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在政府大院里头,小伙伴们时有就为了1张小纸牌、1个李果、1口冰棍的原因,就把你开除男孩党籍,让你自己去和女孩玩家家酒,让你感觉好可怜,好难过。现在想起来好玩又好笑。如今长成了,如果因为一些钱、一顿饭、一句话、一些事,再被大伙伴踢出人际圈不知道又是哪个味道?多年后又是什么感想?是否还依旧好玩好笑。
人是关系型动物,意见和想法、情感的悲喜、自我的形象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并喜于别人的认同和点赞,失去关注也许比失去金钱更加让人沮丧和难过。
人们对关注的渴望可能是人类进化的遗留物。在原始社会中,狩猎需要集体的共同协作,靠一己之力很难存活;个体希望得到集体的关照,不希望集体忽视自己,并努力使大家注意并关注自己。我们就是那些希望得到别人关注并得到了别人关注的原始人后代,所以身体里有渴望被关注的基因。
社会发展之块,不用依靠集体的帮助就可以自食其力;但进化始终赶不上高速的社会变化,以至于对关注的渴望还深深的烙在人心里深处。就好比鸭子不迁徙了,但翅膀还在,人发明了代步工具双腿也不是马上退化一样。婴儿饿了尿了就会哇哇大哭;女人生里期的歇斯底里;人痛了喊妈,委屈了叫天;都是在向外部发出信息,希望能得到合适的人合适的关注,反馈。
现在互联网公司、广告公司、网红达人很明白关注的力量,每天会争抢我们的注意力,每天映入我们眼帘的广告信息就有500多条(玩抖音看西关视频的就不止这个数),只要我们注意了,关注了,那么对公司来说就是生存率的增加。
成功的互联网等公司利用公司资源,从概率、人性、行为、心理多角度对我们进行大数据分析,成功的博取我们的关注,得以让公司持久运行。(脸书公司用户资料泄密,8万人取消关注,一夜市值蒸发500亿美元。)
而我们个人也会利用工具并整合经验来表达我们的受关注心理,让自己能跟好的生活下去。
比如我们会利用服装向他人传答我们想要他人知道的信号,然后关注我们。小孩穿着漂亮的裙子,会问你漂亮吗?你蹲下来摸摸她的头说非常漂亮,那么她会开心的蹦蹦跳跳,因为她知道你关注她,在意她;同样的,如果你老婆在商店试衣服时,问你这件怎么样?你低头玩着手机说很合适,那么这时老婆就很不开心,因为你在打马忽忽视了她。如果老婆不高兴,你还想干嘛!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爹妈都成了低头族,动不动就会转发这样那样的养身学、人生哲学、自己游玩活动等等生怕别人不知道,其实他们是向作为孩子的我们传答多多关注他们的身体,并且让你知道他们很快乐。
年轻的我们也是一样,时不时发个朋友圈,发些喝酒、足球、搞笑的话题,守着微信下方的红点,看看哪些人点了赞、哪些人留了言,哪些印证了我们的观点,那些可以扎堆在一起搞一餐,以好调整自己的下一步的关注策略。当然,潜水不发朋友圈的不是不想受关注,因为潜水的上浮就像黑马突然杀出一样具有高关注度,还因为估算该处关注不足,换个群、换个微信、换个软件,换个地方兴许更能体现个人价值。总之,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是在探寻和索取关注℃。
不受关注和不要关注的人是不正常的,前者是从儿童期就被忽视,导致长大后有不良行为的人;后者是先天性的缺失,照成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
有时关注的表达策略也有失真的时候。
打个比方:“有这么一个不和群的人,他总认为自己的贫穷导致大家都看不起他,于是他以钱为目标努力挣钱,有一天他挣了很多钱然后到别人面前显摆,但是大家还是看不起他、不关注他,于是他有了钱还是很不开心,不开心导致他怀疑人生,于是越来越懒惰,最后他又变成了穷光蛋,最后大家还是不关注他、看不起他。”其实开始大家并不是嫌弃他贫穷,只是大家感觉他说话比较啰嗦、不知道尊重礼让他人、不诚实的伪善者或者只是不喜欢他的贪杯而已。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他人对他的关注点,而是单一认为是自己没钱所致。以这样误解的方式去建立关注度就是一种失真的表现。这也验证了为什么有人中了500万还是不开心,而有人身无分文还是一样快乐;马云这么有钱了却后悔自己创建阿里巴巴,而巴菲特成世界首富了却啃着5美元早餐跳舞去上班。这和他们是否找到正确的价值观,并合理的搭配和索取自己的关注度有关。
就像开头的童年一样,也许小伙伴们只是因为你太小气不能和他们分享点吃的,不够意思,所以不跟你玩;也会像成人后你的不知趣、无敬畏、无上进、无感恩而导致大伙伴的远离。总之行为结果体现在你索取的关注和别人对你的回应。
多年以后回忆现在自己索取的关注,希望那时还是像今天一样觉得又好玩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