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对整个世界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对各个行业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失必有得,在这场灾难后,也会有一些机遇和商机。就我从事的互联网行业而言,远程办公应该算是一个机遇。但是,远程办公绝对不是仅仅使用各工具,视频会议,远程协作等等就解决的,远程办公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大部分人不能适应啊,大部分企业也不能适应啊。
就目前而言,一些比较纯粹(核心团队成员,大部分员工都是异地异国办公)的远程办公企业还集中于国外,较出名测比如Automattic,Toptal,InVision,Zapier等。国内企业大部分远程办公都是临时且零散的,要实现人与公司完全剥离的远程办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就算有真正独立的远程办公企业或者工作室,其实也只是少数。
远程办公这个概念早在1973年由Jack Nilles创造,当时他提出使用电子设备进行远程工作,而且这一种工作方式,他预估会在10-20年之间成为一种工作规范。可见远程办公在国外的历史发展之久远。
如果你想体验一下国外远程办公的一些感受,可以尝试几次从SaaS平台Upwork做自由职业,它有完善的远程办公系统和平台机制,不论是工作打卡,电脑计时监控,工资结算,会议讨论等,都有成熟的运作方式。为无数自由职业者提供了一个完善的线上服务。这仅仅是作为自由职业去体验一些比较规范的远程办公,至于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的办公和远程交流方式,并不都是一样的。
远程办公的趋势和优势其实还是很明显的:
- 不必上下班
- 更好地控制时间表
- 随时可以工作
- 可以睡得更久
- 能够照顾孩子
- 节约企业用工成本
为啥可能大部分个人和企业不能适应,有几个明显的因素:
1.办公时间。
曾经的固定时间打卡,下班后的自由时间,完全融合在一条链上,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如果控制不好这个时间,两边的时间不统一管理,效率会比直接去公司上班要低很多。
2.个人作息。
大部分人习惯了日常的上班作息时间,但是待在家中,也许,睡个懒觉,晚睡,中餐晚餐早餐时间,刷微博刷知乎时间,写作时间,高效率工作时间,全部需要根据自己和公司的情况去调剂。
3.工作氛围和方式
视频会议,电话沟通,远程软件等等,一定程度增加了沟通成本,原本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也许因为一个断网,一个卡顿,一个吐字不清打字不清,要耽误很多时间去沟通一个简单的事情。这种工作方式,也会让人失去一种团队氛围,造成一些职场玩意儿的丢失。
而且,有太多的中小企业,使用团队协作工具,远程办公工具,存在大量的冗余操作和流程,存在常见的团队之间的沟通流程繁琐,效率不高,造成本来很简单的一些事,偏偏要复杂化很多(面子工程),所以很多时候协作或者办公工具,要因人因事而异,不能一棒子打死:用协作工具或者远程工具就是牛X。
4.自律性
这个就更明显了,没有人督促,没有多人工作的氛围,也许就一个人一台电脑,自律显得格外重要。弄不好,也许一天下来工作不了多长时间,大部分时间会在发呆,玩耍,生活杂事(买菜做饭休息等等)上浪费掉。
5.观念和文化
对于部分人群和公司,观念和文化,是一个大砍,是一个长期的学习和转化过程。
对于已经经历过2-5年自由职业的人来说,虽然经历了太长时间的一个人一台电脑,也许适应了大部分的孤独办公氛围,但是依然会有一些因素影响着自由职业者的状态:比如自律性,时间管理能力,市场探索能力,工作中的思维模式。技能不论对于远程还是公司上班,其实只要方法得当,都能够很好地自我提高,我觉得技能上的东西,反而不是需要担心的。曾经做自由职业参与过国外的slack远程工作模式,反观大中国的远程工作,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差距。当然,我也还并未完全适应老外的自由职业文化,不过这不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吗。
远程办公其实更多展示了一种文化,而不是单纯的工具运用,一种文化的打造,绝对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这需要不断地颠覆各个方面。
就这一点商机或机遇看,急不来,一步一步走。
6.用户心理
这也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要素。远程工作应该是一个开心而自由的工作方式,如果把它变为体质,那就是一种悲哀。
我们开始进行某个项目协作,会议讨论,项目报告,历史记录等行为的时候,开启远程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但是如果远程工作开始变成一种无时不刻都在打卡,都在监控,都在体制化的朝九晚五,那么这必将是一种悲哀,让人感到反感,感到使用这种方式来应付一段非常时期或者一段工作的剥削感。就比如之前钉钉让学生远程上课的那些反馈,起床、消息、摄像头等等,你觉得天之骄子们能适应?我们这些社会人都觉得是无理取闹。当然钉钉只是一个工具,它很优秀很强大,并不是它的错,我觉得这种太过死板的远程上课,有点太苛刻,太一刀切,没有真正用好钉钉,造成了用户的极大不满。就算不用钉钉,也会使用其他工具。远程工具,更重要的还是决策者如何使用它。
远程办公应该是一种灵活的配置,不应该变成一种变相的朝九晚五。
总之,远程办公用得好的话,能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多方面的便携和优异;反之,物极必反。
本文同步发布于 没位道|Chuckie Chang中文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