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解读《论语》这本书之前,我们需要把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交代清楚,这样我们才能高屋建瓴的来把握这本书的思想。这几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儒家到底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礼崩乐坏意味着什么?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是孔子?第四个问题是,《论语》是怎样的一本书?下面我们就这几个问题,分别给出解答。
儒家是什么?
几千年以来,很少有人能把儒家到底是什么,说清楚,说透彻。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儒家就是人伦之道,人伦之学,人伦之教。我们要定人伦,得需要一个准则,那要以什么作为准则呢?以天伦定人伦,以人伦效天伦。儒家学说的核心就是人。
有人把儒家和其他民族的一些驯化人的学说相并论,这是不合适的,也是对儒家的亵渎。因为儒家是以天伦定人伦,儒家之道是以天道做根基和准则的。而其他民族的那些怪力乱神之说,则是以某个装神弄鬼的人的信口雌黄来给人定规矩,这只不过是妖言惑众罢了,谈不上什么文明和教化。
所以说,是先有天,后有人;先有天道,后有人道;先有道,后有儒。羲皇开天,我们的祖先进入了农业文明时期。农业和采集游牧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区别呢?它们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因为农业文明,需要以人开天。
在天人未分之际,社会是不需要儒家的,因为那时候,天人合一而不分。在农业文明之后,天人相离,人从本能的自然而然循天理而生活,变成了循人道之礼仪法度而生活。
天人两立之后,要立人,就需要仿效天道,以人为天。所以,在儒家的思想里天子就是天的代言人,天为昊天上帝,天子则为皇帝,基本上被等同化了。在儒家看来,天地华育万物的天伦,可以复制到人伦,变成天子华育百姓。
在儒家思想里,为什么天子至高无上呢,因为他就是人的天。以天伦观之,没有天,万物不能生。以人伦观之,没有天子这个天,社会就会乱套。在儒家看来,一个失去君主的社会,就如同万物失去了太阳。
礼崩乐坏意味着什么?
天伦之天,天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很难想象,天会塌下来。但是人伦之天则不然,因为天子会被乱臣贼子谋逆弑杀。天子失去天下,天下百姓失去君主,这对于儒家来说,人伦不复,就意味着天塌了。
还有比天塌下来更严重的事吗?没有。所以,我们现在的人,很难想象,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人经历了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而社会危机只是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外现。
在天人未分之前,我们以天为天,要祭祀天地。在天人两立之后,我们以天子为天,就要创立一套以天子为至尊的祭祀礼仪制度,这就是礼乐。而礼崩乐坏表明,诸侯们都不再以天子为天。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诸侯不再尊天子为天,天子为了要维护自己作为人伦之天的至尊至贵的威严,就需要以王师讨伐这些乱臣贼子。然而,当诸侯的军事力量超过王师的时候,那么维护天子至尊地位的军事力量,也被诸侯瓦解。天下百姓便失去了他们的天,于是天塌了,天下大乱。
为什么是孔子?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儒家思想是孔子创立的。这是对中国的文化,缺乏常识所造成的误解。孔子之道,并不是自己创立的,而是师从周公。周公之道,也不是自己创立的,而是师从尧舜。尧舜之道,也不是自己创立的,而是师从黄帝。黄帝之道,从何而来?开天之圣人开天而得道。
也就是说,自从中国进入农业文明之后,以人为核心,以人伦为生存法则的儒家思想就诞生了。开天而立人,则天而定人,是谓儒。可见,周公孔子,并非开天之圣,而是人伦之圣,他们是站在开天古圣的肩膀上,为我们这个民族继承并创立更完备的生存之道。开天之圣是谁呢,是羲皇,是神农,是黄帝。
万物失去了天,就会陷入一片黑暗,人失去了君主,就会陷入一片混乱。天塌了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孔子,便是站出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孔子给出的答案是,我们一起努力,把塌下来的天再撑起来。这个宣言,就是克己复礼。
