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你我,都是黑马
菲茨杰拉德曾经说过,美国人的人生,没有第二幕。言外之意,干什么都得趁年轻,错过就再没机会了。
是这样吗?年轻是个优势,这不假。但是,中年,其实是一种更大的优势。而且不仅是中年,你从出生到老去,每个年龄段,都有其他年龄段不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大器晚成。
年少成名,这本身是一件好事。问题不在于这件事本身,而在于,对它的痴迷程度,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正确判断。究竟是什力量,造成了我们对年少成才的过度追捧呢?
社会上的精英早教机构。一个家长,人到中年,基本上手头有足够的钱,同时已经意识到,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很难再有大的改变。教育机构,瞄准的就是这个空档。它们会通过一切渠道,向家长灌输一个概念。那就是,成才要趁早。人生的决胜期,就这么几年。错过了,就再没有机会了。注意,这个理念本身对不对不重要,关键是,它能激发一场教育的军备竞赛。只要有一批家长参与,别的家长,就会跟进,生怕落后。
课程有没有效果?这个问题暂且不论。关键是,当参与的人足够多,投入的资源足够大时,不管这件事的前提是否正确,它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社会共识。
一件事你本来未必认同,但当你参与其中,你就会潜移默化的,认为它其实是对的。结果,成才必须趁早,成为一大批人的集体共识。
有人说趁早把教育搞起来,多学点东西,这也是一件好事啊。然并卵,它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大到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调查,今天,达到重度抑郁标准的高中生和大学生数量,是20世纪60年代的5倍。在美国高中生里,有16%的人考虑过自杀,甚至还有13%的人制定过自杀计划。
对年少成名的痴迷,反而会让孩子对很多原本感兴趣的事失去热情。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到了特别专业的训练,参加过大量严酷的竞争的孩子。超过13岁以后,70%就不想参加运动了。你看,运动本来是个爱好,但这么一搞,反而成了一种任务,一种负担。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大家都觉得,要成名必须趁早。假如在小时候玩不出什么名堂,看不出什么天赋,那么对孩子运动的投资,就是一个失误,你得及时止损。你看,这就导致,一个孩子的教育节奏出现问题。年幼时,经历一通狂轰滥炸,什么都学一点,但什么都不精。等长大一点,想踏踏实实的学一门东西时,又很难获得家里的支持。
将近一个世纪以来,智商测试在很多国家盛行。也正是这个测试,给了神童文化,在科学层面上的底气。大家都觉得,智商是天生的,因此对神童的判定肯定是对的。注意,这句话背后有一句潜台词,那就是,人生是可以被一眼望穿的。而这个一眼望穿人生的工具,就是智商测试。
在比奈看来,智商测试量表只能作为一个时间段的参考。它反应的是,一个孩子在同龄人中的脑力水平。随着年龄改变,这个水平也可能改变。说白了,这个测试根本没法反映一个人一生的智力水平。
然而比奈怎么想已经不重要了。这个表太好用了,智商测试开始在全世界风靡。你看,这些测试把智力、人格、品性这些极难量化的指标,通过一纸测试,就变成了白纸黑字的数据。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么做,会带给人一种掌控感。但是,注意,仅仅是掌控感。它不是真的掌控。
自从1960年以来,神童这个词在报纸、文章和其它媒体中出现的频率,增加了十倍以上。在媒体的不断渲染下,神童文化,又往人们心里走了一步。
神童文化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背后有这么三股力量在推动,第一,教育机构出于商业目的,掀起了一场军备竞赛,让神童文化潜移默化的成为一种共识。第二,智商测试,又给了神童文化科学上的底气。第三,媒体报道,又进一步渲染了神童文化。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可以大器晚成?要想成为一个大器晚成的人,我们又该怎么做?
