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知识付费大行其道,逻辑思维、混沌研习社、一块听听等等频道非常流行,包括我也很热心地订阅了很多栏目,陷入了一种知识焦虑的窘境,当然多学点东西总没有错,但最终的效果也不是非常明显,学习本来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容不得走任何捷径。
前段时间对于地理、历史、文学等抱有小小的兴趣,也希望自己能够加强这方面的修炼,但仅仅这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补上课的。道理我也懂,但总需要一个方法吧,查知乎,希望参考牛人的方法,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用处的,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希望恶补这么多的知识,难度实在太大,特别是涉及到需要记忆的地方,对于我来说确实勉为其难。
但这些知识尤其是文学之类是真心吸引我,上次读到一篇文章《陈志朋谈小虎队约饭:再好的朋友,也成了泛泛之交》,三个少时最好的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再好的情谊,也敌不过生活,读后不免唏嘘感叹。文章中的一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被深深地震撼了,写得如此之美!
文章出自宋代刘过的《唐多令.芦叶满汀洲》: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湖北武昌楼上多有佳句,这词写得写得蕴藉含蓄,耐人咀嚼。
对于文字的爱好,并非这词,上次到湖南橘子洲头,乘地铁登临橘子洲,进去转了半圈,并没有感觉有特殊之处,也没有任何“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迈,当时觉得很寂寥。回来后重新阅读《沁园春.长沙》还是为毛主席的气魄折服。文字的美丽,喷墨而出。
如何快速掌握这些知识,是不是有更好的捷径呢?书山有路勤为径,当然是对的,但面对这么浩瀚的知识重新来过真的太困难。
后来我重新进行知识梳理,感觉还是要从自己熟悉的地方着手。从小学一年读到大学,我们不是学过很多唐诗宋词吗?当初读书时都是朗朗上口,甚至有些是倒背如流的。记得第一首唐诗应该是骆宾王的《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还有稍深一点的《晏子使楚》,再后来的《过秦论》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的名篇啊,但现在能够背下来的还有多少?确实惭愧。
就此,我还特意问了一个教书的朋友,希望能够整理一份语文类似的提纲,希望能顺着这个思路把以前学过的文章重新熟悉起来,毕竟留下的记忆太深刻了,现在重新拿起应该可以重新唤起记忆。毕竟这条路径是最短的。
还好,找到了一个APP软件,装在手机里,囊括小学、初中等的诗词文章名篇,尝试着打开,效果不错,毕竟还能找到记忆的影子。已经开始上路,打算用一年的时间,把读书时学过的语文知识重新串联起来。
对于文学的学习,这条路对我来说应该是一条比较快捷的方法了。很多人(也包括我)更希望获取全新的知识,但却忽视了在我们的知识库里,很多都在慢慢地遗漏,那些遗漏的也是我们当初花费心血才掌握的。
回顾我个人的读书笔记,记了几年,虽然也有不少积累,但如何建立个人体系,能够随心所欲地收放自如,需要整理和复习,需要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