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读了王明夫博士的《资本经营论》一书,深感书中的很多东西值得玩味,特此拿出来和大家一道分享!
那么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作者到底看到了什么?又从中发现了什么?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和作者同频一下:
作者多年来深入中国商业一线,他看到了这样一些现象: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理论不断涌现,近年来对于资本经营的探讨越发多了起来;中国的经济体制也从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保质,保量,保时)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的重视生产经营(研产销),随着经济的不断市场化和金融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业态(是什么呢?);西方公司的发展壮大每每伴随着并购重组活动的兴起……这一切现象的背后反应了什么样的逻辑呢?结合考察公司发展演变的逻辑不难发现:公司在四个方面进行着生长,即产品不断跨线跨行业丰富化、地域越来越广全球化、组织复杂并不断分化、资本来源市场化公众化。
所有这些现象和逻辑的背后反映了什么呢?
作者发现了一种必然:现代公司生产经营向资本经营进化的必然。为什么?因为从公司发展演变的内生逻辑来看,资本经营是企业(如无特殊说明笔者所指企业和公司为同一概念)经营的最高境界,是市场的要求,是资本的要求,是公司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但在这里必须声明一下:资本经营是对生产经营的超越与扬弃,二者相生互动不能将其割裂开来。用作者原话来讲:不进化到资本经营的企业经营是没有前途的,而脱离生产经营的企业经营是危险的!
OK,既然资本经营是现代企业继续壮大的必由之路,那么到底什么是资本经营?又该如何进行资本经营呢?
我们首先来考察下什么是资本?目的是希望从资本的本质出发认识它、认识它的经营,从而指导我们更好地开展资本经营!资本是什么呢?资本最早源起于原始时期的家畜,这也就也指明了资本追逐增值(非常重要的研究支撑)的本质要求。后来经过很多学者的阐发:资本大体上指被生产出来用于生产的价值或者手段。因此它具有人造性和生产性。既然资本本质上是追逐增值的,那么资本经营自然而然也就是围绕资本增值展开的,企业经营也应当建立以资本增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函数。
既然要增值,那么请问如何增值?资本的增值无外乎两点:资本投入量和资本增值率,而这两者如同车之两轮统一于资本增值的轴心两侧。用公式表达为:
资本增值量=资本投入量×资本增值率
那么我们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想办法增加投入量和提高增值率上。追根溯源,投入来源于资本市场,取决于公司吸引资本或说吞吐资本的能力;增值则在于公司内部,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本质上是公司这个组织的效率问题,而这两者都牵涉到了同一个命题——公司治理。那么公司如何治理才能实现这两者呢?
接下来就需要从本质上认识一下公司治理结构:近代以来,直到企业契约理论的出现才真正给我们研究企业带来了曙光,理论指出:企业在本质上就是一组契约,所谓企业所有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也在依企业的状态而动态变化。举例来讲:企业的出资者、管理者(企业家)和劳动者达成契约,共同追逐资本增值,契约约定一些权利人享有固定收益,当企业经营不足以支付约定的固定收益时,约定的固定收益方就成为了企业的所有者,而管理者只有在满足前者的基础上才能成为企业所有者。企业所有权的具体安排就是其治理结构。
就公司治理结构而言,经济学企业理论界有不同观点:资本雇佣劳动、劳动雇佣资本、利益相关者合作三种。而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企业家雇佣资本的理论,与流行观点不同的是:实际上企业家的劳动与一般性劳动有天壤之别,现代公司的典型形态应该是企业家雇佣资本,企业家和资本雇佣劳动,突出强调了企业家的主体地位。书中也具体探讨了企业家个人特质的重要性和形成条件,但更为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来形成企业家生长的沃土,笔者不再赘述。至此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运用理论理清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而更好的组织公司治理。
