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未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恋。
创业的这2年对这句话感触特别深,创业的每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已经过去的时机你不可能再抓住它,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你也无法规划它,你能做的,只有专注于当下。
《重来:更加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告诉我们如何能够更专注于当下,用更简单的思维使你的商业模式更加有效。
这本书分为十个篇章,包括商业思维的各个方面,没有太多的案例,只有作者亲身的创业经历总结的经验,不一定全部适用你的公司,但很多经验值得参考。唯一不足的是内容比较分散,没有做归类,不是特别容易理解和记忆,我将根据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经历跟大家分享创业中一些新的思维。
1.经验不一定都是对的
大部分人准备开始一个新的业务时都会先找朋友询问这件事可不可行,朋友会根据他的经验给出意见(大部分人给出的意见都是否定的)。朋友的意见当然值得参考,但是他熟悉你即将开展的业务吗,他熟悉这个领域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坚持自己的想法。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普世的经验也不一定是对的,比如:“失败是成功之母”、“提前做好五年规划”、“人多力量大”。
2.先做了再说
人的一生真正有意义的是你做了什么,而不是你想了什么,说了什么,计划了什么,对于一家企业也是。任何的创业都是机会和风险并存,市场并不会静止不动等你做好万全的准备。
先做了再说不是让你毫无准备的鲁莽行事,而是在你经过一定的市场调研和分析过后,觉得你当下的条件具有一定的成功概率,然后就开始行动,而不要一味考虑失败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同时你还得坚定自己的立场,做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要投入绝大部分的时间在这项事业上的心理准备。
“先做了再说”也指公司的产品研发。
工业时代的产品开发流程是:内部讨论立项—市场调查—研发产品—内部讨论—增加功能—内部讨论—优化功能—开发渠道—投放市场。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开发流程是:讨论立项—市场调查—研发最简功能—投放市场—用户反馈—优化功能。
在互联网时代,一开始不要纠结产品的细节,只要产品的核心功能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就应该马上上线,让用户给你反馈,再优化细节。
3.改变对对手的陈旧观念
学过市场营销的人都学过竞品调研这门课,而且这门课还是重点课程。可是,竞争对手的产品对你真的那么重要吗?心理学有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就是一旦你开始主动了解某个东西,你就会自动往这个方向思考。试想一下,你在对方的领域里不断思考新的功能,你如何能够做出超越对手的产品呢?
伟大的产品是基于解决具体问题的需求,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而研发的,绝不是在对手的产品的基础上修修剪剪做出来的。将对竞争对手的关注投入到产品的开发上对你而言才有实际意义。
4.客户就是上帝,但是上帝不一定都是对的
客户就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我们当然不能傲慢对待,自然得尽全力服务。可是面对无理取闹的客户,如果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依然没有办法好好沟通的话,那就放弃他吧。
这段话是某网店老板对店小二说的,深受网友好评。是的,客户就是上帝,但是上帝不一定都是对的。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供过于求,价格竞争激烈,很多客户就容易趾高气昂,觉得不管什么要求你都得答应我,不然我就去别的店铺了。对于这样的客户,我们的态度是:您走好,爷不伺候了。这样的客户对企业而言是负债而不是资产。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寻找的是认同公司企业文化,认可公司产品,愿意向身边的朋友分享我们的产品这样的客户。在吸引用户的过程中要把握几个原则:1、不要给对方制造麻烦,2、让对方感觉自己被重视,3、公司全员参与。
5.企业文化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企业文化不是在会议室里讨论出来的,而是在工作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如果鼓励人们分享,那分享就会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回报他人的信任,那信任就会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如何对待员工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你信任员工,放手让他去干,他也不会让你失望。时时监控你的员工,只会不断磨灭员工的激情和创造力。
“勤奋是掩饰战略上的懒惰”,加班大部分时候是效率低下造成的,因此要做的不是加班,而是关注细节,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准时下班。
总结:
创业绝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反而是一件让人很难受的事情。但是它的魅力在于能够不断吸引你的注意力,你需要关注收入和成本,了解你的客户,时时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才能确保不会迷失方向。
如果你还没开始,不要轻易开始,因为这真的不好玩。如果你已经开始,那就坚持到底吧,哪怕失败,那也是自己选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