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很多人都写过,但我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一千个人能有一千种努力的方法,很多事不是光努力就能行。
读书那会我是死读书那种,就是抱着书一行一行一个字一个字这么啃,收效么?怎么说呢,水平基本浮动不太大能保持中上吧,偶尔也有科目下滑的,那肯定是那会实在啃不下去了,毕竟太枯燥了。当时特别羡慕那些看着好像没怎么读书整天游手好闲,但往往考试都能考的特好的同学。我就特别感叹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别人看着很轻松反而能学的比我好。不过我这人容易知足,当时想反正能保持现在状态也懒得再去多想别的。
但我的这种学习模式到了大学开始出现问题了,前面刻苦了十几年了终于考上大学了,一下子人就放松起来,再加上人也大了开始住校,也不会有人监督你的学习了。当然了刚开学那几天还会像以前那样抱着课本啃上几页,可知识越来越难,学的东西越来越深入,也就越来越难靠自己抱着书本去理解,上课往往听老师说的是云里雾里,老师前面说的话还没来得及消化,后面又过去了好几句话。于是上课就只剩默默的抄写板书了,但大学不是每个老师都喜欢写板书,渐渐的由上课能听明白到有点明白再到后面就完全不明白了。越是听不明白到后面就越不想听,于是上课就只剩睡觉了。
浑浑噩噩的毕业后也从未思考过这其中的问题,直到近些年看的书稍多了,会用脑子去思考了才反应过来。我原来是挺努力的,可是方法不对啊,很多都白努力了,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当年要是不那么知足不知道是不是能悟出这门道来。
每个人都在谈努力,是啊,努力很重要,是基础,虽然努力的人不一定都成功但不努力的一定不会成功。但咱们光努力还不行,还要有方法,这个是重中之重。像我那样闷着头一门心思埋头苦干,是能出点小成效,但想提高很难,而且这样的方法只适合慢节奏,一旦节奏快了就跟不上趟了。这个时候要学会总结。举个例子,数学课你没怎么认真上,但是快考试了怎么办,数学不像语文还能蒙一下,也许能蒙对,也许老师能给点同情分。可数学错了就是错了,不会就是不会。好在数学有公式啊!有人说不就是因为不会套公式才不会做的嘛!
记得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樊老师说过他小时候也有过临阵磨枪,第二天要数学考试,他平时也没怎么认真听,整本书复习也不太现实,然后他爸就给他出了些数学题做,做完去考试,结果啊回回都考得不错。原来是人家老爸是教数学的,已经把数学万变不离其中都浓缩到那几道数学题上了,通过做那些数学题樊老师知道怎么运用这些数学公式。可我们没有那样的老爸怎么办呢?这个时候麻烦您充分挖掘一下您的潜能,发挥一下您的聪明才智研究一下教材,你会发现所有公式之间是有关联的,可以一个套一个,可以用现有你明白的公式套出另一个,当你理解这些公式了,然后挑选些你觉得有代表性的题目练练手,这样虽然不能确保你考试题题都会做,但至少在单位时间内你学到并理解的最多,如果你把这套方法运用到平时学习中而不是非等考试时再用,那你的进步一定很快!
努力是基石,方法是桥梁,时间是验证一切的最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