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爽爽的贵阳
青岩共花溪一色,猪蹄与米粉齐飞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高温彩色预警的时候,贵阳优哉游哉的二十多度真是凉爽得令人发指,难怪叫爽爽的贵阳。刚下火车吃了羊肉粉,米粉爽滑,肉臊咸香,羊肉味也够足。
贵阳给我的感觉很亲近,曾经6年成都生活,让我对西南地区的休闲慵懒很是适应,离开之前莫不流连。如今来到贵阳,只觉得与成都相似相仿,陌生又熟悉,仿佛回到第二故乡,蹩脚的四川话也再次派上了用场。
时间有限,市内的景点略过不去,只挑了近郊的青岩古镇和花溪公园。青岩古镇很小,花溪公园在修,爽爽的贵阳第一天并没有收获什么美景,主要是吃,主要在吃。
卤猪蹄是青岩古镇的特色。喵说他当年来玩,一人就吃掉两斤猪蹄。这次倒矜持了,我们两个人才点了一斤猪蹄,不过还要了米豆腐、篙粑稀饭、洋芋耙、鸡辣角和酸梅汤等若干吃食,满满铺了一桌。洋芋耙里面加了一种叫脆哨的东西,口感似肉非肉,香得很。在后来吃的丝娃娃、宽米粉,甚至普通家常炒菜里都见到,像配菜又像作料。网上一查才知道其实就是猪油渣。小时候也见妈妈炼猪油,跟在后面吃过渣渣,没脆哨好吃。贵州人巧手深加工,炮制出不一样的猪油渣,成为当地人的最爱,我也很爱。
晚上吃丝娃娃,是贵州特色。巴掌大的薄饼,卷上各色素菜丝,浇上酸辣汤汁,一口一个。素菜种类繁多,但绝少不了折耳根,我又试着吃了一小根,嚼了一下吐出来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菜。贯通一种语言,要学会它的脏话;融入一方水土,要吃得来当地美食。西南的辣椒花椒已不在我话下,唯有折耳根不能接受。你之蜜糖,我之砒霜,爱的人恨不得餐餐不离,不爱的人唯恐避之不及。
对于食肉动物的我来说,丝娃娃显然不够过瘾,还是烤鸭卷饼来得带劲。
二、黄果树
师徒四人走过的地方。
天星桥,大瀑布和陡坡塘,是黄果树景点的三个组成部分。
天星桥景区较大,内容比较小清新。印象深的有个天星洞,是个溶洞,配上彩色灯光颇有些好看。
大瀑布是核心景区,名扬四海的黄果树大瀑布指的就是这里的精华部分。阴雨天没看到瀑布落下时的彩虹,不过已经够壮观了。水帘洞外人挤人,时间有限,我们赶着去陡坡塘了,放弃排队。
比起天星桥和大瀑布,我更喜欢陡坡塘,或许是时间有限的游人会选择前两者而放弃后者,感觉陡坡塘的客流要小许多。许是人少,这里更宁静些,但景一点也不逊色。
每个小女孩心中都有一个男神。有一些80后女子,当她们还是小女子的时候,孙悟空就是她们的男神。86版西游记曾在这里取景,那是多少人儿时的回忆。当年交通不便,摄制组跑到这里来取景,想必甚是不易。愿意用心,才造就了经典,想想现在多少粗制滥造的神剧,真是云泥之别。
走题了,还说陡坡塘吧。一处景是片头曲中师徒四人过瀑布的场景,看到它耳边就能响起“等~灯~登~灯等~灯~灯~登登”,简直自带BGM。
还有一处喵说是孙悟空与多目怪打架的地方,正好晚上回酒店,电视在放这一集的西游记,我注目了一下,当年拍摄时水量不大,没我看到的实景好看。喵说今年雨水足,贵州的瀑布格外好看,他三年前来玩都没现在惊喜,我想,可能因为现在有我吧,哈哈。
三、大小七孔
大七孔景区小,小七孔景区大
