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又来。
好一个寒假。空闲时间读本书,啃读的第一本书《静悄悄的革命》,作者日本学者佐藤学,李季湄翻译。
这本书不厚,154页,四个章节,36个小节。错略的翻看一下,这个版本翻译的不错,语言方面算是流畅明白。只不过有些地方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不容易看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还有,一些观点重复性太多,值得推敲。
翻看后,决定读。读,每天一章,四天完成。写,每完成一个小节,200字左右的随感,算作读书的留痕,算是思路的再整理,完成时间随性一些,有感而发,有时间而发,切勿无病呻吟。
忙,少读少些;闲,多读多写。
以上充作一个寒假读书写作计划,逝去的时光虽然价值有限,未来的日子继续为日子的未来努力,不舍昼夜。
第一章节: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
章节概述:这一章节,主要围绕“破解学生的主体性神话,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建议创造性学习的教室”的脉络展开了详实的论述。
一、教室里的风景——关于“主体性”神话
观点提炼:
作者在本节的开头就提出了全书的一个基本思维,即“小事大意”,通过教室内发生的小事情,解读它的深刻内涵,审视教学活动,以此为切入点,改革教室。本节主要分析了“主体性神话”的历史、现象和需要讨论的问题。
随性随感:
什么是主体性神话?看到第二页,明白了。以学生为主体!不对吗?作者看到的可不是这样,而是日本的课程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于是成了“主体性神话”。
这种神话来源于哪里?欧美!但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欧美没有将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真正的奥秘在于文化。欧美的“主体性”是“主体=从属”,而我们,不止日本,还有中国等儒家圈的国家,竟把“主体性=我行我素”,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悬在半空中的主体”,同为“主体”文化的差异造成不同的理解,也造成了效果上差异明显。在这里,我不得不想,欧美近代教育的确先进,我们如何拿来,拿来的同时,又如何避免丢弃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千千千万别这样——拿来了欧美,只言片语;丢弃了传统,找不到回家的路!
本小节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作者对儒教圈中的这些国家教育的分析,或者说讽刺性的解读,这些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等,他们一边宣扬着学生主体性,一边用最顽固的大一统的教学形式支配学校里的每个人。正如我们的教育,宣扬着所谓的学生主体,可课堂上、行动上依然牢牢牵制着每一个人,学生、家长和老师。最大的,最顽固的大一统的教学形式的考评——中高考,将这种支配死死的作为制度规定下来,无处可逃。是什么文化,造成了这种两面,两级?第二章,作者给了我们有意思的解释。
本节“金句”
1.我开始形成了这样的看法:忽略教室的多样性和在其中发生的事情的固有性,仅一般性的议论教学时非常空洞而没有意义的。(第9页)
2.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第10页)
3.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与教师的互动中,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加以认识。(第13页)
4.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活跃,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第13页)
5.欧美学习的“主体性”要求的“谦虚”正是源于这样的“主体=从属”的思想基。我国主体性的意识,可以说,是从一切从属关系或制约中获得自由,完全根据自己内在的思想而行动。(第12页)
二、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观点提炼:
本小节从“手势”入手,阐述了主体性假象的成因。
随性随感:
看这个标题,很有意思。“形式主义”不管在哪个国家有存在,且危害甚大。听说过俄罗斯为应付俄大帝的“假村庄”,也听说过我们为应付检查的“假草地假树木”,奇闻怪谈,数不胜数。在日本,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盛行。作者以“手势”和“学生课堂发言”为切入口,谈了这背后的教师价值观和国家文化观。束缚与控制,反抗与沉默,如果再深入一些,或许这部分的分析会更深刻,更鞭辟入里。
我们喜欢爱发言的孩子,喜欢爱发言的课堂,怕课堂沉默,怕课堂死气沉沉,尤其是公开课。作者就此点展开了批评,从手势入手,发言过剩的课堂不是好课堂,而是假课堂。“举手”是我们课堂的一大现象,要么赞同,要么反对,从来没有提问。老师要求学生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而且速度必须快。而那些,思考慢,或用不明确的语言表达思考的孩子,往往被老师贴上标签或者完全滤过。事实上,那些不确定的思考才是创造性的思考,因为人的一切创造性行为来自于不确定的思考和语言。另一个可悲的事实,我们不喜欢,无形中有意或无意抹杀了。
为什么?作者分析的极好!简言之,控制!教师意识的深处藏着这两个字“控制”,只有控制,才没有意外,才有和谐异常“表面繁华。这样,课堂,轻松且方便。于师而言,顺水顺风;于生而言,你好大家好;于生的真正教育而言,便是极大极大的灾难;于教育而言,大厦将倾倒。“控制”不仅在课堂,而且在教育,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感觉多,无法摆脱掉。但是,允许说,允许慢一点说,允许模糊一点说,允许一点争论,也许课堂少了些早已注定的”精彩“,却多了些人文的关怀,创造的萌芽,真正的教育真的会悄然而至。
这一小结中,提到了课堂回答问题人数多寡的事。在日本,小学生发言过剩,初高中表情麻木;在欧美,学生从小声的不甚清楚额发言开始,进入初高中,越往上走越能活泼地、准确的发表意见。看到这一现象,想到了我们,我们就是日本的翻版,八九十年代的日本。作者做了各种分析,从分析的文字中,我看到了吃人的两个词:驯服和反抗。小学生,被驯服的虚假;初高中生,反抗的实情。小学生驯服来自于过量的发言,初高中生的反抗是以课堂的沉默,拒绝发言的形式而呈现的,岂止他们,我们不也是在被驯服中吗?也只是呈现形式不一而已。人的成长规律告诉我们,不反抗,就不能实现自身的自由而完整的成长。
本节“金句”:
1.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恰是这种模糊的多义的一件,尊重这些模糊的多义的意见,能够建立起教室里对个性多样性的意识,从而在相互的交流中,能使每个人的认识达到更加丰富、深刻的程度。(第15页)
2.如果在幼儿园、小学时代过分地强加以虚假主体性的话,到了初中、高中后,学生就会尽全力去反抗小学时代被驯服出来的虚假主体性,从而使他们不可能实现自身的自由成长。(第17页)
3.从座位上站起来发言的情景在欧美诸国早已基本上消失了,但在日本大多数教室里常见的现象之下。(第18页)
4.确定的思考或表现与那些不确定的思考或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确定的思考或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第18页)
一本教育书籍,承载的不仅仅是教育,而是对这个世界的解释,是对人性深层次的探索,是对现有社会的重新审视,更是对未来社会的探索与追求。
但愿,后面的几章节,可以看到更多,不止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