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入职刚满一个月的朋友跟我说想要离职,因为工作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明明很认真也很努力,却不见成效,甚至没有那些准时下班,整天嘻嘻哈哈的同事做得好。
她说,再这样下去就要怀疑人生了,这份工作可能不适合自己,所以想走。
我听了后有些惊讶,才一个月,去掉休息日,上了二十多天班,可能连自己的工作内容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就开始怀疑自己了,少女,也许你不是想走,只是想逃。
逃避现实世界,以及所有自己不想面对的事。
或者太心急,明知道“一夜暴富”只是新闻标题的噱头,却还期待着立竿见影的结果。
▼▼
一个朋友说,从学生到职场人,感觉自己时间不够用,脑子也不够用。
以前时间都是自己的,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都有独立的选择权,开心了就去做,不开心就扔到一边;工作后,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好像都要围着领导和工作转。
没人照顾你的情绪,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好地完成任务就是唯一目的。毕竟,拿着公司发的薪水,理所应当要去为它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周围的人好像都比自己厉害,能拼,能干。入职前自以为“985”、“211”高校的毕业生还有一点点教育背景上的心理优越感,到了工作才发现不过是自己骗自己,再好的“敲门砖”当你加入一家公司那一刻就已经完成了使命。
没有那个普通学校毕业的他能吃苦,也比不了邻桌小姑娘的能说会道,反应迅速,更做不到背后勾心斗角,不择手段地完成目标。
读了那么多年书,突然有种“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自嘲。
不仅如此,总以为自己本能找到薪水更高、起点更高、更令人羡慕的工作,却不愿为眼前的任务使出十二分力。
这很像当年大学入学,大多数人都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因为自己没发挥好,才考来了现在的学校。
然后四年里,除了惦记着自己的“失常”来调整心理落差,看到他人的成绩,还要不断地用“如果我做了,肯定不比他差”的鸡汤来宽慰自己。
可是四年后,那些真正在成绩或者其他方面比普通同学表现出色的人,都不是喜欢“找理由”的人。
除非,这个理由变成了行动的动力。
▼▼
有调查说,入职一个月时是新员工离职的小高峰。这个时候对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负面多于正面,或忍受不了“打杂”的状态,想要找个可以学到真东西的地方。于是,肾上腺激素一增高,脑子一热,就想走。
这可能就是典型的“学生思维”吧。
因为一时的“好坏”感受来判断公司岗位和自己的匹配度,而不是理性分析和判断;总想一开始就做些“有价值”的事,不想把时间都浪费在“打杂跑腿”上,那就是“大材小用”。
谁说“打杂”就没有能学的东西了?你会高效打杂,优化打杂流程了吗?
工作不是学术研究,不需要挑战自己的智力极限,而是当自己作为系统一员时,如何推动整个系统更高效地流转运作。
朋友做在线培训,招过一个实习生。实习生做了三天,嫌工作内容太“low”,不是帮领导取快递,而是给他们的客户寄快递,一半的时间在填姓名地址电话,第四天憋不住了,给朋友发了条微信,说了四个字,我不干了,甚至都没有个解释,特别直接,然后就真的再没有出现过。
朋友一脸懵,当初看他很好学,所以才选了他,没想到这么耐不住性子。
我说,谁让你给人家的工作那么“low”呢。
然后我就收到了一个抠鼻的表情,“刚工作时,一般收到的任务都是看起来没技术含量的事儿,两个作用,一个是磨性子,二是发现那些能够把小事做得用心极致的人”。
他说,学了和学会,做了和做好,不是99到100的关系,而是1到100。
▼▼
身边也有一些频繁跳槽的人,不过他们从来不是因为“干不下去”、“受不了”而辞职,而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在刚工作时趁着年轻,“试错成本”比较低,多去做一些尝试,来确定自己更感兴趣的行业和擅长的岗位。
我认识一个师兄,工作第二年时,已经换了三个东家,几乎每6个月就要换一份工作,但换工作时他有严格的选择标准:跨行业、跨岗位。
他说原因很简单,跨行业是要希望了解更多行业的现状和行业内人士对这一领域的布局和思考,让自己看得更远;跨岗位是要体验不同岗位所需要的素质,从而找到可以最大化发挥自己的角色。
当初他这么做,很多朋友表示不理解,也有长辈说这是年轻人太冲动浮躁,早晚要付出代价。
但是他自己却认为自己的试错过程就快结束了,他对自己有了更客观的认识,也知道自己更想做什么。
两年的时间听上去挺长的,但放进一生来看,不过是瞬间,比起“一言不合就辞职”,这可能才是更有眼光的做法。
辞职或者不辞职,走还是留,其实不过是一个选择,重要的是“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是一时冲动还是深思熟虑,如果把同样的选择交给三年后的自己来做,会不会有一样的决定。
比起做一件“爽”的事情,学会为选择负责才更有底气。
对了,如果真的要做决定,记得先睡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