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我决定练习用左手使筷子。其实我用右手使筷子使得还不错,为什么突发奇想要学习使用左手呢?其实任何事情背后都有它的内在逻辑存在,我学习左手用筷子看起来偶然,其实也不尽然。
事情的起源是两周前的那个周五请公司两个小兄弟吃饭,吃饭时候发现小苏同学不会正常使筷子,他说他会经常感到不爽,因为看到想吃的东西夹不起来的感觉实在不好。而他想学,又不知如何下手。
李笑来在得到专栏的一篇文章,里面举了一个学习的例子,就是学习如何使用筷子,文章题目叫《你想不想要一个人生的作弊器》,里面对筷子的使用方法讲的很清楚。我就照搬过来给小苏读了一遍,小苏说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他要练。
文章的原文描述如下:
使筷子的关键之处其实有以下这么两点:
1. 两根筷子中,下面那根一直是处于静止状态的;
2. 张开、夹上的动作,其实来自于上面那一根;
最为关键的是,如何令下面那根处于稳定状态呢?
1. 下面那根筷子,跟手一共有三个接触点:两端作为支点;
2. 大拇指的根部在中间压住筷子,无名指其实是“反向用力顶住”……
3. 大多数人败在无名指的用力方向上,这个方向搞对了,下面那根筷子就稳定了;
4. 接下来就是练几分钟如何用大拇指和食指控制上面那根筷子并夹住东西……
5. 反复练习,从笨拙到熟练的过程,本质上来看是大脑在建立新的沟回的过程。
其实就这两百多个字就描述的很清楚了。可是人家描述的清楚以及我们自己听过这个方法跟学会并熟练应用之间的距离是天上地下。
后来我就想尝试一下到底学会这个事情会有多难。那我想学习就只能上左手了,所以就有了学习左手使筷子的这次体验。
结果是通过一周的练习,我已经基本可以左手使筷子吃饭,尽管还不够灵活,不是很扎实,但是对付一顿饭已经没什么问题。姿势基本正确,欠的只是习惯和内化,而习惯和内化需要的是时间和耐性。
今天距离开始练习已经两周,我现在跟别人一起吃饭用左手已经不感觉那么突兀了,一般的东西都可以夹的上来。这周二吃毛血旺,总是夹不上一块超级滑溜的鸭血,至于凉菜里海带丝这种目标是有些难度的,尤其剩的不多帖在盘底的时候。不过平一平心,静一静气还是能完成,夹鸡蛋这类东西已经都不是问题。
学习一项技能后我们的大脑的物理结构会发生变化,脑结构的改变是学习发展的基础,具体表现是神经元的连接的发生变化,随着对这项技能刻意练习的深入,神经元连接数量在增加,也就是突出发生,而这项练习停止或者这项技能不用,那就会发生另外一种现象就是突出修剪,这种技能相关的神经元连接的数量在减少。因为神经元联结这种大脑活动是用进废止的。
左手用筷子这样的小技能都是可以很快的通过刻意练习做到的。可是在整个过程中都会遇到阻力,因为前面提到一项技能的重复练习会增加神经突出的数量,可是大脑在这个事情的运作上依照惯例是有两个方面的机制,神经连接一般受到神经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影响进行选择性连接。
我们在用左手使筷子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想换回右手,因为右手更容易,大脑管理起来更轻松,这个时候抑制因子就起了作用,可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放弃了,那就不能建立相关的神经元连接,那就少了一次强化作用,这样的积累多了就一定学不会这项技能。反之,每次对抗都是理性力量胜出,也就是继续使用左手,那这样的练习就增加了左手使筷子的相关神经元连接,一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很清晰的心里表征,那个时候使用筷子这项技能也就算是学会了。
学习用双拼输入法的时候同样经历过这样的阶段,那时候的做法是把自己会用到输入法的环境全部从原来的全拼换成双拼,强迫自己建立双拼的使用认知。过程是很痛苦的,可是扛过去也就过去了,就如刚开始练习左手使筷子的时候虎口会疼,那部分肌肉由于不习惯而开始反抗,可是坚持下去了也就好了,我进敌退。现在使用双拼已经完全习惯,比之前的全拼效率高出好多。很多人问我做这样的事的意义何在,我也在思考,现在看来,好处不少,有两点比较直观的,第一、我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提升了效率(当然左手用筷子这件事看起来并不能提升效率)。第二、又多了一次刻意练习的经历,每次学习都会为下次学习另一个东西提供知识和经验。而这种小的,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和时间练习的经验积累多了,就可以为学习大招堆积出一定的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