我们经常说,不要怕,天塌下来也会有人顶着。孔子就是这种奋不顾身去顶天的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担当和勇气呢?这是圣人之勇。孔子到处游说诸侯国的国君和他一起来顶天,结果在天下大乱之际,没有人愿意出来挑担子,和孔子一起恢复天下太平。
屡屡受挫的孔子,对诸侯国的那些国君们彻底失望。而这时候,国家官学已经崩溃。孔子不得已,只好退而求其次,开始著书立说兴办私学,开坛讲学授徒传道,为的是把大道的种子播下去,把匡扶天下的希望寄托在后人身上。
论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论语》,是孔子与他的弟子们的论道之语,在这本书里面,教与学,都是围绕着圣人之道展开的。以问答的形式,来论述什么是儒家之道,它是孔子日常教学传道过程中的解惑答疑言论集,也是一部生动的古代教学日志。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还原孔子当年是怎么传道的,也可以看出来当时社会上有那些困惑,以及他的弟子们,是如何问道求道和学道的。
前言部分完。下面开始对《论语》经文部分的讲解。今天我们讲《论语》的第一篇学而篇。讲解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经文的释义,为经纶。另一部分是结合历史上和时下的一些现象和观念,澄清误解,明晰真义,剖析现实,这一部分为世论。
学而篇正文部分注解
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经纶:
孔子说:“学先圣之道,并不断的勤以修习,得道之后,难道不应该自觉地弘扬圣人之道吗?有同道中人,听了我的学说,而从远方前来问道,还有比这件事更令人高兴的吗?我向他论述了我的道,即便他没有领会,我也不会感到生气和失望,因为一个人只要肯入道,即便没有明道,他也已经是一个君子了。”
世论:
世人注《论语》,不下几千家,但大多数人,第一章开篇的三句,入道篇,几乎都给注解错了。入道篇一错,基本上后面全错。尤其是把说通假为悦,更是浅人妄人之见。读圣人书,难道就是为了躲在自己小屋子里面,天天自娱自乐吗?显然不是这样的,读圣人书是为了弘道,弘道则是为了经世致用,让天下变的更加太平,让百姓生活更加美好。正所谓,无财者谓之贫,学道不能行者谓之病。
第二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经纶:
有子说:“一个人孝顺自己的父母,尊重族人里的长者,有这样品德,却好犯上的人,是极少的。不好犯上,却喜欢作乱的人,从来没听说过。君子以孝顺父母,尊重长者为做人之本,这是确立人伦纲常的根本。人与人之间的伦理确立了之后,这样人伦之道才能产生。所以说,孝悌是仁的根本。”
有子是孔子的一个弟子。弟同悌,意思是尊长。第一章是入道篇,本章是行道篇。
孝悌就不会犯上,不犯上就不会作乱,人人都不作乱,人伦就可以确立。人伦确立之后,人伦之道便可以形成。人伦之道形成,那么人人都会友爱别人,这就有了仁。儒家的人伦之道,推导过程是这样的。
为什么最开始要从孝悌为基础来推导出整个儒家伦理呢?因为儒家的人伦,是法则天伦而确定的,而不是哪个人随口说说就可以随便定的。
从天伦到人伦,又是怎么推导的呢?天地创造了人类,所以我们人类要敬天祭天,遵循自然之道来生活,不然就会被天刑戮。比如,天生人是让人用脚走路的,如果有人倒立着走路,那么他就活不长,因为悖逆天道,所以天就会通过减少他的寿命来刑戮于他。
把天伦下降到人伦,道理也是一样的。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就是天,因为父母生育了孩子,孩子尊一家之天,这是孝。在一个族群里,长者就是天,因为长者承担着保护年幼族人的责任,年幼者尊年长者为一族之天,这是悌。因为如果没有父母和族人里的年长者的保护,所有的婴幼儿都无法生存下来。这是小孩子以父母长者为天的根源。
放大到一个国家,百姓为什么要视天子为天,因为天子一方面组织社会生产让百姓安居乐业,一方面负责国防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天子带来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所以天子是天下之天。一个没有国家的人,他既谈不上安居乐业,也谈不上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他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朝不保夕。
如果父母养育孩子,孩子忤逆父母,父母就会觉得这个孩子是逆子,就像天刑人那样,父母会终止对逆子的养育,认为他不值得养育。同理,如果在一个族群中,年长的族人保护年幼的族人,而年幼的主人受到保护,却不尊重族人里的长者,那么长者们就会认为,这个人是奸人,就会把它逐出族群,认为他不值得保护。放大到国家,也是如此,如果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保护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百姓却不尊重天子,在儒家看来,这就是乱臣贼子,就会被诛灭,因为这样的人不值得国家爱护他。
世论:
