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孔子说:“现在的人可以分为四类:庸人、士、君子、贤人。”
鲁哀公问孔子说:“请问怎么样的人可以叫做庸人呢?”
孔子说:“所谓的庸人是说,嘴里不能说好话,心里不知道忧虑,不知道选择贤人善士寄托自身并藉以除去忧难,行动不知道该做什么,七情六欲支配着自己,这样的人就可以叫做庸人了。”
原文为:(“所谓庸人者,口不能道善言,而志不邑邑;不能选贤人善士而托身焉,以为己忧。动行不知所务,止立不知所定;日选于物,不知所贵;从物而流,不知所归,五凿为政,心从而坏;若此,则可谓庸人矣。”)
鲁哀公说:“很好,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做士呢?”
孔子说:“所谓的士是指,他虽然不能全部知道做事的方法,但是还能够有所遵循;虽然不能把事情做的十全十美,但是肯定有所处置。所以他不追求知识的渊博,而追求知识的正确;不追求语言的冗杂,而追求所说的话正确;不追求行为的杂多,而追求所做的正确。”
原文为:(“所谓士者,虽不能尽道术,必有所由焉;虽不能尽善尽美,必有所处焉。是故知不务多,而务审其所知;行不务多,而务审其所由;言不务多,而务审其所谓;知既知之,行既由之,言既顺之,若夫性命肌肤之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若此,则可谓士矣。”)
士又可分为上士、中士、下士。上士听说天道、地道、人道自然规律,仅能照着去做;中士听说天道、地道、人道自然规律,觉得似有似无、将信将疑;下士听说天道、地道、人道自然规律,就会哈哈大笑——笑有道者为不识时务,笑无私之人是傻瓜笨蛋(《老子•四十章》: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鲁哀公又问:“那么怎样才算是君子呢?”
孔子回答说:“说话忠诚守信,但是内心不以为这是什么了不起的品德;做事讲究仁义,但是并不以此为骄傲;思虑明通,但是言辞上并不争强好胜,所以他舒舒缓缓的不怕别人可以赶得上,这就是君子。”
原文为:(“所谓君子者,躬行忠信,其心不买;仁义在己,而不害不志;闻志广博,而色不伐;思虑明达,而辞不争;君子犹然如将可及也,而不可及也。如此,可谓君子矣。”)
鲁哀公说:“说的对极了!您能告诉我怎样便可以是贤人呢?”
孔子回答说:“贤人是说,他做事合乎规矩,但又不违反他的本性;言论足以做天下的表率,但是又不会因此而损失到他自身;富有天下却并不蓄积财物,财物可以施舍给他人,但并不担心自己受贫,这样的人就可以叫做贤人了。”
原文为:(“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如此,则可谓贤人矣。”)
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学习与实践来增加智慧才干、不断取得进步。庸人也可以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逐步成为士、君子、贤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