小七孔的景与景之间需要乘车,排队成了当天首要任务。综合时间和体力等因素考虑,选择了几处闻名又感兴趣的。相比水上森林的奇趣、68级跌水瀑布的壮观、卧龙潭瀑布的震撼,那座以之命名的七孔古桥显得有些平淡无奇。数了数桥洞,确实有七孔,突然想起了关谷发明的“桥”牌。
一条木质栈道走到底,然后再回头,不用排队坐车,也不用看地图搜索,这样的大七孔简单易懂,适合我这种人;较之小七孔,游人也少些,适合喵。大七孔游起来轻松些,还是看山看水看瀑布,却也看不腻。奇怪的是在大七孔景区却没看到七孔桥。
两个七孔不如黄果树有名,风景却不亚于黄果树。贵州的山水真的很美。
四、西江千户苗寨
妈问我,玩到哪一站了?我说,西江千户苗寨。她说,刚还在贵州呢,转眼又去江西啦!我……
现如今,各色古镇都已商业化,而它们的商业也已然模式化,小吃、特产、纪念品,酒吧、客栈、咖啡厅,再留几处民居、祠堂、博物馆另收门票,风格甚至价格都雷同。每逢假日便人头攒动比肩接踵,恨不得挤得掉河里。
古镇的建筑倒是值得一观,地域不同风格也迥异。江南水乡的周庄、同里、乌镇、西塘如出一辙,小桥流水宛若女子清秀;徽州古韵的宏村、西递异曲同工,白墙灰瓦仿佛水墨丹青。
此去苗寨,商业还是那些商业,但她特有的一抹民族风情,却也带给我些许惊喜。
苗族,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华丽的银饰和神秘的巫蛊。大学寝室就有个苗族同学,向她请教苗语,她说她都是汉化了的,不会说。学校举办的苗历年活动倒是按时去欢度,有吃有喝有表演,留我们空余恨。
西江千户苗寨里苗族占了99.5%,似乎因为这个,这里原始的苗味儿才得以留存。苗寨的建筑是一大看点,苗人依山而居,倚坡建寨,木质的吊脚楼、风雨桥,配合着青山绿水和石板路,我不懂建筑美学,但觉得这样的搭配尤为迷人。黄昏时分,华灯初上,在半山腰吹着晚风,喝着酸梅汤,看着灯火点点、炊烟袅袅的苗寨,非心旷神怡不能形容。
遍地的酸汤鱼和长桌宴。酸汤鱼,汤红而不辣,其实也不太酸,应该是加了些独特的辛香料,我有些吃不惯,能入口但不喜。
在《舌尖》看过苗族长桌宴,热闹、喜庆,美食也诱人,这里的长桌宴更像是散客拼桌,尴尬而无趣。细想也是,正宗的长桌宴本是苗家宴饮联谊的隆重仪式,适逢嫁娶满月、逢年过节的重大时节才举行,又怎能为游人日日举办,虽说来者皆是客,但匆匆过客,想来也无缘体味这传统民俗。
知道如今大多景点的小商品均来自义乌,但还是应心应景买了件苗饰,价钱不贵也颇具苗味,很显摆得戴了一下午。现在年纪大了,不会再买印有景点名称的背包或帽子,对这些精致的bling bling还是没有抵抗力。
出寨的山路崎岖,九曲十八弯,司机开得驾轻就熟,弯道也不见减速,他说这种路每天要跑三四趟来回,还说,去平原开车要打瞌睡,路太平太直。我想起以前成都的一个同事曾说,80%的当地司机没有雪地行车的经验,因为成都几乎不下雪,即使飘些雪花,也沉积不下来。我想,80%的平原司机应该也没有这种山路行车的经验,都是一马平川的道路给惯得。
假期短暂,行程结束时颇为恋恋不舍,不过外出旅行也着实辛苦,平时上班两点一线一天走不了几步路,这次五天旅程走路10万多步。可惜吃的也多,收支平衡,体重不减反增实在叫人懊恼。
山水依旧,人已远行。人看风景兴致勃勃,风景看人会不会早已乏味。毕竟大自然鬼斧神工,人类较之渺小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