现代人认为,儒家的忠孝仁爱,是对人的束缚,是糟粕。但是,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伦理,每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那跟动物世界有什么区别呢?每个人都以自己为天,那必然的会导向仁的反面,每个人都不爱其他人,每个人都是其他人的敌人,每一个角落里都布满了凶险和恐怖。
人会喜欢生活在一个充满友爱的社会里,还是愿意生存在一个充满敌意和恐怖的社会里呢?相信没有人会选后者。反对儒家思想的人,其实都是儒家伦理的受益者而不自知。
第三章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经纶:
孔子说:“说话花言巧语,一脸谄媚,这是不仁之举。”
在孔子的时代,一个人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都是有明确的礼义规范的。妄作越礼之巧言,这就是越礼,越礼则不仁。一个人如果喜欢说越礼之言,那么他就会失礼而不威,不威而有令色,对人不由自主的一脸谄媚。
世论:
儒家喜欢说,君子有不怒自威之仪容。这种威严感从何而来呢?源于守礼而自重的仪式感和庄重感。世人对儒家存在很多误解,认为谦谦君子就是一副唯唯诺诺卑琐不堪的样子。实际上,儒家君子的气质,是完全相反的,他们展现出来的是那种仁者之勇毅,之威严,之温润,如同一座玉山。
第四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经纶:
曾子说:“我每天要反省自己三次:为人谋事是不是尽忠职守,与朋友相交是不是重诺守信,老师传授的学问是不是经常温习。”
在儒家的伦理中,从仁到忠和信,又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仁者爱人,在仁者看来,如果别人支付了酬劳让自己谋事,自己没尽力做的不好,就是损害了别人。损害别人,和仁的爱人之理,是相违背的,所以仁者定不会做损害别人的事。这就推导出来了忠。
与朋友相交,朋友那么信任自己,如果我不遵守信诺,那么朋友就会感受他和我友谊遭到了背叛,朋友失去了他所珍视的这份友谊,等于是蒙受了很大的精神和感情伤害。伤害朋友,这和仁者爱人的伦理是违背的,所以仁者必信。
老师传道于自己,如果我不好好学习,领会老师所传授的道,老师那么谆谆教诲地把他所珍视的道,传给了我,如果我学不好,等于老师的心血都白白浪费了。浪费了老师的心血,辜负了老师对学生的殷勤希望,这样就会伤害自己的老师。因为他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才。如果学生不成才,那么老师就只有付出,而没有得到回报。一个仁者,他显然不可以伤害自己的老师,怎么才能不伤害自己的老师呢?那就应该好好学习,早日成才。
世论:
我们打倒了孔家店,抛弃了伦理纲常,看看现在的后果,渎职和贪腐,成了为人谋事者的天职,大家都觉得不偷懒是犯傻。与朋友相交,则都是互相利用的酒肉关系,很多商业往来,不要说重喏守信了,连签合同都防不住诈骗。很多老师抛弃了师德,学生们也不再尊重老师,更不会把他们教的东西当回事。这都是人伦失序的后果。
第五章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经纶:
孔子说:“以大道统治一个诸侯国,具体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安排和处理各项国家事务要认真勤勉,国家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不要做那些劳民伤财的事,而是要体恤爱护百姓。国家官僚组织运行良好,君王勤政爱民,不劳民伤财,并根据农时来指导百姓进行农业生产。这样的国家,就是一个有道之邦,很快就会国富民强。”
儒家之道,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君王勤政爱民,百姓才会敬天子为天下人之天。儒家的核心是仁,仁说的是爱人,为什么要爱人呢?因为天地之间,人为最贵。那么对于个体的人来说,一个人需要以道修身爱护自己,是自己对自己的责任。一个家庭,父母要以道齐家,爱护自己的子孙后代。
一个国家,君王要爱护自己的臣民,这是君王的责任。最后放大到天下,天子就是代表天来,来爱护天下百姓,这是一种最大的责任。
儒家的孝顺和忠君,不是没有前提的,而是父母长辈和君王承担了保护子女和天下百姓的责任,所以子女和百姓,要爱戴父母和君王。如果国君尽不到保护百姓的责任,还残害百姓,那儒家会怎么做呢?从儒家对商汤和周武王的赞美看,他们鼓励弑君。因为天下无道,暴君和昏君已经无法代理天命,天下就需要有新的天子来代理天命,来爱护百姓。
世论:
后世对儒家之道最大的误解,是认为儒家的伦理,是单向的伦理,子女和百姓只负有忠孝的义务,而父母和国君,对子女和百姓没有爱的责任。并进一步曲解成愚忠愚孝,这是对儒家伦理根本性的误解。
