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油坊,久违了的童年画面再一次重演。
记得小时候,采茶籽一般都是在立冬那一天上山采摘。没有人会提前一天。到了那天,天还没亮就要带上些吃的,出发上山采摘。前一天还静悄悄的山上,在那一天显得格外的热闹,大家会隔老远扯着嗓子聊天。小孩子会兴奋的在山间又跑又叫。采摘是这样的,大家都在身前挂一个背篓,茶果类似桔子那么大小,有暗红色的,也有黄色的。站在树前使劲摘,但摘满一背篓还是要花不少时间。特别是“梨茶”树高果大,而这种茶籽都是在“寒露”节气时才能收果,采摘时都用铁勾来勾摘,勾着树枝摇晃, 而小孩子喜欢上大棵树上坐在上面又摘又玩,摘不到的就在树上拼命摇,然后再到树底下捡。
茶果收摘回去之后,不能像谷子一样立马散开晒,一定要堆一堆,然后每天早上往堆子上泼水,这样才能自然的胀开,不然茶果都成了死果裂不开。过上一个月左右都裂开口子了,就散开来晒干。晒的茶果,籽和皮还混在一起。就把它收进一间屋子里,家里人没事的时候就进去筛选一阵,盘坐在那儿,边聊天边选茶籽,太阳天,就用簸箕搬出一些放到太阳底下有一搭没一搭的选。在初冬里,觉得真是一件遐意的事。当然这是现在回想起来是这样的,在当时,可能还是一心想着去外面玩,被迫才能老实呆在那儿选呢。
茶籽选完之后,茶皮也是个好东西,冬天取暖的时候用它是一种很好的燃料,烟少且耐烧。烧完的柴火灰还是件宝贝,用来放到菜地里,是很好的肥料。
茶籽,黑亮黑亮的。要晒上好些天,等干了之后,再收起来,等着油坊开榨了,
榨茶油一般都在每年这个时候开始,榨油坊内终日热汽腾腾,温暖如春。油坊师傅要炒茶籽,碾茶籽,包茶籽饼,掌槌下力榨油。我喜欢来此凑热闹,更重要的是来取暖,因为油坊里炒茶籽、蒸茶粉不间断烧柴火,整个油坊从早到晚暖烘烘的。
炒籽在烘烤房一个锅里进行,须文火慢炒,因此灶塘火候的控制显得十分重要。以前烧火的通常都是由油农自己烧,要一刻不离地守在灶塘。炒籽炒到香而不焦,多余水分焙去,就可倒入水碾槽里碾碎。然后倒入碾粉机碾烂。
碾烂的茶籽粉用撮箕收起来,倒进灶台上的大木甑里蒸,木甑上蒸气升腾,直冲屋顶,顶上的横梁给熏蒸得溜光水滑,仿佛镀了一层亮膜。蒸过的茶籽粉,其油脂的流动性加强,黏度也更好,方便下一步包饼。
包茶饼用的是一种铁箍,先在铁箍里铺打好结的稻草,倒入茶籽粉,光脚踩实,再用稻草包裹起来,最后箍成饼状。包茶饼的稻草选用当年收割的早稻稻草,草长且韧性好。打稻草结需要技巧,茶饼全赖稻草受力,打不好结茶饼会散架。厚度也要控制,饼做得太厚不行,影响出油率,饼薄了也不行,藏在铁匝里榨不干,同样影响出油率。包饼师傅心中有杆秤,每百斤茶籽粉包几块饼,每块饼榨干后重多少,他都一清二楚。做好的茶籽饼,十几个堆放在一起压实,在压实的过程中会有茶油流出,压实后排放进榨槽中。
现在的开榨都是用机械化了,减去了人力的木桩开榨,所以现在在油坊里再也看不到油匠们光着膀子,腰间扎一条长长的白棉布汗巾。再也听不到铆足劲一起发力喊号,向前推送撞槌,撞槌荡起的惯性撞击进桩,声响轰然如雷,地动山摇。撞槌一遍遍撞向进桩,一次次加木楔。油匠们汗如雨下,浑身油亮,吼喊着“嘿哟嘿哟”的号子情景了。
随着榨机械的挤压,榨仓中的茶饼铁箍边上沁出了细细的油珠,油珠迅速汇集成一股油水。“出油啦!”清香四溢的茶油顺着油槽汩汩地往油桶里流淌,香味弥漫整个油坊。
大自然尽管有丰厚的馈赠,可是庄稼人的勤劳也是必不可少,就这一口放心油,中间得有多少道繁冗的工序,只有亲历了这些过程,才会对每一口嘴边的食物充满感激。没有汗滴禾下土,又怎会珍惜盘中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