过去我们都觉得,越年轻,脑子越好使。但是,越来越多的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能力,其实并不是像一个球一样,均匀的膨胀,从出生膨胀到20岁,然后就逐渐撒气。大脑能力的发展,其实更像是一场赛跑。这个阶段你领先,下个阶段我领先。每个阶段,都会此消彼长,有的能力减退,有的能力变强。换句话说,没有哪个年龄段,能同时具备所有优势,也没有哪个年龄段,会同时具备所有劣势。
大脑中跟决策、规划和控制冲动有关的脑区,叫前额叶皮层。这个区域,一般直到青春期结束之后,大概是25岁左右,才会彻底成熟。换句话说,过去我们都觉得,成年人能更好的控制情绪,是因为社会阅历多。但是,从脑科学的角度看,这其实是一种刚性的生理能力。它很难通过其它方式获得。前额叶皮层不仅是个刹车,它还负责向其它的脑区传递信号,负责把目标和行动连接起来。说白了,就是激发执行力。你能规划出明确的目标,并给能够行动起来。
再比如,大脑里有个东西叫髓鞘,是用来传递神经信号的。我们的联想能力,把不同的知识经验融会贯通的能力,就跟这个髓鞘有关。这个东西的主要生长期,也是在20岁以后。
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到了三四十岁,有些时候反应不如二十几岁时快,没有那么灵敏。这其实是因为,大脑的突触,这也是神经网络的一部分,它在自我修剪。这个过程,就像修剪树枝一样,把一些东西剪掉。这听起来好像是个坏事,毕竟,神经网络的总量变少了啊。但是,要知道,在此前的几年,青春期的大脑快速生长,很多神经网络复杂的纠缠在一起。而这些修剪能让复杂的神经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被约束。而保留下来的神经网络,传递信息的效率会更高。这就像修路,把分叉修剪掉,主干道反而变得更明朗。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一个研究员,叫劳拉·格曼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评估了5.5万个对象的认知能力。结果发现,人的认知能力,大概是这么一个发展过程。在青春期末期,大概是快到20岁的时候,认知处理速度达到巅峰,也就是反应特别快。到了20出头,学习和记忆名称的能力达到巅峰。再大一点,25到35岁时,短时记忆能力最突出。再往后十年,也就是45到55岁时,社会理解能力达到巅峰状态,也就是非常擅长跟人交流沟通。注意,到这一步还没完,到65岁以上,你还有一项能力会达到顶点,这就是对语言类知识的把握。
基于这个结果,我们就能理解很多现象。比如,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听老人讲故事?不光是因为社会阅历丰富,人家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确实更强。再比如,为什么有人说外科医生的巅峰年龄是50岁左右,因为这时,你不仅有了充分的技能,你的同理心也会变得更强,更擅长跟病人沟通。
换句话说,每个年龄,有每个年龄的天赋,千万不要浪费它。那么,落实到行动上,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呢?你要学会,战略性撤退。
什么叫战略性撤退?简单说,就是你要多做尝试,然后尽早知道,哪些事是你做不了的,知道你的能力局限,然后在这些事情上果断撤离。
要知道,毅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资源。早在1996年,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就曾经做过实验。把人分成两组,一组人吃巧克力,另一组要做的,就是忍住,不吃巧克力,只吃胡萝卜。然后,再让这些人去解答那些特别复杂的谜题。结果发现,在答题环节,巧克力组坚持的时间,要比胡萝卜组长得多。因为胡萝卜组的毅力,已经被上一个环节用掉了。换句话说,毅力就像你的存款,你可以提取,但不能透支。而战略性撤退的本质,就是合理的管理你的毅力资产。
《魔鬼经济学》的作者,经济学家斯蒂芬·列维特曾经说过,我在经济学领域之所以能取得成就,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是一个善于舍弃的人。我从一开始就将早点败,快点败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是通过坚持来定义自己。而是通过放弃来定义自己。说白了,就是发现不合适,就赶紧撤。
那么,该往哪撤呢?我们在做自我规划时,总喜欢考虑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是该停在舒适区,继续做自己熟悉的事呢?还是应该走出舒适区,闯一闯呢?其实,这个问题还有第三个选项。那就是,创造新的舒适区。也就是,在自己的能力版图内,找到一个更有性价比的事业。
说一个我个人的感受。前几年,网络视频刚刚兴起,招募了大量的年轻人。好多人都觉得,这是新事物,是年轻人的天下。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大量的爆款网络节目,其实是一些从电视台出来的,资深电视人做出来的。他们大概是第一批,从传统媒体走向互联网的内容人才。这就是典型的,创造新的舒适区。你看,做内容,这是他们擅长的。而网络节目,当时又缺少专门的节目人才。一旦走进这个领域,他们的优势就会被迅速放大。
好,这是作者给我们一个建议。你要学会,战略性的放弃。类似的策略,这本书里还有很多。
比如,战略性自我怀疑。乍一听,自我怀疑好像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作者认为,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假如把它当成情绪,那么它就会不停的打击你。假如只是把它当成单纯的信息,那么自我怀疑,就能成为一个可靠的顾问。你看,人在什么时候会自我怀疑?大概率上,是这件事触及到了你的能力短板。顺着这个信息,你就更能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缺点。
再比如,作者还有个建议,叫建立空档期。也就是,留出一段时间,不带任何目的的到处尝试。去尝试以前想做,但没做过的事。
听到这,你可能会说,这些建议听起来,好像也不是特别新鲜啊。但是,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其实不在于这些建议本身。而是这些建议,其实都有点违背直觉。你看,过去我们认为贵在坚持,但作者告诉你要撤退。你觉得自我怀疑不好,作者偏偏认为有用。我觉得,这个反转就在于,一个东西到底是优势还是劣势,其实不在于这个东西本身,而是在于,你能不能恰到好处地驾驭它。这些建议放在年轻人身上,也许弊大于利。但是,对年长一点的人来说,就能更好的驾驭他们。你看,你有足够发达的前额叶皮层来控制冲动,不会一根筋走到底,这让你能在该放弃的时候放弃。你的阅历能带给你自信,这让你在自我怀疑时,不至于彻底否定自己,而是冷静的审视这个信号背后有用的信息。从这个角度看,假如年轻是一种优势,那么年龄,就是关于优势的优势,也就是,它能让你更好地驾驭这些优势。
过去我们在形容一个人的职业时,习惯把职业分成两种。第一种是推石头型的职业。比如体力劳动,你只要停下,就没有收益。第二种,是滚雪球型的职业,你的优势,会随着阅历的增长,一路累积。就像巴菲特说的,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
你听了我讲述的,你会发现:这个坡其实不是一个笔直的大路。它沿途遍布着很多路口,总有一个,会让你形成巨大的势能,给你带来新的机会。
最后告诉大家一句话: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