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想高中时代,我还曾一个人去看了 《原来你还在这里》这部电影。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初衷呢?
即使看了影评,说这部电影拍得很烂,男主演得也很尬。但我还是在一个周末抽空去看了这部电影,怀着一种无比激动的心情!反正就是有那种特别想去的感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关于《原来你还在这里》这部电影,我也有一个我的故事。
这还得从刚上高一那会儿说起,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喜欢上了看小说,并贯穿着我的整个高中。年少总是懵懵懂懂,很容易就被书中的感情带跑。每读一本书都感觉作者笔下的主角就是自己。
在高一上期的时候,我读到了一本辛夷坞的《原来你还在这里》。作者笔下的女主角是一个相貌平平,成绩不怎么好,家庭状况一般的女孩。但她又无比的倔强,对梦想很执着,对爱情亦是如此。
那时总是很容易被书中的感情所影响,那本书我来来回反反复复读了七八遍,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领悟与感觉。
初读时只觉得这样的感情很好,有一个人愿意在原地等你,只要回头就会发现,原来他还在这里。或许是不曾经历,我羡慕着这样懵懵懂懂,纯洁而又经得起等待的爱情。
这本小说或许改变了我的一生吧。
书里面有一个情节是关于女主角该如何选择文科和理科的事。我至今印象深刻,他的父母动用了几乎所有的人脉,把她送到一个更好的学校,只为她以后能够考一个好的大学,然后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在将要进行文理分科的时候,老师都劝她去选择文科,千万不要选择理科,因为她的理科成绩实在是太烂了。
她也有过思量,甚至有点动摇,想要去选择文科。但是在一次课间,她出去上厕所的时候,穿过现在走廊两边的男生们。其中有一个人问另外一个说,“你以后学文还是学理呀?”
那个男生回答说,“当然选理科了,只有成绩差学不走的,还有那些笨笨的女生才会去选择文科。”
这话虽没有指名道姓地说是针对谁的,但女主角听在耳里就觉得非常刺耳,就感觉他是在讽刺自己,然后回头翻了一个白眼。
或许是出身寒门的傲气,又或许是骨子里的倔强,后来在填文理分科意向表的时候,她果断的填上了理科二字。
后来她就被分到一个新的班级,并展开了和男主角的一系列故事。
当时看小说的我沉迷于这个情节,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女主角的角色。并且受了那段话的影响,我果断选择了理科。
其实当时文理分科的时候,我也是很忐忑的,因为我的文科总成绩加起来比理科总成绩要高上许多。这就意味着,如果我选择学文科的话,可能会更顺利一些。然而我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学理科,并为自己找到了很多的理由。
比如文科的同学一般英语都很好,而我的英语很烂,没有优势。又比如我很讨厌地理,以后肯定会学不懂。不过这些都是在给自己找借口,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那个小说中的情节。
我不要当那种笨笨的女生!可是当时我的物理。可以说是非常的烂了,一般都只有三十多分。
其实在选择了文科班和理科班之后一个学期,我们还有一次选择调整方向的机会。我当时也曾经想过,要不就放弃理科去学文吧。可是自己又不甘心,我觉得学理科的女生更酷。
并且当时心里就冒出了一句话,既然选择了,就绝不后悔自己选的路,无论怎样都要走完。
这或许跟文中的女主有着同样的倔强,不会轻易屈服,更不会就此低头。
但我的成绩并没有因为我自己的不后悔而有任何改变,直到复读时。
我或许是更加努力,更或许只是集中了自己的精力,踏踏实实的去学。就感觉理科也不是那么难的。我也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
每当我有了想要放弃做一件事的念头,就会想起曾经读《原来你还在这里》时那本书的自己,多么倔强!
选择了就不后悔,不回头,就会让自己清醒,学学曾经的自己吧!
或许是有故事的人才不会根据一部电影的影评而选择看或不看。只要是它,怎样都看,就当是为曾经的那段青春画上一个句点。
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可是只有情侣厅在上映那部电影,于是,我毫不犹豫,买了一张。
当时还是挺尴尬的,除我之外,全是一对一对的,有男女朋友,也有闺蜜,都结伴而行!不过,我丝毫不觉得因为是一个人去看而影响我的心情或是观影体验。
那时想的是,我看的不只是这部电影,还有过去几年自己的心酸与成长啊,就当是为那段高中时代画上一个句号!
不记得我落泪没有,反正看完有一种释然的感觉。
愿你还在这里,站在原地,我一回头就能看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