孝这个词,本意就是父母教育孩子。儒家认为,父母生了孩子,如果不去把他教育成才,这种父母是祸害。因为教育不好的孩子,他先祸害自己的家人,再祸害整个社会。怎么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护呢,以道齐家,把孩子教育成才,教育成仁人君子,教育成治世贤能。所以说,孝的问题,首先是父母的责任,其次才是孩子的义务。如果孩子不孝顺,那一定是父母的过错,因为他们不懂得以道齐家,以道教子。
君子是什么呢,在儒家之道里,君子是指认同并遵循儒家伦理纲常的人。小人则是那些不循人伦纲常,越礼逾规之人。很多人认为君子是指贵族子弟,这是错误的理解。比如颜回,他既不是贵族子弟,也不是富裕人家,但是他显然是一个君子,因为他对儒家伦理的理解非常深刻,践行也十分笃定。
第六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经纶:
孔子说:“一个孩子,在家孝顺父母,在外面尊重长辈,对人有礼貌而诚实,对待身边的人都充满爱心,自觉地遵循伦理规范。如果做到了这些,还有更多的精力与才智的话,那就可以去接受更高的文化教育。”
世论:
学文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学而优则仕。仕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认为,道生能为,能为生责任,责任生事业。事业举而为民而生太平。
孩子表现优良,才能有条件学文。为什么需要这样的一个基础呢,因为儒家之道有个门槛,中人可至,愚鲁不肖之人不可至。
第七章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经纶:
子夏说:“以贤能之人为榜样,看到贤能之人,就能肃然起敬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侍奉父母,不遗余力。辅佐君主,能全身心的把自己奉献给国家。与朋友相交,能言而有信。这样的人,虽然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在我看来,他和学过的人是一样的。”
世论:
儒家的人伦教育,看重的是人的行为,是不是合乎伦理本身,既不是看权势和等级,也不是看出身,更不是看学历和履历,而只看在这个人身上所呈现出来的品德本身。反观现在,我们的教育,看重的更多的只是外在的东西。教育不传道,学生不修德,所以这样的教育,也只能既无教,也无育了。
第八章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经纶: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守礼,就会不够庄重,就会仪容不整,就不会严肃对待学习,这样的学生,学习是不会稳定牢固的。要让自己庄重而不失仪容,就需要保持忠信,不要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如果交友不慎,赶紧绝交,不要顾忌疏远得罪他们。”
世论:
我们观察下社会上的现实情况,就会发现孔子对于教育的洞见非常深刻。他认为一个好学生,必须得庄重,仪容整洁,不然就学不好。而且,那些喜欢和不好好学习的人来往的人,也会被带坏。
反过来看,学习好的学生,的确都是一声的端庄气质。而学习差的学生,则是一身的轻佻浮躁气质。小孩子出生之后,都是一样的人,好学生和坏学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分化出来的呢?孔子认为,根源在于孩子从小是不是遵循家庭的伦理教化,遵伦理者,重而威,学而固。不遵伦理者,不重而散漫,学而不固。越学越差,就开始跟坏孩子一起玩,最后就彻底掉队了,沦为差生。
可见伦理有多么的重要,直接影响了孩子以后的学习成绩。我们现在都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问题是,很多家庭输在了根源上。
在家庭教育期间,失去了伦理这个根源,在学校的时候,又推崇快乐教育,素质教育,倡导学生轻浮浅薄,这样只会进一步毁掉孩子的教育。可见,我们现在掌管教育的人,都是最不懂教育的人。
《论语》学而篇,通篇都是在讲教育。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对教育问题一些洞见太深刻了,太伟大了。只可惜,很多人读论语,只是当成孔子语录来读,而没有把它当成是教育至道来读。
第九章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经纶:
曾子说:“秉持笃守大道,并能自始至终须臾不离,而且还要传道于后人,以大道教化百姓,这样一来,百姓就能文质彬彬,品德就能温润敦厚。”
世论:
治国之根本,在于教化百姓,在于树人成才。教化的根本,在于教育。所以教育是国家治理的第一出发点。民有德,而国本固,民无德,则国本虚。反观现在,我们的教育看起来像个笑话,现在学校教的,就是让人唯利是图,赚够了钱就去移民,多么的斯文扫地,多么的鄙薄好笑。以后的子孙后代,肯定要笑话我们这个时代的。
第十章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经纶:
子禽问子贡说:“孔子到了一个国家,一定会寻求参与这个国家的政事,老师是主动谋求做官的呢,还是国君主动委任他来做官的呢?”
