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6日上午,重头戏来临,康丽颖教授作《国际经验与本土行动》的报告。
单看讲座的题目,我们便知道,这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大上”和“接地气”。整个讲座分成了五大部分,如图……
康教授依据讲座提纲,逐条逐项,细心讲述。每一部分都涉及到国内外教育理论,同时也有其团队的研究成果。每一个环节,都有康教授自己的家庭故事,尤其是其女儿的成长故事。每一段故事,都蕴藏了康教授育儿的辛苦和智慧。
带有各种专业名词的理论,在她的讲述中变得浅显易懂。在生动的家庭故事讲述中,每一个故事,每一处细节都那么可亲,让学员听了,既有感动又有深深的思索,不少的收获。
近四个小时的讲述,金句频出,例子鲜活。现在,让我来做一次“搬运工”,重温那些经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行动。
(纯记忆,难免有误,望见谅!)
1.我们都有双重身份,在学校,我们是教育工作者,在家庭,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既是父母也是孩子。
2.家庭教育最本质的是做人教育,要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在中国,国和家联系在一起。如古人所讲,修身,齐家,治国。“家国情怀”是特色也是基础,家庭建设和国家建设是一致的。
3.工业革命后,家庭的某些功能被剥离出来。一部分拨到学校,另一部分拨到社会的其他领域。从而,形成象征性制度安排和专家型制度安排。
4.某些家长,把家庭当作另一种学校,把房子变成另一间教室。
5.家庭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努力、分享和总结。
6.家庭教育要关注生活技能的获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人格健康。
7.现身说法: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要信任老师,并做出自己的努力。
8.教师和家长是一艘船上的两把桨,孩子是乘客,两把桨,劲往一块儿使,把孩子送到目的地。
10.北京某小学。某个班里都有一两个行为怪异的孩子。某家长说:“我们都知道,当年学习不好的才考师范,我是清华北大毕业,海归,个人素质比你强,你凭什么指指点点的”。
11.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倒金字型结构。北京某些高收入家庭,有钱,有闲,有热情。
13.学校家委会需要学校的授权,没有授权,不能开展工作。
14.家校共育,还包括家长指导孩子在家学习。学习的概念,包括学习的内容,方式,目的和结果。学什么?学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也要学“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学“生活态度”,学“生活技能”,学“人格修养”。
15.共情。“我不知道这件事,再说过去这么长时间了,怎么才找我啊?”
换种说法——
对妈妈说:“小明妈妈,真对不起。我给你道歉。想想这孩子,我就觉得可怜,孩子受了这么大的委屈。”
对孩子说:“孩子,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相信老师,我一定会帮助你。告诉老师,老师可以给你洗洗啊,并对那个同学严肃批评。”(疑问:这是共情吗?)
16.甩手爹妈,好处多。
17.台湾已过高速发展的浮躁期,台湾人过着朴素而满意的生活。
18.教育就是在自由和约束之间达成平衡。
19.北京外来务工子女学校。老师让这些孩子们,用最好的一句话来描述一天中你的所看所听所想,以此法来突破“局限的语言编码”的局限。
20.即使家里一本书也没有,我们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体验教育的温暖,体验教育的力量。问题不在于有没有一本书,关键看我们做什么。
21.德国五年级,开始教育分化。哥哥走精英教育,考大学;弟弟走普通教育,成为高级技工。
21.挖掘机工人的工资一两万,博士生则是8000多。两者都是劳动,都可以获得体面的生活。无论天资如何,人总要获得发展。成绩和学历不是尺子。
22.女儿的作文题目是“……的感觉真好”。女儿写的是《成功的感觉真好》。女儿写道,顶着烈日,路被我们爬长了,山被我们爬过了,太阳被我们爬热了。从三年级到初三,六年过去了,童年的生活场景,给她带来了写作素材。这种转化是一个过程,耕耘才有收获,教育需要等待。
23.教师要尊重家长的教育需求,同时也要引导家长的教育需求。对于家长的个性化诉求,我们要关注,要有意识地帮助他们解决,不能一概否定他,只认为不合理。
24.现代社会,一次性的学习,绝对不能让你受益终生。
25.包饺子。奶奶说,我把馅做好,把皮擀好。你们包多少吃多少,小的包的少,就得和哥哥商量,以赢得哥哥的帮助。
26.教育是公共领域,开放的空间,坚持理性自己。家庭教育是私人领域,私密的空间,无师自通。
27.家风是家庭中约定俗成的,代代相传的,内生的家庭实践智慧。
28.公共领域介入私人领域。做父母,要持证上岗,是社会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29.北京海淀第二实验小学,一个胖子的“21天观察日记”。什么叫共育?这就叫真正的共育?专业化的老师,拥有专业意识,去帮助家长和孩子。
30.广西防城港建立家庭教育的三支队伍。第一次是随喊随到的土专家,老教师和老干部。请他们现身说法,走进班级,走进家庭。第二支是会教育孩子的优秀家长,定期做家庭教育讲师。第三支是“好爸好妈点评对”。每个月,孩子们都评选“好爸好妈”。然后敲锣打鼓,同学们一起到“好爸好妈”家,给他们戴大红花,发奖状。用孩子的评价来推动家长,促进家校合育。
重新梳理这些金句,自己又有了别样而丰富的感受。
教授的理论说明,大多听说过,却没有深究,或者说没有真正的完整准确的理解,更没有做到教授所说的“理论自觉”,运用到实际的家庭教育指导上。我觉得,教授的讲述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结合了自己的育儿经验。自己的,最有说服力!
康丽颖教授,一个好老师,一个好儿媳,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
内容层面:听完讲座,我要发出这样的疑问,问自己,我是否拥有康教授所提出的专业胜任力。
很弱,至少是现在的状态。
自己的孩子发展的怎样呢?“甩手”的界限在哪里?如果自己的家庭教育出现问题,那对班级家校合育有着怎样的影响?
面对家长或正当或不当的诉求,我能做到共情吗?案例中的共情让人生疑,那真正的共情又是什么呢?糊弄过去,道个歉,就没事儿了?
为何自己已通的教育理论,无法在教育实践中恰当而合理的运用?是环境,是土壤还是自我?还有其他?
家庭教育指导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家庭教育辅导机构,收费颇高。他们喊喊口号,上个冬夏令营,让孩子们抹眼泪,受受苦。神奇的效果出现了:孩子爱家庭了,爱父母了,爱学习了。如何看待他们?他们和学校内的家校合育,有何不同?是促进还是阻碍?
我还不太明白和确定师生关系的边界在哪里?北京海淀二小的那位胖老师和孩子们的界限如何确立?如果越界,我能做些什么?
公共领域介入私人领域,介入度如何把握?是否需要私人的授权?没有授权的话,怎样做,才能履责?
我能像北京海淀二小的那位“胖子老师”一样,有敏锐的观察力,有21天的坚持力,有无比热爱的情怀吗?这位老师的专业能力又是怎样修炼的呢?他像一个谜,困扰着我。
若没有,我怎么拥有。
也许没有答案,行动就是最好的答案。
写到这里,竟然多了一丝恐惧。为专业能力的不足而恐,为困难重重的路而惧。
还好,有先行者,有同行者,并不孤单。
未来,补理论,多行动,常矫正,善总结,巧转化,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