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彻悟 洞察与表达 ——读仵埂《惊诧与漠视》
文|段小芸
我觉得这句话,用在仵埂身上,极为妥帖。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这句话最能体现仵埂的学识渊博、学养深厚、治学严谨、文人情怀和知识分子的清醒睿智与担当。
近日来,拜读仵埂最新思想随笔《惊诧与漠视》。本书收录了他近年来随笔写作的精选篇目,以感性形象的表达,深切地关注,冷静地思考,展现他对古今中外历史文化、社会人生、城乡生活等诸多问题的哲学探索及现实关照。
阅读品鉴《惊诧与漠视》一书,内心仿佛被一缕天光照亮,豁然开朗。令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仵埂,是西安培华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他长期致力于美学、小说、戏剧、散文、电影等方面的研究,几十年如一日,诸子百家,无书不览,成果丰硕,在陕西评论界堪称一道靓丽的风景。
仵埂对待学术研究和写作,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洋洋洒洒,内涵丰富。他以22万多言的篇幅,54篇文章(含后记1篇),篇篇精彩,字字珠玑。真可谓异彩纷呈,精彩绝妙。我喜欢仵埂的思想随笔及文艺评论文章,他的文字视角新颖,见解独特,思想深邃,深入浅出,充满真知灼见和洞察力。
《惊诧与漠视》这部书,不像看小说那么引人入胜,也不像读散文那样轻松惬意,但你只要认真读进去了,便会感到饶有趣味,别有洞天。
你需要凝神聚力,一字一句认真细致地阅读,不能有丝毫的分心或三心二意。如是,你仿佛进入到一个阔达恢宏的艺术空间,或书画长廊。那里有诗歌、音乐、绘画、电影、戏剧;那里有古今中外有趣的灵魂与你对话;那里有乡愁四韵、有洞见,有哲思学理……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异彩纷呈。
书中使你感受到天地万物的美丽多姿,体味到世间百态的气象万千,知识观点慢慢地渗透到你的心灵深处。作者揭示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及人们的漠视现象,引发我们对社会、人生、人性问题的关注与与思考,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对文学艺术的启发与欣赏,进而认识到社会需要改进的地方。
仵埂在做文为人方面,颇有大家风范。他博学多才,谦逊低调,儒雅随和,待人真诚。与人相处,没有一丁点名人架子。
有人说“相由心生”。仵埂身材挺拔,举止潇洒,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他面相柔和,眉目仁慈。你只需看上他一眼,便觉得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热忱诚挚之人。再与之交流交往,便会感觉到他是一个儒雅随和、虚怀若谷之人,仿若和风细雨滋润心田,令人如沐春风。这些都源自于他有一双洞悉世间万物、体察人情的慧眼,有一颗热爱生活、慈悲柔软的心灵。
因此,在我看来,慈悲为怀的人,才能写出感人肺腑、浸润人性和人间大爱的美文诗作。正如弘一大师李叔同一样,大师的面相简直和善极了,他笑眯眯的一双眼睛,充满仁慈和爱意地注视着人间万物,仿佛万事万物在他的眼中、心中都是可敬仰的神灵一样,顶礼膜拜,神圣不忍触碰,唯怀有珍视和敬重之情。
认真仔细研读、品味仵埂充满灵性及哲思的文章,带给我以下感悟和启示:
一、活在当下,放慢脚步,保持内心宁静。
仵埂的文字犹如在天际间划过一道光,将你的心灵瞬间照亮,令你莫名惊诧、惊讶,继而产生敬佩、景仰之情。
当我读到本书第一篇文章《闲暇与诗意化生活》时,顿觉眼前一亮,内心深受触动。
仵埂认为,人生短暂几十年,何必急急火火地、昏天黑地的步履匆匆,忙绿个不停息呢?即便是政治人物,诸如皇帝、文人之类的人物,他们在日理万机工作之余,也需要寻找静静地享受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写诗做文,品书赏画,为自己的心灵找一处恬淡静谧之所在。比如李隆基、宋徽宗、魏文帝曹丕、南唐后主李煜等人。
仵埂得出结论,作为一个人,来世上一趟不容易,为何不给自己足够的闲暇时间,培养自己一颗诗心,安安静静地享受生活闲适与诗意呢?
