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8.15
进度:第二十一章轮回观念P277-291
书摘:
1.轮回观念的形成。吠陀时期一些印度人就开始思考人死后的去处,吠陀文献----《梨俱吠陀》(Rg-veda)论及到人死后要去的处所,提到了“阎摩”(Yama),认为阎摩是人们死后将去处所之王,还提到最高之天,认为是做好事的汇报世道这最高之天。印度宗教核心思想在奥义书时期形成,轮回观念著名的“五火二道”之说,所谓“五火”是指人死后到再出生的五个轮回阶段,即人死被火葬后,先进入月亮;再变成雨;雨吓到地上变成食物;食物被吃后变成井字;最后进入母胎出生。“二道”是指“神道”(devayana)和“祖道”(pitryana),“神道”是人死后进入梵界,不再回到原来生活的那个世界中来的一种道路;“祖道”是人死后根据“五火”的顺序再回到原来生活的那个世界中来的道路。吠陀和奥义书的这些轮回观念对印度后世宗教哲学流派影响极大,不仅影响了作为正统派的婆罗门教六派哲学,而且影响了作为非正统派的耆那教和佛教。
2.婆罗门教流派哲学的轮回观念。吠檀多派直接集成吠陀奥义书思想,认为梵在本质上市唯一不二但由于理解不同出现下梵(有德之梵)和上梵(无德之梵),它是摆脱一切条件因素的,无差别无属性的,下梵就是无明即“下知”,把梵看作仅是无属性无差别的上梵则是真知即“上知”,轮回就处于“下梵”状态,依靠修行者直接证悟“梵我同一”,只有消除无明认识了真我,才能真正跳出轮回。弥曼差派对轮回状态中的是法与非法,而产生法与非法则是人的行为(业),轮回主题的“我”对获得解脱的必要,但仅仅认识“我”不能超出轮回,须把“业”与“智”的方法结合起来,“业”指他们所要求的做祭祀等行为,“智”指认识“我”。数论派把轮回状态分为天道、兽道、人道三界,认为轮回中食物本质上是痛苦的,离苦的途径是体验或体征数论派学说原理(所谓的“二元二十五谛”),获得“非我”、“非我所”等绝对认识就能够断灭轮回。瑜伽派认为生命轮回过程中差别的一切都是痛苦的,造成痛苦的原因是“能观”(drastr)和“所观”(drsya)的结合,能观和所观之所以结合是由于无明,跳出生死轮回就要借助“辨别智”,而获得它则需依靠瑜伽实践(即“八支行法”---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静虑、等持)则能消除无明。胜论派轮回状态就是“我”(阿特曼)与身体的结合,而造成我与身体的结合是“不可见力”(adrsta),认为依赖对所谓“句义”(指与概念相对应的实在物),认识了胜论派所说的诸种“句义”就获得了真理,能达到一种至善的状态,这也就跳出了轮回。正理派认为轮回状态是“苦”,通过认识“十六谛”即可跳出轮回。
3.佛教的轮回观念。佛教创立轮回说吸收了婆罗门因果报应观念,吸收了婆罗门的“业”的理论,不过佛教的“业”理论中的“善”和“恶”内容与婆罗门教的观念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轮回主体问题和轮回具体形式上。十二因缘(十二支)理论是早期佛教缘起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佛教轮回观念的重要理论基础,十二因缘实际就是人的生命现象(生死轮回)的形成过程。小乘佛教对十二因缘改造发展为“三世两重因果”(“三世”指过去、现在、将来。“两重因果”指无明、行为为过去之二因招感识、名色、六处、触、受这现在无果,还指爱、取、有座位现在之三因招感圣、老死这未来两果)。小乘部丢与轮回形态有详细论述“五道”和“六道”(地狱、傍生、饿鬼、人间、天上、【阿修罗】)。大乘佛教对小乘佛教的轮回进行吸收和发展,对轮回形态的划分、轮回本质的判定、轮回主体的解释提出新观念,“复有四种道:声闻道、辟支佛道、菩萨道、佛道”“复有六种道:地狱道、畜生、饿鬼、人、天、阿修罗道”,大乘佛教除了传统五道或六道外增加了由轮回状态取向涅槃的一些道(声闻道、辟支佛道、菩萨道、佛道),后来中国一些宗派(如天台宗)被归纳为所谓“十界”。轮回本质大小乘佛教观念差别,轮回主体大乘佛教由于特别强调无所得,在一般场合还是主张无我论。
4.耆那教与顺世教对轮回的看法。耆那教轮回理论表现在对世间事物的基本分类的学说中。把食物分为“命我”(jiva,灵魂)和“非命我”(ajiva,费灵魂)两大类,“命我”又分为不动和动的,不动的“命我”存在于地、水和植物等中,动的“命我”存在于具有两个感官以上的动物等中。“非命我”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法、非法、虚空和补特伽罗)。耆那教认为,神、语、意的行为所产生的业的物质流入“命我”可使人受到束缚,陷入轮回,这种业的物质流入即使“漏”,要断灭轮回必须灭漏,灭漏后才能达到解脱。顺世论反对印度宗教所提出的种种轮回观念,认为最终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其他东西是不存在的。因果报应和轮回不能成立人们在世界上努力追求幸福生活是正当的,主张“当生命属于你时,愉快地生活吧。
5.综合评述。印度宗教哲学同与异主要表现在以下问题上:轮回主体问题、轮回形态分类问题、轮回本质问题、摆脱轮回方法问题
1)轮回主题:婆罗门教哲学代表印度社会中婆罗门祭司利益。部分派别(胜论派、正理派、弥漫差派、吠檀多派)都认为“我”是轮回主体,数论派认为“细身”是轮回主体;耆那教把“命我”作为轮回主体;佛教产生时代表部分刹帝利和吠舍利益,主张“无我论”,实际否定轮回主体,后来又提出变相的“我”偏于无我论;顺世论代表印度社会最底层部分人思想,坚定无我论,反对这类主体。
2)轮回形态分类:奥义书有所谓“五火二道”和“四生”(太胜、卵生、湿生、芽生)。婆罗门教中数论派将轮回形态划分为天道、兽道和人道;佛教择优“三世两重因果”的轮回形态说、“五道”或“六道”的轮回形态说以及“十界”理论;耆那教则把“命我”分为处在轮回中的“命我”和解脱的“命我”两种。
3)轮回本质:婆罗门教的正统观念认为轮回是无明的产物,轮回本质上是充满痛苦的,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佛教也认为轮回状态是不好的、是充满痛苦的,再好的轮回状态最终还是要归于痛苦。
4)摆脱轮回方法:各宗教哲学派别共同特点是产生轮回的根本原因是人的无明或无知,只有灭除这种无明或无知才能真正使人跳出轮回,而灭除无明或无知只能依靠所谓智慧,采用所谓“智慧解脱”的方法。但各个派别摆脱轮回的智慧各宗教派别理解或解释不同。
感悟:
印度古代宗教哲学的思想极为丰富,内容极为复杂,轮回观念就是这些基本观念中较突出的一个,轮回观念在印度产生的时间较早对后世影响极大,几乎所有宗教中都涉及这方面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