常人的磨难之后的别一番的表达。给我印象最深的两首古典音乐: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加上吴军老师一次对柏辽兹的生平阐述,让我听出了伟大的作品都是在某种现实未能如愿之后,超脱于现实的极致表现;莫扎特的《安魂曲》,此时此刻,我正听着这首曲子,这也是我第一次通过单簧管的乐器,听出作曲人所想表达的那种独有的孤独与宁静之感。
第三个专栏《郝广才·今天》,工作原因,现在的主要客服群体是1-6年级的小学生,希望能有多一些的真实故事与他们共勉,因此在发刊词的当天就订阅了,同时还买了《今天》的纸质书,里面的第六天,关于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革命的故事,促使了我在京东商城买了一整套关于蒙台梭利的著作,看后最大的感触是:100年前就已经著有如此先进的教育模式,为何到如今还不能全方位的普及,这是我最大的疑惑。
第四个专栏《超级个体》,在一次得到直播时段,与古典老师结缘,因为个人主义色彩的驱使,冥冥之中就订阅了。其中一些主题与李笑来专栏的概念相同,结果也相同,前行的过程有些分歧,然而多了一条到达的路径,就比如:关于读书的理解,李笑来的每周星期天的推文都有“一字不落的阅读”字样。古典老师,提倡功利式阅读。最后在吴军老师口中得到了完整的诠释。先花10分钟快速浏览,在确定这本书值不值得读,如果值得,在进行精读。条条大路通罗马,据我所知,得到每个专栏都在强调践行。在践行之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多一个人的说法,多一种思维宽度。
第五个专栏《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之前有打算考过金融学的专业,对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也算是读过好几遍,最后吸引我订阅的一大诱惑是每次音频后的思考题,懂得经济学的几个概念没什么了不起的,然而把经济学里面的概念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却是一件不容易的,每天最后的思考题都是经济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和思考方式。果断投入怀抱。
第六个专栏《熊逸书院》,在罗胖老师的推荐下,在之前买过一本熊逸老师的一本《王阳明之一切心法》。或许是心学的缘故,没能完全理解,在《明朝那些事儿》获得对王阳明的初次认知,加上罗辑思维204期对知行合一的解读,曾经很是厌恶语文的我,现在却对文言文有一种想要去征服它的冲动。无奈金钱的动力让我不得不将此事缓一缓,几年前都已经买好的《史记》全文,唐宋注释本,在闲暇时候,希望自己看懂里面的每一个文字。不妨给自己一个期限,35岁以前完成,如何?
第七个专栏《世界名刊速读》,第一冲动就是为了增加谈资,冥冥之中,还有一种更为深层次的诉求,曾经准备研究生考试时,考研英语的阅读大多来自《The Economist》,曾经的老师也强烈推荐多去看《The New Yorker》,不妨先听听速读,在不久后的将来,我会直接去欣赏原刊,说不定还会效仿富兰克林学习写作的方式,让自己磨练一番。
第八个专栏《伯凡·日知录》,很高水准的专栏,无赖发现得有些晚,第一次触动是在上上星期对学习的本质的诠释,第二次触动是世界读书日在得到的直播,无缘直播,在优酷找到发骚友录的139分钟去广告后的直播。看完且用自己的话整理了一份2000字左右的知识账本。其中一本《奇特的一生》,主人公柳比歇夫,第一次在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见过,一本看似很有些枯燥的时间账本。每天记录自己的时间长达56年,我开始践行3个星期了,中途有那么一两天搞忘,我惊讶的发现,就在一天前和两天前自己每个时间段做的具体事情真的很模糊!我终于理解我有时问一些朋友,他们昨天上午在干嘛,他们都是如此的模糊的答案。他们不是不想回答,而是他们真的已经想不起来了。前几天还惊讶的发现《情圣大卫》推送的文章,他把在伯凡老师讲的驯化鹦鹉的故事,延伸到了一部分屌丝男士的身上~~万幸的是,我不是其中之一。
如果可以,我还想再补丁一个《硅谷来信》和《精英日课》,在伯凡的老师的启发下,我不能只是单纯的追求知识的量,更要追求知识的质,199确实只是一顿饭钱。但是要用有所获,花有所得,不妨再给自己几点要求,如果做到了就去补订这两专栏,算是给自己执行力的奖赏。第一,不影响自己每天2个小时左右的英语核心能力培养的时间。第二,把《北大经济学》和《日知录》2-3星期的内容,以自己的话语整理成笔记,补完之前的所有已经更新的内容。第三,把在得到购买或者从其他渠道买的近20本纸质书看完,至少也要速看一遍。做到再续订,做不到打脸.......
在使用得到之后,我的学习笔记累计近10万字,在使用得到之后,它占领我几乎所有的零碎时间,或者可以一心多用的时间。我惊讶的发现,这不到两百多天的记录里,竟然也有近1000小时。时间的战场,得到打了一场很漂亮的战,我为之疯狂,发自内心的被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