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几年里,文山会海占据了整个心灵的空间,再也找不到曾经的那些灵感,诗歌的碎片也如飘渺的云朵渐渐远去,故事的嗅觉也如青烟慢慢消散于来往的繁华都市,灵魂像一个一根随波逐流的水草飘荡在川流的浪涛之中,心中一个声音一直不停的呼唤,觅一方净土,播种灵魂之树吧。
大学毕业后,活的像一只流浪的狗,说不为物质所累那真是最大的国际谎言,繁华的都市,拥堵的交通就像拥堵的心境一样,繁华的背后藏着无数的心酸,精神与物质像两条平行的高压线,一方的断路直接造就另一方的搁置。
那时候总以为一个名牌大学毕业就是给人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一切都会像顺流的帆船,会轻松航行到成功的彼岸。但太年轻的心灵极易陷入社会生存的困境,谋生与学识无关,拥有渊博的知识只是我们更好思考的一个条件,它像一个健康的体魄一样与在外的衣着无关。
我一直在想,一个体面的工作究竟是怎样的。光鲜的公务员?成功的企业家?公司的高管?或许都不是。但是内心又渴望有一个可以让身体自由,心灵舒适的环境。所以我一直寻找。
前几天,当我又一次回到校园,看到来来往往的年轻学子,他们充满朝气活力,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这些年轻的身影,我终于醒悟,灵魂的栖息之所应该在没有喧嚣的大学校园。
宁静的图书馆,是灵魂自由翱翔的蓝天。年轻人聚居的地方是热血沸腾的所在。如果没有寻到安置凡胎肉体的地方,那么先安顿自己的灵魂吧。
城市太过繁华,繁华到留不下自己的足迹;农村太过偏远,偏远到灵魂难以企及。我们这一代人的忧虑,不是缺衣少食,而是城市住不下身体,农村留不住灵魂。
尽管二孩政策放开,我们也愿意要二孩,但是我们敢要吗?一边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成为公务员,一边我们又为自己的生存又痛恨这个行业。比较,往往都是以身边的人为参照物,一方面我们不想像那些大爷大妈们得过且过,另一方面我们又放不下拥有的那份工作,就像远行时那双破底的鞋,穿着是负累,脱了赤足。
我喜欢碧绿的蓝天,可以看云彩在不远的高空飞翔;我喜欢看深绿得大海,看波涛一浪高过一浪;我喜欢生存像农夫自给自足,灵魂如上帝何处不在。
身体舒服,灵魂不孤独;灵魂自由,身体不老。
在青春年华里,为自己梦想拼搏是幸福;在迷茫的时光里,看到远处的灯塔时快乐;在走过的路上为他人树一个路边,是奉献;回头是看到一路的足迹,那是人生。
人生啊,在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尽自己所能,不论成败,一旦经历,终将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