子贡回答说:“孔子是通过温良恭俭让的德行,而得以做官参与政事的。孔子谋求参政的目的,是为了布其德于天下,这大概和其他人谋求做官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吧。”
世论:
这里的闻政,类似于闻道的用法。闻,并不是听说的意思。如果听说了道就能掌握道,那么闻道也太容易了。如果孔子周游列国,只是为了打探下该国的时政新闻,那他的要求也太低了。所以,孔子闻政的目的,是为了弘扬大道,治国平天下。
儒家从他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以经世致用为目的的。这一点从孔子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他奔波大半生,就是为了能有个国家让他主政,好以道治世,匡扶天下。读书人为什么读书呢,为了的经世济民,而不是为了蝇营狗苟,不是为了超然世外,更不是为了附庸风雅和自命清高。怎么才能经世济民呢,首先需要掌握政治资源。
怎样才能让国君对自己委以重任呢,孔子做出了榜样。需要身负大道绝学,以此让国君相信,自己可以辅佐国君治理好国家。
第十一章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经纶:
孔子说:“父亲健在的时候,要考察一个人的心志。等父亲过世了,再考察他的品行。这样观察了三年,他都不会违背其父亲对他的教导,这样就可以称之为孝顺了。”
世论:
在儒家看来,不肖子孙是怎么来的呢,父亲在的时候,有人管着,一个样。父亲不在了,没人管了,失去了束缚,就开任意妄为,变成了另一个模样。这说明他之前的孝顺,是有人监管着故意表现出来给人看的。并没有深刻的意识到孝顺父母是在遵循伦理。
而一旦没人监管,他才表现出来了自己的真面目。而他的真面目表明,他其实根本不拿父亲的教导当回事,也没有真正的遵循伦理规范。这这样的人,显然并不是真正的孝顺,而是不守礼节的不肖子。
第十二章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经纶:
有子说:“礼的作用,贵在能使人伦纲常井然有序,百姓皆守其本,躬行伦理之道,则天下和谐。先王之道,以此为美好的社会秩序,不管大事小事,都以礼节来规范它们。为了追求和谐而强行和谐,而不是以笃守礼节而达到的和谐,这样做是行不通的,还会适得其反。”
礼,是指具体的伦理规范。怎么做是合乎伦理的,怎么做是不合乎伦理的,政府都要做出很详细具体的规定,这就形成了礼。
世论:
和是礼的后果,有了礼,人们遵循共同的礼节,社会自然而然的就会和谐。要追求和谐,必得先制定礼仪规范。如果先强行追求和谐,那么人们就会为了达成苟合,而牺牲伦理。
所以,我们平时讲和为贵,都是省掉了和为贵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守礼。我们现在的社会有礼制吗?没有的。所以在缺乏礼制的环境下谈和谐,是在谈论一座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最后就只能造成不合伦理的苟合,和用强制手段达成的维和,这都是违背儒家之道的做法。
第十三章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经纶:
有子说:“一个人重喏守信,已经近乎义了。因为他能践行自己说过的话,就也能践行礼。一个人如果能够尊敬别人,已经近乎礼了。因为能够尊敬别人,就也能做到遵守礼节,遵守礼节而不越礼,这样就可以远离耻辱。因为信不失为与义为亲,恭不失为与礼为亲,所以信与恭也可以做为人伦之道的根本。”
本章出现了儒家之道里的一个核心之理:义。什么是义呢?义,合乎礼者,为义。不合乎礼者,为不义。
世论:
对本章的注解,穿凿附会的很多。历史上的各家注解版本,基本上都是在穿凿附会。
第十四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经纶:
孔子说:“君子食饮不追求饱食终日,居住也不追求安逸舒适,勤勉于事,说话合乎礼节。经常以有道之人为榜样,来修正自己。这样的人,可以说是非常好学的了。”
世论:
为什么儒家经典里面,要处处强调一个慎字呢?因为在古代社会,人们的一言一行都得合乎礼节才行。每说一句话,都得注意到会不会越礼。而一旦出现了越礼的言行,就会不再被人看做是君子。人人都不越礼,人人都能做到彬彬有礼,那么这个社会就会非常和谐太平,井然有序,这就是礼义的力量。
为什么后来强调法制了呢?因为礼制崩坏了。礼义已经不足以在约束人,更不再足以规范人们的所有言行。礼教真的不好吗?礼追求的是治未乱,法制追求的是治已乱。所以,法制是礼制崩坏后,不得已的无奈之举。
