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的孩子放学后乖乖去写作业了?自己的孩子却又想吃东西,又想看电视,还想玩会电子游戏?为什么优秀的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要责怪孩子,孩子本身没有那么大的差别,之所有现在有了不同的表现,全在于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
孩子A:男孩,小学五年级。
每天早晨六点左右就被妈妈叫起来,洗脸吃饭,被送到学校,通常是最早到达的,经过一天的校园生活,在下午5点放学后,被作业班接走,在作业班吃过晚饭,写完作业,预习好第二天的知识,在晚上7点被接回家,有时看会电视,有时玩会玩具,在大约8点多准备上床睡觉,通常在不到9点时已经睡着了。
孩子B:男孩,小学六年级。
每天早上七点被妈妈叫起来,洗脸吃饭,被送到学校,路上堵车,几乎快迟到了才到达学校,经过一天的校园生活,在下午5点被爸爸接到自己经营的服装店,有时妈妈会在店里不忙的时候先带他回家写作业,通常在晚上7.8点的时候等待爸爸也到家后再一起吃饭,然后孩子继续写作业模式,等到9点左右准备睡觉,通常到10点才能睡着。
这两个孩子的对比我们没有提到孩子自身的学习用功和注意力是否专注等情况,我们只涉及到了孩子父母的一些做法。大家觉得哪个孩子的成绩更加优秀呢?
我们只根据孩子一天的时间安排就可以感受到,孩子A属于早睡早起,一天的时间点都比孩子B要提前一些,因为起床早,吃饭早,到校早,使得在时间方面可以更加主动,在学习方面也更加容易投入,而经过一天的学习生活后,晚上早些休息又为第二天的早起建立了良好的循环。
事实的确如此,孩子A比孩子B的成绩要优秀,在早晨到校后,因为到校早,可以更早的静下心来,对一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大概有个了解,对需要背诵的文章再熟悉一遍,在一天的学习中开了好头,一天都觉得很顺利。而孩子B总是赶上交通高峰期,被堵在路上,耳边充满了急躁的喇叭声,急急忙忙赶到学校,虽说没有迟到,但是没等静下心来上课铃已经响起来,等完全进入学习状态发现思绪好像已经有些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了,尤其是遇到不擅长的数学是第一节课时,更是被绕的云里雾里,一天的状态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作为父母的在没有帮助孩子建立好的习惯时,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不要只对比“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更多的是要对比“别人家的父母”和自己,看看自己所做的行为、所持有的观念和别人有什么差距,而这些不起眼的差距又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或许那些父母并没有在学习上给予孩子多大的帮助,或许他们还不如你所接受的教育多,但是他们在为孩子提供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上一定有比你优秀的地方。
孩子本无不同,差距的根源在于你!多从自身查找问题,对孩子的帮助很可能比你只纠结于孩子本身要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