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冬至,北方的习俗是吃饺子,并且还有一个老套的说法“冬至不吃饺子掉耳朵”。于是全家忙活包饺子,和面、调馅、擀皮、捏饺子花,就连两个孩子也忙活着参与了进来,这其乐融融的画面,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在我的童年岁月里,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包饺子了,冬至吃饺子、元旦吃饺子、小年吃饺子、春节吃饺子……凡是让人觉得稍微隆重一点的节日,又或者家里来了重要的客人,总是包饺子。包饺子应该是很多人童年记忆里抹不掉的回忆。这画面温馨又祥和,孩子们只管调皮捣蛋,大人只管聊天做饭,没有压力、没有烦恼,每个人都欢欢喜喜的。
过了冬至马上就迈进了2019年元旦,我们俗称阳历年。元旦过后是小年,小年过后是春节。冬至是2018的最后一个节日,这个节日也在提醒在外打拼的人们着手准备回家过年。又到年关,是否回家过年?
对于很多的年轻人来说,尤其是在学生时代就离开家的游子们,原来的家好像不是避风港,而是中转站,是牢笼。他们害怕回家。因为他们怕亲戚的攀比让自己没有面子;他们怕张口就来的压岁钱让自己囊肿羞涩;他们怕不知不觉被相亲逼婚;他们怕无视健康的劝酒令……可是对于家里的老人来说,老家承载着他们满满的乡愁,未来的日子,是他们期盼的日子,他们盼望自己回家,他们更盼望儿女回家。外面的房子在暖也没有家的归属感,外面的房子再贵也没有家的味道,所以,哪怕又累又冷,他们也渴盼回家。
我的公婆都在北京,和我们同住,老家里的房子空着,没有人。我和爱人的意思是春节不回家,可是老人却热衷于回家,路途遥远、一票难求、行李厚重,还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实在是不方便。而且婆婆一个月前摔伤了腿,现在卧床静养,不能走路,甚至连站立都觉得困难。可是老两口依然想要回家过年。
做子女的拗不过老人的坚持,因为我们,他们远离家乡。他们也要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也需要与赵家邻居交流下自己的年货储备、与李家亲人分享下自己一年的收获、与东家畅聊下孩子绕膝的快乐,与西家聊一聊来年的规划。身在异乡,这些说与谁听?谁又能听得懂?在城市,很难找到家乡那久违的亲切和自在,楼上楼下的邻居互不认识,在城市收获了太多的冷冰冰和孤独。
春节,在国人心中的分量似乎越来越淡。因为物质丰富,我们可以随时吃到自己想吃的美食;因为经济发达,我们可以随时穿上新衣;因为交通便利,我们可以随时去各地旅行;心中对新年的期盼越来越少,对工作的重视越来越高。
可是人们快乐的思维却没有跟随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的提升,老家的风俗也没有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善。现代年轻人对新年的盼望不再是酒肉,而是素食和青菜;对新年的盼望不再是走亲访友,而是找个时间自己独处、陪陪家人、放松旅游;对新年的盼望不再是烟花爆竹,而是纯净的空气。
年还是那个年,环境还是那个环境,只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
过年回家也好,不回家也罢,都请记住,自己的家人永远是你们的守候。甚至在年三十钟声敲响的时刻,他们一直在心中默默为你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