如果我们现在的人,回到孔子那个年代,我们引以为豪的所谓言论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会被他们视为禽兽。因为我们说的话,很多都不合乎礼。言论自由,走到了慎的反面,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越来越难,纠纷和冲突也越来越多。
礼并不难理解,类似于我们的交通规则一样,大家都遵循同样的交通规则,那么交通就会畅通无阻。如果每个人都秉持言论自由,不遵守规则,想怎么开车就怎么开,那一定会是不停的发生车祸。
现在,我们站在阳台上,俯瞰外面车水马龙的大街,发现每辆车都在遵循同样的交通规则,一派井然有序的样子,没有人越礼闯红灯,没有堵车,也没有车祸,看着看着,我们不由得赞叹说,真舒畅,真和谐。对,这就是儒家的学问和目的,把车辆换成人就行了。
第十五章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经纶:
子贡说:“贫穷也不对人谄媚,富贵也不会对人骄横。这合乎礼吗?”
孔子说:“还行吧。不过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经》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端木赐,现在我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我告诉你一些道理之后,你已经能够融会贯通领悟更多的道理了。”
世论:
君子如玉,儒家为什么要以玉来比喻君子之德呢?因为君子修礼,守礼,并处处以礼自防自律,这样就需要把身上所有不合乎礼的东西,全部磨掉。等全然合于礼之后,他就会变得温润如玉。
在孔子的时代,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在于贫富,更在于是不是守礼。一个贫穷的人安贫乐道,因为守礼,也能感受到人生与社会和合的快乐。社会整体的和谐,比个人的尊卑贵贱更为重要。对于富人来说,更是如此,越是富贵的人就更需要守礼。正是这样的一种超越贵贱贫富的伦理,整个天下,才能有序的运行下去。
族群整体存亡的价值,一方面是国家的存亡,大于个人的贵贱尊卑,另一方面是伦理本身的存亡,大于个人的尊卑贵贱。这是儒家思想,一贯以来所秉持的道。我们现在人们所秉持的民主,极端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把个人的尊卑贵贱,凌驾于族群的存亡和伦理秩序之上,只管自己富贵和任性,不管社会洪水滔天,这在孔子的时代,会被人说成是禽兽不如。
第十六章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经纶:
孔子说:“老师传道,不应该忧虑为什么学生学不好自己的道,而应该忧虑,自己为什么没有更好地了解学生,用更合适的方法,把自己的道传授给学生。”
世论:
学生和学生,在心智水平上,都是差不多的。那为什么有的学生比较优秀,有的学生,就学的比较糟糕呢?孔子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出在老师身上。同理可知,如果一个家庭,孩子没养育好,那一定是父母的方法不对。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那一定是国君的治国之道不对。
儒家伦理,是爱与敬的双向伦理。儒家处处都强调父母对子女的责任,老师对学生的责任,国君对百姓的爱护和教育的责任。也处处强调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百姓对君主的敬爱。
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才符合儒家之道呢?首先,他要对学生充满发自内心的爱护和教育责任感。其次,他本人要有道可授。再次,他要了解自己学生,知道怎么才能因材施教。第四,他要不停掌握和探索,更好的教导方法。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至道学宫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
https://mp.weixin.qq.com/s/9WHhS8FWpIAZL2BPnbdr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