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回国,到新街口办事。在路上行走,看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到十分新奇。
人群中忽然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但想不起来他的名字。我微笑举手示意,我们之间眼睛对视,他眼神忽然惶恐,迅速避开。匆匆擦肩而过,转眼不见踪影。让我没时间记住他现在的模样。
我驻足在路旁,缓缓打开记忆的大门,翻开尘封的页面,我想起来了。
他曾经是我的同事,姓宋 。当年是一个药店的负责人。上世纪90年代药学专业的大学生。
小伙子当年精气神十足,又帅又聪明。管理一个5个人的小店,应该没有问题的。
90年代,企业还没有电脑,互联网。所有的进销存管理都是人工的。药店的每天的销售额都是现金。当班的营业员做个销售品种的流水帐,将清单和现金转给下一班的营业员。下午班的营业员在5点前将当天的营业款的现金送到就近的银行,取回银行的收款凭证。
每星期药店安排一次盘点,一月一次关门盘点。然后将盘点清单送到总店会计处。
当年一般企业员工每月收入就几百元。一般小的药店的每天营业额就近1000元。
每天买出商品,收到现金,送银行上帐。这是营业员的工作流程。但是因为管理存在漏洞,给有些人带来了作案动机。
这个聪明的小宋,因为自己是负责人,就包下了每天营业款上银行的差事。一般员工也感觉好,减轻自己的工作量,何乐不为。没人感觉这会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人的素质和品德。因为这个营业额每天上没上银行,就小宋一人掌握。可以好多天上一次,中间挪用下资金,一般没人发现。
直到有一天,企业财务突击盘点查帐,发现了问题。发现这个店每天的营业额不是每天入帐,经常是10天20天才上一次银行存款。这个情况已经有一年多了。
突击查帐发现资金短缺3万元。那个年代这是个大数字。
二天后,市里当处长的父亲带资金还上欠款。种种原因,企业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企业了解其犯错的原因是,赌博和虚荣。五天后,小宋辞职。
后来,有几个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其人原来在企业的工作状况。
企业的简单回复是,不建议其人接触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