既然要提企业家雇佣资本就不得不面对很多经济学命题,到底是谁在参与公司治理?又是谁雇佣了谁?首先来看企业家与资本家的派生关系。不可否认最早发迹于产业文明社会的资本家都是生产能力或者管理能力突出的人,这样他们才能通过生产剩余实现资本积累,诞生了人类第一代资本家,请记住他们是如何产生的——能力的差异。今天来看,擅长生产经营的人就是拥有企业家能力的人,所以从历史的逻辑与起源上讲:企业家是原生的,而资本家是派生的。早期资本家和企业家是一体的,随着生产加速,技术进步,对于生产经营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其能力和资质跟不上要求时,其企业家的身份就慢慢被“挤兑”出去了,变成了单纯的资本拥有者,加之人们通常只关注富人手中的财富,其企业家的身份便消失在世人的眼中。随着经济市场化,金融化,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权依然在企业家手里,而资本家成为了投资人进入了资本市场,可以说,企业的投资人(股东)在不断变化,但企业家始终掌握着经营实权。因此应该承认企业家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已经明确了什么是企业家雇佣资本及其合理性。再来回顾一下:居于公司治理结构中主体地位的企业家经营着企业不断的从资本市场上吞吐资本(雇佣形成:依契约进行企业所有权配置)并在企业内部循环增值。其合理性在于首先是企业家派生了资本家并且始终居于公司经营的实际核心地位(股东更换企业家属于契约内容,也佐证了企业家的实际经营核心地位);其次是企业家才能在实现资本增值过程中的绝对地位不容撼动;最后企业家雇佣资本转变了以往的“股东本位”价值立场,该立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降低代理成本和实现对管理者的有效激励从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可事实上企业的能力和管理有着更为致命的意义。从考虑如何防止厨师偷吃蛋糕到考虑如何把蛋糕做大这一更加重要的问题,或许有助于我们走出理论漩涡。
好,至此我们已经明确了作者为什么要谈资本经营(必然性)什么是资本经营(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经营)以及资本经营的主体(企业家),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开展资本经营呢?
既然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就需要看看企业价值是如何来确定的,它受什么因素影响,这样我们才能从底层发力直接触及问题的根本所在。企业价值有不同的形态:内在价值(相对稳定的企业本身具有的)、市场交易价值(随市场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的)等。企业的不同价值形态有不同的评估理论和方法,而对于较为主观的内在价值评估而言更是十分重要的,不少诺奖得主都是在此处占有了一席之地。
评估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有多重方法,有基于资产的,有基于现金流量的(主要考虑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有基于并购重组价值的(源自资源重新配置及其耦合所带来的价值)还有基于期权的评估方法(限于笔者功底有限,未能完全理解,此处仅勾勒框架)由其内在价值衍生出的市场价值是十分重要的,是公司参与资本市场的入场券。公司市场价值能准确反应其内在价值的前提是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假设(市值没有被高估或低估),但现实中却并非如此(原因在于价值本身的不确定性、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人的有限理性以及市场定价机制和其他客观因素等),没有一个公司的市价等于其价值,但也没有一个公司的市价可以脱离其价值存在,二者是双向互动的关系。
但我们依然可以抽出决定上市公司市价的主要因素:
Public corporation market value
=f(company,market,expectation)
即市价主要取决于公司本身的性态、资本市场的性态和市场的意识流。由此也衍生出不同的投资哲学:关注资本市场的跨市套利投资;关注公司本身而认为市价总是回归于内在价值,所以低入高出的决策准则;关注市场意识流和市场心理影响,认为市场总是处在不断单向的自我强化然后反向的能量聚散之中,所以在这种趋势能量的聚散中寻找投资机会。相应的自然导出资本经营的三个立场:致力于公司的生产经营、选择一个恰当的资本市场来最大化市场价值、重视市场意识流带来的市值波动,趋利避害。最终寻求资本增值(注意是增加值而不是其本身)最大化:
Value added=firm value-capital value
总的来看,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实际上是在两个性质极为不同的市场上得以形成和运动的。资本经营的境界就在于使得公司从容地穿行于两个市场之间,并使得相对稳定的内在价值在资本市场永恒不息的价格波动中得到最佳的体现;一方面企业的管理决策不能被市场波动所牵引,另一方面又要随时关注其价格波动,规避风险,寻找并抓住机会。
限于笔者功力浅薄,对书中最后一节所讲Value-based management VBM管理模式不甚清晰,简就抛砖引玉一下:VBM源起于西方,其精髓在于以追求股东长期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着力最大化未来现金流并降低折现率风险;同时对组织进行全方面变革和管理模式上的创新等。
笔者认为:资本经营是一种经营境界和企业哲学,是现代公司应对经济金融化、资本市场化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金融资本不断以排山倒海的力量冲击着产业文明,也许它就像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一样,谁也无法预知未来会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