在我看来,时间是奢侈品,它的奢侈在于每个人生命都是由时间编织而成。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无涯的时间荒野里,倾听花开的声音,触及自己的灵魂深处,望明月,看斜阳,问自己,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拥有这种闲适安逸、卧听风雨、怡然自乐的生活,是多么地惬意而幸福啊!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我们要学会享受生活,慢慢地,急不得。“日月常在,何必忙乎?”我们都向往那样的生活,自由自在,无牵无挂,看书喝茶,望云赏花,冥想发呆,听音乐……闭眼想象,好美。
在《阴性文化之思》一文中,我们看到了阴阳平衡的真谛。
外界是阳,是社会,是大千世界,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又无从改变的客观世界,诸如职场、社交、金钱、权力、名誉和地位等。有人为了求生存,混口饭吃,对上司阿谀奉承,摇尾乞怜,八面玲珑,见风使舵,渴望在职场中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然而,对待下属或者弱者,则狐假虎威,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不可一世,挖苦讥讽等,“在人面前光鲜亮丽,扭曲个性,艰难度日。”
但回到家里,剥去伪装,卸掉面具后,假如他还不懂得放松姿态,舒缓心情,不能很好地把内心阴柔的安宁和淡然舒展出来。那么,他仍旧无法达到阴阳平衡,他的内心就丧失了对自我阴性的抚慰而变得多疑暴戾,乱发脾气,对老婆骂,对孩子打,看什么都不顺眼。这在心理上,他就算病了,变得阴阳失调了。
可见,内心的平静和阴柔,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得重要啊!因为阴性是保护的、奉献的、和平的、美好的、静态的、养育的。
尚阴是中国道家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比如老子的哲学,是尚阴哲学。他赞成处下、处柔、处弱、处雌、处阴、处静。在老子看来“柔弱胜刚强。”就比如女人的柔弱有时胜过男人。
如今,在这个物欲横流、纷繁喧嚣的社会里,我们对老子的尚阴哲学,要进一步加以思考和理解。守护好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的物欲杂念所侵袭。生活在滚滚红尘,一定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抛弃名利,摈弃杂念,志存高远,淡泊明志,静心安神,修身养性。向内求,而非向外求,你才能在尘世间获得幸福和快乐。
二、淡泊名利,远离物欲,保持心灵的高贵与自尊。
《在历史流变中的文人地位》一文中,作者认为,中国自古以来,文人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皇帝身边的人,显赫一时,八面威风。但随着历史进程的演变,文人的地位日渐式微,很难跃升到更高的国家层面,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而且随着互联网、微信等自媒体日益兴盛,在这个人人都会写作,人人都能发出自己声音的时代,文人渐渐地消泯于大众之中,成为一个普通公民,再也无法回到古代显赫的位置上去。如今,“作为一个公民文人,想要与众不同,在海量的文字喧哗中,讲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识见,且用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字来讲,那需付出多大的辛劳和努力?!难哪,文人!”作者发出喟叹,不能不令人动容而伤感。
无论历史如何流变,无论文人的地位如何演变。作为一名文人志士,历史的记录者,更应该志存高远,淡泊名利,不忘初心,与时俱进,与社会时代同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锦绣文章,你才能从众多的写手中脱颖而出。
在《有没有钱所不能交换的价值?》一文中,作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引发人深深地思考。
“人类几万年积攒下来的珍稀价值,有渐趋衰微之势。它的神圣感也不复存在了,它逐渐被一些等价物替代。当爱、友谊、忠诚、尊严、自由甚至生命,不具有绝对价值,能够被一些等价物替代时……”作者在文中所涉及到的这些社会现象,多么令人痛心疾首啊!
“凡能以钱换取之物,就可以另一种形态存在。当替代者以另一种面貌存在时,唯一性就消失了。没有了唯一性,珍稀、神圣、圣洁、敬畏没有了从内心生长出的神性之感,一切被平庸和日常湮没。”
作者的观点振聋发聩,令人醍醐灌顶,如梦初醒。
自古以来,存在于我们生命中的这些珍稀价值,这些无价之宝正在渐渐失去,体现不出它原来的神圣性、圣洁性、纯洁性和尊严性。这绝不是作者危言耸听,而是缠绕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疑虑和困惑,令人默然喟叹。
尤其在文末,作者发出感叹:“这一切都在失去,爱的唯一性不复存在,士的精神不复存在,忠诚的无上价值不复存在,神性之感不复存在,一切都以钱作为尺度和衡量。这样的进步,有时让人五味杂陈,辨不清滋味。”
其实,金钱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够替代的。金钱人人都需要,从古到今没有不爱钱的人。钱能够获取物质生活所需要的一切,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钱也不是万能的,也并非什么东西都能够买到,什么都能够得到。比如爱、友谊、忠诚、尊严、自由甚至生命,这些人类自古以来积攒、赞美的珍稀情感和无价之宝,是不能够用金钱来衡量的,也是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
因此,当今社会,无论金钱论如何迷惑我们的双眼,物质利诱如何遮蔽我们的内心,我们依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有一颗慧眼,看清楚世间万物的纷纷扰扰、是是非非、曲曲直直,坚守自己的初心和道德底线。
