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将“做真实的自己”作为人生信条,殊不知这简单的6个字下面藏着大坑。
首先,认识自己并不容易。
我们在做性格测试(例如著名的MBTI测试)的时候会发现,同样的测试题在不同的时间,我们给出的答案并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次测试,同样类型的题目,我们也可能给出性格类型截然不同的答案。
由此可见,“自己”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存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面对不同的情景,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倾向,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呢?即使是定格在某一时点上,“自己”也会有不同的面:有自己想要表现出的自我,有自己实际展现出的自我,还有别人眼中呈现出的自我……真实的自己到底是哪一个呢?
我们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时间看外界、看别人,却很少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并不简单。英国女飞行员、冒险家和作家柏瑞尔·马卡姆在《夜航西飞》中说,“可能你过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却发现了解别人胜过了解你自己。你学会观察他人,但你从不观察自己,因为你在与孤独苦苦抗争。” 所以,老子才说“知己者明”,苏格拉底才把“认识你自己”当做自己哲学的出发点。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γνωθι σεαυτόν),也成为刻在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
认识自己都这么难,“做真实的自己”又从何下手?
其次,别人眼中的自己不容忽视。
现在人都是社会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和他人建立有效的社会关系,不是我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就够了,必须了解在别人眼里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只顾做所谓真实的自己,不管别人的感受,恐怕只是为自己的随心所欲和不负责任找借口。冯小刚有一句话,“最大的欺骗,叫做真诚”,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种认知偏差现象,叫“达克效应”。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而能力较高的人,则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做人,是要在别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印象,而不是自以为是地感觉良好。
第三,人需要不断超越自己,成为自己渴望的模样。
人无完人。既然我们并非足够完美,就必须作出改变。人生的目标不是成熟、成功,而是成长。成熟、成功只是人生路上众多里程碑中的一个。只有不断成长,才会带来更多可能。一些想法和行为也许已经成为习惯,改变起来很难受。但若是妨碍我们成长,即使难受也应该改变,而不是拿一句”做真实的自己“为借口,固步自封。“自己”如果有一天稳定了、不变了,固定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人生状态,叫做僵化,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所以,做真实的自己,不如做想要成为的自己。我们说“做自己”,是不随波逐流,不盲从别人的意愿,努力成长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不可能”做自己“的。
李嘉诚先生在今年汕头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时说,“道力之限,要靠愿力突破”。李嘉诚先生年近九十依然每天工作,一直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关注着变化与未来,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令人心怀敬意。我们又怎能陷入“做真实的自己”这一大坑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相比于“做真实的自己”,更好的策略是,客观地看待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找到想要的自己,不断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