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也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活成油腻的中年大妈,那时候的我对我妈在外光鲜亮丽,在家邋里邋遢的形象常常嗤之以鼻,直到女儿的出生,一夜回到解放前,虽万般不舍,却被迫洗尽铅华,不得不改头换面从新做人,从此也远离了属于我的文艺梦。
直到最近上演了一部非常火的电影,严歌苓的《芳华》,虽尚未去看,但却勾起了我对青春的一些怀念,怀念属于我与她的芳华。
同学少年多不贱
整个少年时期,有张爱玲的书伴我长大,对情商需自学的国民来说是很有幸的。我们这代人可以说是被琼瑶阿姨一手拉巴起来的,打开电视,永远是被各路琼瑶剧霸凌着,《梅花三弄》、《青青河边草》还有很多是我叫不上名来的。以至于那时好多男女在恋爱时都声嘶力竭。爱情至上,未婚先孕,动辄私奔,抛家弃子在当时可谓风行一时。而琼瑶剧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杯可乐,充满着激情的泡沫,却不忍细细的品味。但张爱玲不然,她的孤傲、洒脱与随性,好比下雪天的一杯炭烧咖啡,味道甘苦且回味无穷,温暖人心;合上书的那一瞬,恍然间感悟到那种让人痛彻心扉后的“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的感情。
人生注定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男人一生至少有两个女人,一个像红玫瑰,一个像白玫瑰;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那‘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经历了一些事后,才明白,其实在爱情这件事上,男人亦或女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张爱玲虽在感情上没了归宿,但终归是活明白了。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伤城
虽出身于名门,但却被伤得体无完肤,原生家庭对于她的伤害,过早地让她尝遍了世态炎凉,缺失母爱的童年,及父亲再婚,家庭战争引发长达半年的软禁,差点要了她的性命,而肉体上的伤痛远不及精神上对她的折磨,父母在精神上对于她的遗弃,使得她再怎么发奋图强,也甩不开心灵上的孤寂,自卑,从某种上说,这也许是她日后遇人不淑的重要原因。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我与张小姐隔了大半个世纪相遇,她款款而来,离我这么近,又那么远,驻足在我身边,又停留我心中。单说《色 戒》、《张说》、《惘然记》这些题目,就非常人所及,那个年代,若非才华横溢,谁敢去想!对她的欣赏源自于她笔下的世界,生动的仿佛人走了进去,却又转不出来,叫好的人多半只看到她的细腻与哀伤,但却无视了回眸一笑她才是那场戏中的名角儿,风趣脱俗,让人望尘莫及。
青春就是这样脆弱到无法挽留的东西
最近又重读了她的几部书,越发感觉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差距,跟年龄的增长是成正比的;曾几何时,我们也是怀揣憧憬的追梦少年,散发着数不尽的激情与梦想,虽然现在都已甘心做起了米粒子,但肯定也曾经是某人的那颗朱砂痣,只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往事也不屑回首而已。这也许这就是对青春最惨痛的割舍,我不忍将你放下,却又被岁月磨尽了最后那点棱角与光芒;我不忍将你放下,生活的平庸再击不起那一池的涟漪;我不忍将你放下,但我已经拿不起;那份曾经属于我的芳华,我终究还是错过了你,在我没注意的时候,你还是溜走了。
没有被善待过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
每个从小被眷顾宠爱着长大的人,不一定会有敏感的情感,但不经常被善待的人,一定更容易识别善良,因为幸福不易,被善待不易。就像张爱玲爱情故事里的女子,情路艰辛却都心存感激,性格刁钻却都心地善良;她将自己的才华灵气,渗透在书中的角色里,敏感、倔强、出格却终归是飞蛾扑火、燃尽绚烂。
笑,便全世界都同你笑;哭,你便独哭
与其相比我们大部分人的感情是平淡而幸运的,遇到胡兰成是张小姐一生的痛,短暂的爱情虽刻骨了一生,但却不值得,遇见了错的人,抱憾终生。即使再婚,对于她来说也不过是个志同道合的伴,再无那种为爱“低到尘埃里”去的感情。她的一生坎坷,晚年在美国度过,死后七天被人发现,称之为客死异乡;但我不这么认为,这种孤独的生活也许是她习惯并享受的,就像没人能体会别人的世界一样。
海棠无香,人生有憾
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他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许,但是却完全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不知不觉人到中年,站在人生的分水岭,回首前半生,满目疮痍,不曾活出半点年少的梦想; 心乱如麻,为半生的碌碌无为,为眼前的苟且,为昙花一现的芳华,我想鸡汤文中里“人生含义”本身就是道伪命题,多数人的生活,就像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说的那样: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