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就要来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北鱼的微信群、音频下留言,询问孩子应该读什么书?
之前张兴东老师在《议论文奇葩说》里讲到过为什么没有给大家开书单,并且介绍了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几本书,大家可以在【北鱼学堂】公众号中搜索“沉重的肉身”、“管锥编”、“史记”获取相应的课程。
我们发现有很多数家长面临的困惑是,孩子明明喜欢看书,但是作文还是不会写,阅读理解答不到正点上,依然是丢分最多的。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因为家长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看书多就能学好语文。
实际上,看书多不等于阅读可以答好,更不等于作文可以得高分。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孩子看书没有深度,只是看热闹,没有真正深入思考,将书中内容吸收为己用。
学生所谓的“读书”,或者说“读书多”,读的几乎都是没有任何分量的书,这样的读书,与我们平时看电视没有区别,仅仅说明并非文盲而已。
一旦给他一本稍微有难度的书,或者故事性不是很强的书,学生就会立刻现出原形。
那什么样的书才有分量,又该怎样读呢?
其实很简单,在数学思维中,最高深的数学肯定越脱离直观和感性,越抽象并且难以理解。
阅读也是一样,读《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西游记》这样的书,就是在读一个故事,属于感性级别。
但如果阅读卡夫卡、米兰·昆德拉、萨特、加缪、鲁迅、莫言等人的作品,则在故事之外,别有理性的认识,是更高层次的理解。
一些非虚构图书,比如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哲学类等等,则是基本脱离故事,更高层次的书。
以上分类,并非是高低差别,而是在读书能力上的层次。
但目前面临的现实却是,一般学生只有感性的小说阅读,理性图书,包括国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基本没有接触过,更不用说系统的教育了。
所以孩子们读书能力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个时候,有很多家长会产生共鸣:觉得自己的孩子确实是阅读越浅薄,看多了快餐式小说、漫画,其他有深度的书就更难以真正看进去了。
其实初中学生的主要培养的是自学能力,慢慢培养全书深度阅读。当学生深入阅读一些书目后,可以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这并不会影响培养深度阅读的能力。
当然,理解力需要不断引导,想要随便读杂书练就深刻思考,是不太现实的。
问题根源在于,有深度的书很多老师讲不好,自然列书单时就不会往上放。有的孩子小学老师是当了多年数学老师,缺语文老师就让教语文,有的数学老师是语文教不好改教数学的。
碰上这样的老师,课内引导很难有效果,所以就需要课外阅读的引导。
系统的引导孩子阅读并非易事。
首先是文本的选择。
第一、要选立意相对明确的文本。如果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文学作品,拿来训练学生的阅读,是很困难的,必须要找到立意主题相对明确的文本,否则无法衡量。
第二、这个文本必须要有理解的梯度,也就是说不同理解力的人,会因为自己的水平有理解的偏差。根据理解力的偏差,可以考量出这个人思维的深度,阅读的精度。理解力浅的人可能是读出浅的一层,深的人可以读出深的一层。
其次,文本选择之外,要让学生进行批读。
要选择好的文本,让学生去批读,而不是让学生把《西游记》整体批读一遍,因为不是所有的《西游记》情节都是精彩的,也不是都有明确的立意,所以这个时候批读是无效的。
最后,根据学生的批读进行理解力的评估,并进行讲解,拓展他的知识面的同时,显著提升其理解力。
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理解不到位是有原因的。
比如:
1、阅读不细致,对细节推敲不够;
2、心理年龄不够,很多文本内容超出其理解范围;
3、背景知识不足;
4、特殊文学技巧不领悟,导致理解偏差。
之前有学生按照上述方法,点评了大约15篇文章,约30000字,其实并不多。他说现在看书,不做点笔记,就感觉没有看。可见,批读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了。
而且他开始注意文本的细节,并且对文章特殊的结构安排也有感知力了。
所以只要深度阅读解决了,自然会在语文成绩上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