我们要勇敢地捍卫爱、友谊、忠诚、信任、自由甚至生命的尊严,让心灵变得更加纯净,让忠诚之花盛开,而不是成为金钱的奴隶,被金钱蒙蔽双眼,或者被金钱所束缚,陷入金钱的泥沼。
我们不能被“世路难行钱做马,愁城欲破酒为军。”这句话所绑架,它也不应该成为我们现实生活的遵循和圭臬,以此来主宰我们的道德和价值理念。
人们除了满足物质追求以后,精神追求和境界的提升、道德素养的提高、社会文明化程度的递增等这些因素,应该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标志,成为衡量一个人思想境界、道德价值的准则,而非对金钱的追逐,也并非对人类自古以来珍稀价值的漠视和践踏。
三、慈悲为怀,心系沧桑,万物可爱。
仵埂坦言:“他对理论研究的热爱,从青年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特别是对哲学、美学,具有更浓烈的兴趣。”
在《隐忍与低诉:东方美学的浓郁表达》一文中,仵埂饱蘸笔墨,情真意切 ,对《隐入尘烟》这部电影进行了分析和鉴赏。
通过对主人公马有铁和曹贵英俩人贫困且温暖的夫妻生活及温馨细节的描写,赞美了马有铁勤劳艰辛、沉默隐忍、诚信良善的品格,又为他们生存的希望和梦想被现实残酷碾压,最终隐入尘烟而唏嘘不已。这部感动无数人的电影,观后令人无不热泪滂沱……仵埂认为,共情力是人间最本真的情感方式之一。共情力强旺的人,必是深具良善与怜悯心的人。
世间像仵埂这样心底善良和心怀悲悯的智者,才能写出如此感人肺腑、具有人文情怀的精彩文章。
仵埂通过影视美学视角及鉴赏,导引人们摈弃自私和冷漠,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大爱和良善的滋养。渴盼阳光像和煦的春风,照进每个人的心灵,愿爱永驻人间。
《隐入尘烟》这部电影,我在网上看了一遍,后来又专门去电影院看了一遍。每次看完,都令人满怀悲怆,泪水盈眶,压抑之情长久地萦绕在心中……受仵埂教授启发,于是,我也写了一篇《卑微与高贵》的影评,发表在【今日头条】,被其他网站转载。
在我看来,虽然马有铁和曹贵英身处社会最底层,艰难度日,但他们勤劳善良,仁慈友爱的高尚品格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虽然活得卑微,但他们的灵魂却是高尚的。马有铁在临死前,挣扎着也要还清所欠村民的债务。他是一个心胸坦荡、光明磊落、品格高尚的人,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写的人。
在《悲壮而沉重的“大寨精神”》一文中。
虽然作者在文中肯定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寨人战天斗地、修地造田、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从而形成了驰名中外的“大寨精神”,而且大寨在那个年代也被树立为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作为六亿农民学习的榜样。
但是,在那个以粮为纲的年代,人们忽略了大寨是一个山区,是一个长满石头之山的地方。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较低,人们认识大自然水平有限,眼界不高,视野还不够开阔,不懂得因地制宜,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只知道拼尽全力,造田种粮。其实,大寨完全可以因地制宜,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让满山荒芜之地变成瓜果飘香的美丽山区。当然,如今的大寨已经实现了我们的期盼。满山翠绿,美景如画。
这些观点和认知,是我读到这篇文章的最后,才恍然大悟,了然于胸。进而深受启发,对作者的观点钦佩不已。
仵埂的美文,总能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新奇和惊喜。他富有独特魅力的惊诧感悟,令人欣喜莫名,击掌拍案。他的清醒和理智、才学和洞见,不但能唤醒人们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漠视引发思考,而且令你不由得赞叹他的笔力、功力及文采之精妙,深深敬佩其内心世界之丰盈和强大,钦佩其拥有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担当情怀。
通过认真研读,细致揣摩、欣赏和品鉴书中所体现出作者的新视角、新思想、新理念、新思考和新观点,分享作者的写作情怀和快乐,品味作者对万事万物、人间百态的冷静思考,感受作者对文学与生命、文学与自然、文学与未来的哲学探索,体察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患意识和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仵埂通过精妙文字,传递给我们更深邃、更为广阔的世界和新天地,其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闪耀着聪颖智慧的人性之光。
【作者简介】
段小芸,笔名云仙子,西安市网络文艺家协会会员。涉猎小说、故事、诗歌、散文、随笔、议论文及评论文章等,作品散见《华文月刊》《陕西工人报》《各界导报》《西安日报》《劳动者报》《西安工运》等省市报刊、杂志,以及“人民日报·今日艺术头条”“中国网”“文旅中国网”“群众新闻网”“拂晓文艺”“张俊彪文学艺术馆”“鲁茅文学”“陕西文谭网”“三秦散文家”“庆阳乡情文艺”“旬邑融媒”“正宁融媒”等媒体平台;出版小青春美文系列图书合集《十万种乡愁》;在西安市级报刊、西安市级征文竞赛活动中,曾荣获一等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和多次优秀奖;有文章入选网络平台《踮起脚尖去生活》电子书;文章多次被集结成合集出版;在【今日头条】【简书】【美篇】等网络公众平台上发表作品近80万字。文章多次被【搜孤】【网易】等网站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