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古时候所谓的“年成”指的就是这个。因此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岁一熟,所以“年”与岁在日期数量上有相同周期了。上古的中原地区和藏族都是过年,后来变成了过岁(说法还是讲”过年“)。
年在古代汉民族传说中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夕“。人们为了纪念年的功绩,把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了猛兽夕,为了纪念“年”,把初一称为过年。(引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除夕的故事》,并非现在错误版本,“夕”是怪兽)
小时候,爷爷给自己讲故事的时候就曾经说过,过年是为了给年兽祭拜,是让新的一年在它的庇佑下,人们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不再受到别的猛兽的侵扰。所以说,在过年的时候,我们要燃放鞭炮,烧香祭拜便是召唤年兽,让它来享受人们对它的进贡,也是预示着来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如果说用一首诗来回忆儿时的年味,我觉得这首是最贴切不过的。这首《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小时候,过年是最让人开心和激动的时刻,从进入小年开始,便会让人充满期待,感觉每一天都应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等待着除夕夜的到来。接着又开始了新春的传统习俗,那个时候觉得年味十分浓厚,充满了乐趣。
【腊月二十三】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说到祭灶,现在农村大多数人家里都还保留着那种土灶,就是烧木柴的那种大锅。依稀记得前年的时候,老妈一直吵着要一口土灶,她说自家也是有灶君之位的,搬迁之后便一直没有让灶君归位,即使现在家里都已经用电和煤气了,老妈却依然坚持着。最终老爸还是给造了一口土灶。
诚然,土灶大锅,对于人多的家庭是极好的,可以做的饭多,炒青菜的时候由于火势旺,往往可以烧得一手美味佳肴。土灶需要生火,从小跟着外婆长大,上山劈柴,回家生火自然不在话下,生火是需要技巧的,或者说是一种生活经验,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而现在的小孩却是根本不会的,看着这些往往是好奇又无从下手。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
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
《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前的春联,基本是手写的,买来红纸和笔墨,请村里面有学识的长者来提笔,那个时候会写毛笔的人也多,字也好看。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对于新春的展望和寄语,跃然纸上。而今,你看大多数人人家门口帖的都是买来的,机器生产的成批春联,看上去是纸质集美,字体也更加丰富多样,我总是感觉缺少了一种生气在里面,不再显得那么有味道。
因为二胎,今年哥哥们又在忙着照顾媳妇,十分的忙碌,唯有我依然闲着,贴春联原本是我和四哥每年的承包项目,今年我只能带着不知道春联为何物的十岁小侄女来贴春联。我记得小时候,老师教我写对联需要注意的一大事项就是,对联讲究对仗工整,上下联仄起平收。现在,我也这样告诉她,让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所谓“仄起平收”,讲的是上下联最后一个字的音节,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平对仄即谓相拗。我记最后一字为第三声和第四声即为仄,第一声和第二声为平,因此上下联就这样区分开了。
以前的对联,和古人书信一样,读法都是从右往走的,现如今却是习惯于从左往右,至于现在的老人们,看到买回的春联都会摇头觉得左到右是不对的。但是我却依然选择古人的习俗,从右往左。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这是小时候最期待的日子,终于可以穿新衣服了。这一天早早起来便会把洗衣服准备好,待下午趁着阳光明媚的时刻,迫不及待的洗澡穿新衣,一群小伙伴聚在一起,开心的展示着自己的新衣服。或许这样的感觉,现在的孩子们是无法感受到的,以前的生活条件不同,造就了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而对于我,我那个年代的小伙伴们,这却是最幸福开心的时刻。
【腊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除夕】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之夜,一大家子围一大桌,吃着各种大鱼大肉,这时候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表达一种对于晚辈的祝福和喜庆。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鞭炮,也是儿时记忆的重要线索。以前拿到压岁钱,第一件事就是去小店铺买鞭炮,记得那个时候有擦炮、摔炮、还有鱼雷,擦炮就是原理与火柴一样的,用它的头去摩擦盒子,它便会被点着,然后扔出去听到噼啪响;摔炮,是直接摔倒地板上就会爆炸的,简单粗暴;鱼雷就不用说了,用来炸鱼的,威力巨大,响声震天。
买了鞭炮,全部揣口袋,调皮的小伙伴们,三三俩俩,有时候躲在某个小角落,待有路人经过,便偷偷埋伏,扔出鞭炮,吓完别人后自己也四处逃串,有时候看到别人家门口有一口缸,也扔一个鱼雷进去,看看是否能否把鱼给炸出来,往往是把人家缸给炸裂了,要是被人逮到,免不了被告状。年年如此,玩得不亦乐乎。
而守岁的夜晚,大家都熬着夜,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开心的把家里所有的鞭炮和礼花拿出来燃放,那个时候所有的都是我的,老爸会帮忙准备好所有的东西,我会拿着一支点好的香火,等待夜空中烟火璀璨的时候,便一一点着,观看,然后心满意足的去睡觉。
现在的小朋友,大都看着窗外的烟花,跃跃欲试,不知道我所描述的是怎么样欢乐的场景,更无法享受我们当时的乐趣,实在是一大憾事。
【正月初二】
北方在正月初二,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正月初八】
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正月十五】
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农村有走马灯的习俗,小时候村里老人会用竹子编一个像马一样的支架,然后外面折纸贴上去,中间可以放一支蜡烛,这样就可以照亮走路了。小时候成群结队的小伙伴,举着马灯挨家挨户的送祝福我,讨要蜡烛,记得还有台词来着,‘马灯入伍,风调雨顺,来年丰收’,诸如此类的新春祝福。
工作以后,按着国家法定节假日休假上班,往往是到年初五开始,村里青年便陆陆续续的返程回去上班了,大中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迁徙运动。
好久没有在家过元宵了,但是已经知道曾经的马灯早就没人提起,现在的孩子更不知道那是何物。
年味,就在渐长的日子里消磨了,在城市化进城的路上,人们住上高档小区后,关起门来,着实缺了许多的热闹,以至于身在城市的朋友说,他想回老家过年,他很怀念老家左邻右舍的串门时光,热闹有人情味。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一切依旧取决于我们自身,年味不在,亦或许是我们已经不在童真,缺了孩童时代的那份期待和憧憬。
依然要,好好过年,让年味十足。
祝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