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华兴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大型国有机械生产企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期间亲历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几番沉浮,企业的发展既有高潮也有低谷。最辉煌的顶峰,是在九十年代末,由于机床产品质量好,供不应求,一车难求,一举大干快上,成为国内机床行业的领军企业,但是随着外资品牌的大举进攻,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华兴遇到了极大的阻击战,为了应对市场竞争,也采取了与外资品牌合作的方式,来赢得新的竞争优势。但是,合资策略,虽然让华兴推出了一些新的品类,取得了一定的销量,但是由于一直没有获得外方的核心技术,致使出让了大块的市场,但是却一直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生产制造的环节,并没有占据控制整个利润来源的微笑曲线的两端。
在这样的竞争战略下,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影响特别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员结构头尖尾粗,制约企业发展。
作为生产制造型企业,华兴的人员结构占比最大的是一线操作人员,短短的三年内基层岗位人员数量增加了5000人,而专业技术人员与高技能型人员占比偏低。大量的操作人员存在并没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反而降低了人均效率,导致员工群体知识结构老化、技术含量低且年龄又偏大,一遇到企业转型的时刻,难以灵活掉头,严重影响了企业运营效率。
二、人均工资偏低,但是工资总额居高不下。
由于人员冗余,编制富余,因人设岗,人员总量大,出现了多一个佛就多一柱香,工资总额居高不下,在总成本中占比远远高于同行业,但是,一平均算下来,人均到手的钱却不高。致使企业一年发这么多钱依然留不住人才,为什么呢?人均工资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生产线上的工人工资不高,他们不走,可是技术研发类的核心岗位人员的工资偏低效应明显,导致核心岗位根本留不住人,纷纷被同行业挖角,而且由于工资水平低,致使全本员工士气普遍不高,对企业前途不看好。
三、大企业病严重,机构臃肿,流程复杂,工作效率低
随着企业不断地规范化管理,组织结构越来越臃肿,管理层级不断增加,管理幅度越来越窄,有的部门一个领导最多不会超过三个下属,导致中高层占比过高,职能管理岗位人员严重超编,专业分工十分细,过度追求正规化带来的的后果就是流程复杂、层级过多,造成信息传递速度越来越慢,决策速度滞后。
随着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国内的情况不容乐观,竞争对手在机床市场上大量的开始蚕食华兴的市场份额,而在国际化的扩张中,华兴由于缺乏领先技术,屡屡挫败,成功开发的市场大部分处于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和国家。
2017年,为了重振华兴的发展,集团公司派驻新任总经理,在年度经营大会上,新任总经理下达了销售收入提升15%,减员增效5000人,人均工资提升30%,人均利润指标提高10%的目标。这时,作为华兴的人力资源总监王于顿感压力山大,如何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破解这道难道,完成这些KPI呢?
首先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的指标,减员增效也好、人均效率提升了好,要想破局,先得根据业务战略制定组织策略。从组织的变革入手完成整体的组织瘦身,提升组织效率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法。为此,作为顾问,我和华兴的HR管理者们召开了两天的组织结构与职能设计的分析研讨会。
在会上,第一个环节是世界咖啡。
分别探讨四个主题:
一、讨论主题1:我所负责的人力资源管理最令我头痛的是什么?
二、讨论主题2:我的上司和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最真实的认识是什么?
讨论主题3:公司未来中短期(6-24个月)的发展规划、业绩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些规划和目标的瓶颈将会是什么?
讨论主题4:我所管理的团队成员该如何为实现这些规划和目标做出贡献?
通过这四个问题的分组轮桌研讨,大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头脑激荡,深入剖析。
第一个问题:厘清现状
让HR管理者充分地厘清现状,认识到华兴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痛点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认知角色
让HR管理转换角度,认识到上司和员工对人力资源的认识程度,在这个基础上来看待当前出现的各类问题,从而理清角色。
第三个问题:明确战略
让HR基于公司的中短期发展,来认清公司的战略重点,以及要实现的战略目标,从而分析人力资源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认清人力资源为实现战略的价值功能,从突破瓶颈出发,将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找到关键目标。
第四个问题:行动计划
当找到关键目标后,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清晰下一步工作的发力点和重点内容。要明确接下来基于上述三个问题的重点行动计划,并且付诸于行动。
通过世界咖啡的引导会议,我的目的是保持中立状态,让深居其中的HR能够站在不同的层次看待自已所负责的工作,并且充分碰撞,激发智慧,产生创新的思考,为接下来的人力资源变革做好务虚这个环节的交流。
如果您想了解华兴集团下一步的人力资源破局思路与实践作法,请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