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性格开朗,风趣幽默,是非常乐观的一个人。他有一个口头禅:不要触碰我的底线,我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但似乎我们谁也搞不清他的底线到底是什么。比如说吃饭的时候,他会说今天我请客,你们谁也别结账,这个是我的底线,谁结账我跟谁急,但是好像我们结账他也并没有跟我们急。比如说关于工作问题,他会说我的底线就是把每天的工作干完,绝不拖到第二天,但是好像也经常听他唠叨说工作又被延误的话。有时候我们就会跟他开玩笑,问他的原则到底是什么,问他的底线的底线在哪,他总是嘿嘿一笑“底线嘛,就在我自己的心中啊?!”
是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底线,都会说一些关于原则性的问题。但好像我们又发现底线太主观,我们没办法真的理解别人的底线到底是什么,同时对我们自己来说,似乎大部分人也仅仅只有底线的语言,缺少底线的坚守。
难道底线就这么随意吗?底线就真的这么主观和不可测量吗?
我觉得非然!
从道德的层面来说,底线的作用就像是底裤,往往是我们坚守的最后一块屏障。随意亮开底裤的人,我想他内心深处是并不觉得裸体有什么好羞愧的,他总会有各种不得已或者特殊情况出现的理由来说服自己,其实也没什么嘛!
用底裤思维对应到底线的话,底线自然也是可以突破的。底裤这个东西,脱了一次就会脱第二次,底线也一样,突破一次也会突破第二次。但是底裤脱了,亮出小丁丁也就到底了,总不能把毛也算做一层的。但是底线这个东西,是一层一层的,包裹的比较严实,妥协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说底线而没底线的情况比较常见,因为常见,也就见怪不怪,哈哈笑之了之。
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理解,从社会角度来说,底线的界定还是比较明确的,而且大家也都必须去遵守,这个底线就是刑法。因为一旦突破这个底线,我们就会蹲大狱,就会失去自由,这个东西不是你想突破就可以随便突破的,刑法有行政机器来强制执行,不容得你去侵犯,所以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这个底线是清晰的,并不需要我们明示。
前一段时间在看《甘地自传》,其中甘地在描述自己一生对真理的追求的时候就表明了自己的底线:不撒谎,真实!他觉得要追寻真理,必须得坚守这个底线,一旦突破就再也没办法去找寻真理了。有了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就会产生自己独立的价值观。有了价值观,底线也就有了。
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大师,叫易中天,就是百家讲坛说三国说的最棒的那个人,他也有一个原则,和甘地差不多,他的底线是不说假话。当有人问他如何能够长期保持不说假话的时候,易老师又补充了一句:不说假话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把所有的真话都说出来。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也是在表明他心中对真理的态度,也是关于价值观的表达,有了这个才会有底线一说。
还有一个大人物,叫裴多菲,著名的诗人。我们应该都熟悉他的那首非常励志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诗也反应了裴多菲的底线:自由。自由是诗人追求的真理和价值观,所以诗人给自己设定了底线:为了自由,生命和爱情都可以失去。
由此可见,大人物对底线的坚守往往都是来自于对价值观的坚守,是独立人格和思想自由的体现,是自己内心追寻的关于生命质量的坚持。这个才是底线的根本原因,离开价值观去谈底线,当然没办法去坚守,更不可能成为追求。离开价值观谈底线,反而还会因为刻意的标榜,使得自己成为底线的囚徒。
对于没有价值观的人来说,也许底线真的像一个弹簧或者橡皮筋一样,永远都会有伸缩空间。但是对于有明确价值观的人来说,底线其实是明确的、清晰的,是不容含糊其辞的,更不会因为道德本身的模糊而产生模棱两可。
如果你依然搞不清你的底线的底线在哪?建议你先问问自己,哪些事情是你终生追求,矢志不渝的?哪些东西是你自己当前一定不能失去的?
生活不会是非黑即白,真理也有36度灰,但是既然说到了底线的底线,那就表明是需要划江而治的,那就必须要泾渭分明,但前提是你真的搞明白了自己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