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加入一个微信读书,读完的第一本书《我们仨》历时4小时25分。搜索一下作者杨绛,2016年5月25日,105岁时与世长辞。可是我记忆中却似乎是去年春天刚刚发生的事。
记得那个春天,我乘坐地铁的国图站墙壁上到处贴着杨绛的肖像,以及她的作品。朋友圈里很多人在转发悼念她的文章。遗憾那时,我只知道杨绛其人,对其作品却一部都没看过,甚至还把《我们仨》跟史铁生的作品弄混了。而今读其作品,竟然是在杨绛去世3年后。慨叹时间之快得不敢去收拾。
吸引我最初选择这本书去读,是因为作者在清华拍摄的照片,详细描述每张照片拍摄时的场景,这是我之前拍照所没用过的方法,非常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有就是开篇的梦的,第一部《我们两老了》,作者写自己做了个梦,而且梦多次出现,梦见他们一家人走散了,作者形容是长达万里的梦。
《第二部我们失散了》以梦境记录了与爱人钱钟书,与女儿钱媛分别的场景。读来倍觉凄惨,跟着作者进入无尽的晚年的孤独与失去亲人的凄惨回忆中。我不禁想到了妈妈,爸爸,想到了自己。他们都一天天在变老,剩下的日子都要一个个去单独去面对。如何面对我们将来的剩下的日子?
作者细腻的笔触感染我,停留多出静静品味“隔着肚皮,都能看到笑浪在翻滚。”,将开心的笑描述得多么生动。
心头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起流下泪来。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用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三十我使得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疲沓医生,地下石片上掉下一堆蟹肉模糊的东西。迎面寒风,指望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蟹肉模糊德东西揉成一团王胸口里塞。
一段话把失去女儿的痛写得淋漓尽致,把人生的最痛表达了出来。
读到此处,不知为什么止不住地流泪。我想到了那个夏天,那个失去外婆的夏天,我走过的每一处地方,到处都有外婆。家乐福里看到跟外婆一模一样的白底蓝花的背心,我眼泪哗哗涌;洪水灾害降落北京,我快速地播出了那个电话要告诉外婆,当提示电话已停用时,我心头莫名地绞痛。我又不禁想到了妈妈,将来有一天,如果有这么一天,妈妈生活过的这个角角落落,我还能待下去吗?曾经多少次,妈妈走过长长的路,接上我的娃去户外活动,公园的每一个角落,三虎桥的每一个角落,有时候,亲情真的是一种痛。我能无限地承受她们给我的爱,却不能承受她们的离去。
夜深人静,杨绛的作品牵着我,哄娃睡熟后,冒着手机随时可能伤眼睛的风险,静静地读,静静地伤,静静地回味,静静地把失去的、在的亲情重温一遍。伤痛从心尖流过,似乎不再那么压着让我无法喘息。
作品充满生活气息的表达随处可见,哪怕是一日三餐,也都勾勒得那么让我神往。准备午餐用的一点蔬菜,几片平菇,几篇薄薄的里脊,三点两点勾勒了生活的气息。
我知道,这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描绘得出的。《我们仨》让我看到了如何去品味生活的美,那么不一定都是高大上,而一定是流过心田,与心交流过的某一个点,某一个片段。做饭的时候,写字的时候,发呆的时候,走路的时候,随时都可能有这样的点触发。
作品,也让我再次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作者和强中书每一天的工作都是看书写作,女儿在2岁时,妈妈教她指读。3岁多便可以背诵课文,五六岁已经读了很多著作,小学时学习外语,初中再加自修完了代数、语文,作者与女儿的书心里,多半夹杂着英文,mom、pop是最常的称谓,这是一个普通家庭所无法体会到的。
钱媛最后患了脊椎癌,不幸早于父母离开人世,这也让我看到保护孩子健康身体的重要。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保证,因此我给孩子所报的一切强身健体的课程也是值得的。
作品给我的另一个更大的启示,就是房子。在我苦恼于自己居住的房子之小时,我看到钱钟书、杨绛一辈子生活在狭小的房子里,却干出了很多不凡的业绩,翻译著作、写书、出版著作,都是在陋室里干出来的。我们到底要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环境?又大又精美固然好,但是如果没有那个条件,小而简陋也何尝不好呢?关键是我们拿什么布置这个房间?如果每天都充满朗朗读书声、书香气息,我们的环境也许很小,但精神世界却很大。
看到这些文字,我不再纠结于自己的小屋,我知道我该怎么经营布置我的小屋?我要让孩子在60平米的小屋里,看到60平米以外的大世界!母亲的心有多大,引领孩子就能走多远。我的心,需要放的的时候。
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让我心定了,也让我心大了!这也许就是书对人的影响吧。作者的格局影响着读者的格局。
致敬!我的好书,致敬!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