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日下午,李艳平名师工作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活动如期举行。本次会议总共有三项内容:第一,上学期工作总结;第二,本学期工作计划;第三,对如何在课堂落实语言文字应用进行了探讨。
首先,李校长就上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上学期,我工作室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进行读书、观摩、切片课例分析、学习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外出学习等,取得了扎实有效的成果。
其次,李校长把本学期工作计划的关键词定为:读书、磨课、做课题、写文章。
1.读书。
本学期,工作室成员要共读《龚雄飞宇与学本教学》《基础教育教学十八问》,每天阅读,并将每天读书的点滴心得及时发布至工作室微信群,及时与其他人进行碰撞。
2.磨课。
本学期工作室成员每人一节磨课,并对每个工作室成员上课时间作了详细安排。 3.做课题,写文章。
李校长要求工作室成员围绕“真自主、真合作、真探究”进行深入思考、研究,生成课题。并要求根据自己的所读,所学,所思形成文字,每月一篇文章。平时还要广泛阅读,读到好的文章,及时分享到微信群中,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工作室成员本学期每人完成三篇规范的读书报告。
最后,就如何在课堂落实语言文字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根据周一集体教研所阅读的三篇文章和教研的实际情况,李校长提出了八点话题:
1.品读课文。
品读课文不要再分析课文内容我人物形象上做过多的纠缠,而是应该把语文课的重点任务确定为体会文章的语言表达,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的。如《桥》一课,教学重点不应该是是分析讨论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而是教学生写作方法,教学内容一定要明确。
2.以策略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
叶老说过“母语学习依靠积累,二靠实践,语文教学绝不能无视母语学习这样的规律性,否则就会碰壁,语文课本当中某些学科知识之所以不管用,就是因为这些知识并不反映母语学习的实践需要。”这段话讲得很深刻。吕叔湘先生也强调语文是技能,和打乒乓、学游泳没本质上的区别。怎么学习游泳呀?你在课堂里教学生怎么换气,手怎么划,脚怎么蹬,讲得再多管什么用啊!你得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啊,到水里面才能学会游泳。崔峦老师提出语文课要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语文教学”这句话固然不错,但要补充一句“以”策略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而且我认为“实践”比“策略”更重要。只有实践才能形成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也是这样。当孩子阅读时碰到障碍,遇到瓶颈时,你适当地去指导下规律,教他一些方法,这样的指导会更加有效,时间很节约,而且对儿童来说,阅读实践比规律指导更重要
3.表达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难点。
我们的中国语文课程在课程设计上,就有一个结构上的失衡。我们将3/4的教学时间用于阅读,用于表达的时间不足1/4。其实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来说,难点在表达,重点也在表达。如《语言的魔力》这一课,在“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重点取舍上,这堂课重点指导“说什么”,我认为重点选择不当,应该重点指导学生怎么把理由说充分上,这才是训练表达运用。其实要想出讨债的理由和学生的认识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生活经验有关,小学生缺少生活经验,要说出讨债的理由难度很高,所以可以有教师直接给他,不必花太多时间;重点放在把理由说清楚、有说服力,这是表达小学阶段最容易接受的是什么?是语言表达,儿童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表达能力和习惯培养是这个阶段学生的优势。
4.学生是否发展。
学生一开始的交流写话都是原有写作水平,是已有发展区。这说明这个班的学生原有的写作水平很高,但不是你老师的功劳,而是他原来读的书多,积累的好,原来的老师教的好,之所以写的这么好,你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一步,这才是你的本事,你的作用。所以我们的语文课要挤出时间也要学生表达,老师要做学生语言发展的促进者。
5.提高语文课的效率。
怎么评价一堂课的效率,不是看老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学会多少比老师教多少更重要,老师教的再多,学生如果没有学会,那就是白搭。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关键是选好合适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一是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是“质”;一个是选择多少教学内容,这是“量”的问题。一堂高效的语文课,不在老师教了多少内容,而在学生学会了什么。 理清了质和量的关系,我们就知道高效的语文课堂不应该去追求教学内容的量,而应该追求的是质。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不求多,其实每篇课文都应该落实一些基本要求,比如课文读熟,生字、生词都能理解,都能积累,永正老师称其为“保底工程”,一定要扎实。完成这些基本教学内容任务已经不轻了,然后再进行“核心突破”时,一定要控制好量千万不能多。
6.读书的意识。
一直以来,我校每册推荐不同文体,不同种类的书给学生,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尤其是今年暑假进行了校园改造,书香校园的营造再一次提上日程。总之,学校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设计,让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增强读书意识。其实,不仅是学生读书,老师也要读书,要读好书,提高读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