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偕老,副笄(簪子)六珈(笄饰,玉制,有六颗垂珠)。
委委佗佗(yí,雍容大方),如山如河,象服(镶有珠宝绘有花纹的礼服)是宜。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花纹绚烂)兮,其之翟(dí,绣着山鸡彩羽的象服)也。
鬒(zhěn,黑发)发如云,不屑髢(dí,假发)也。
玉之瑱(tián,冠冕上垂在两耳旁的玉)也,象之揥(tì,剃发针,发钗一类的首饰)也,扬(额头)且之皙也。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玉色洁白)兮瑳兮,其之展(古代后妃或命妇穿的一种礼服或纱衣)也,
蒙彼绉絺(细葛布),是绁袢(xiè pàn,夏天穿的白色内衣)也。
子之清(清秀)扬(眉宇宽广),扬且之颜(脸色)也。
展(的确)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我要与你偕老,玉簪玉珠插满头。举止雍容,华服得体。只是人品差,能说什么呢?
华服真绚丽,绣着野鸡。黑发如云,不屑假发。耳下玉环摇摆,发钗靓丽,额头白又光。貌似天仙,如帝女下凡。
华服美如玉,礼服真美丽。披着纱衣,里面是白色内衣。眉清目秀,额头饱满。如此美人,倾国之美女呀。
本诗以“春秋”笔法,以宣姜的仪容之美反衬其品行之丑,婉讽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表面是赞美,从言语、服饰到相貌,说她美若天仙,倾国倾城,但只一句“子之不淑”,就透露了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意思。表面是褒,实是贬低。
《毛诗序》认为此诗是讽刺卫国“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郑玄《笺》解释说:“夫人,宣公夫人,惠公之母也。”朱熹《诗集传》也说宣姜实“不称”。都是说的宣姜的华而不实,虽然穿着华丽的衣服,但实际品行不端,有失夫人之道,不配为皇后。
宣姜本来是要嫁级卫宣公的儿子的,不料被卫宣公霸占为妻,成了皇后。
“与子偕老”,这口吻应该是模仿卫宣公吧,看到宣姜美貌就据为己有,越看越喜欢,要与她相偕终老。
宣姜天生丽质:白皮白洁,眉清目秀,面如满月,额头饱满,乌发如云,倾国倾城,美若天仙。她的华服上绣着野鸡,披着纱衣,头戴簪钗玉珠,耳坠玉环,华服环佩,摇摆娉婷,举止优雅,雍容华贵。本来好色的卫宣公,见了宣姜也把持不住,改主意不想把她嫁给儿子了,干脆抢过来当自己的老婆。
这首诗,写的应该是宣姜最得宠,容貌也在高峰时。事实上,宣公也的确是宠爱宣姜的,对她百依百顺。宣姜也不是个贤淑的女子,阴差阳错当上皇后以后,她又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就在宣公面前说太子的坏话,最终设计把太子害死,自己喜欢的小儿子朔当了太子,继而当了皇帝。宣姜登上权力的巅峰,怎么不得意呢!
如果说宣传开始嫁给一个老头儿心里不爽,那么当她当上皇后以后,就尝到了权力的好滋味。如果说少女时代的她心中还装着爱情,那么当她嫁给宣公后,她心中的爱情就死了,取而代之以利用男人的权欲至上了。所以,和哪个男人上床,对她来说无所谓了,心灵已经完全扭曲了,
当她最后当上皇太后,此时宣公已经去世,如果说她缺少什么的话,那就是小男人了。于是,她又和宣卫的儿子顽私通乱伦,还生了三子二女。所以,男人在宣姜眼里,只是个玩物了,只剩下了利用了。
有意思的是,那些男人们,上自卫宣公,下到宣公的儿子顽,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了。这似乎也能说明,一个美貌又有心计的女子终归是不会吃亏的。后来的杨贵妃、慈禧等人,不都说明了这点吗?
或许宣姜是让男人害了,自从嫁给卫宣公以后,她就埋葬了自己的爱情,干脆破缺勤子破摔了;或许宣姜本来就是个水性杨花的女子,进入宫廷后,她的这个性加上权欲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或者说,只有这种女人在宫廷站得住脚。
对于宣姜而言,有美貌,有权有位,尽享荣华富贵,也不缺少男人。可以说什么都有了,管你们老百姓怎么评说。她心里既没有廉耻,也无所谓坏名声。但卫国人为有这样一位国母而感到羞耻,为她感到丢人。只是因为她那地位在,只好皮里阳秋,以反话正说的形式婉讽宣姜。
今天,丽质天生但人品不端的女人也不在少数。不论复杂的政界,还是热闹的娱乐界,甚至是民间,到处可见美丽但寡廉鲜耻的女子。有意思的是社会从来看表面的多,尤其男人,总是以外表看女人,所以社会上总不缺少被女人拉下水的倒霉男人。古人说红颜祸水,虽然有些偏执,但从某种角度上也不是没有道理。一个男人,一旦被女色所迷,基本他也就废了。所以,聪明的男人找老婆不以美貌为准,而以贤惠为准。
无论如何,宣姜这样的美女,与真正内外兼修的美女相比,还是少了档次。所以称不上真正的美人。
现代社会的真正美女,主要是美在气质和智慧。有气质就有魅力,不怕老去,越看越耐看;有智慧就有思想,独立不依赖男人。所以,对女人来说,气质和智慧才是最大的资本。
(选自《国风的现代启示》一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