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妹妹拿着小零食进屋子,看着那一包包陌生的包装,突然发现,一代零食,代表的,也是一代人的童年。我不知道八零后怎样,也想象不出00后怎么看我们90后,但我能够深深地回忆起,那些年,我们曾经为某些味道疯狂过。
记得小时候我们花五毛钱去买辣辣的唐僧肉,也许是因为《西游记》的影响太深,当时的小毛孩子总喜欢拿着攒下来的几毛钱去小商店里弱弱的问:“还有唐僧肉吗?”然后吃完满嘴的油、盐和辣椒粉。现在想起来,觉得当时的我们有多么搞笑。
记得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种五毛钱一袋的“鲜牛肉”,记不清是甜中带咸还是什么味道了,也许加了肉字总会挑起小孩子的馋心。实际上就是淀粉色素和各种食品添加剂做成的东西。
记得小沈阳因为小品《不差钱》而一炮走红后,零食圈儿里就又多了一种新的辣条《不差钱》,当时和小伙伴儿们经常在一起挑战,看看谁是我们当中最能吃辣的小霸王。偶尔还会边吃边模仿,“我的英文名字叫小损样儿”,然后一起捧腹大笑,蹦蹦跳跳的去上学。
大一的时候,室友喜欢吃卫龙,也是一种辣条,除了咸和辣,我想,能给人最多的就是勾起我们小时候吃香辣丝的回忆。
那些辣的、咸的的各种各样的小食品,可能现在都忘了它们的名字,但是总也不会忘掉那段日子,我们曾一边吃一边被辣的流眼泪,也曾一边吃一边看着旁边小孩子嘴边手上油腻腻的样子傻乐。
那个时候我们经常吃魔法士的干脆面,然后一起拼人品,看谁能幸运的抽到“再来一包”的卡片,记得我曾经花五毛钱买了一包干脆面,然后破天荒的连续抽到四张中奖卡片,然后开心的抱着五包干脆面回家找奶奶邀功,告诉她我今天的零花钱花得有多值,那时候的笑容,感觉比现在中彩票的人还要笑得开心。
我们还喝过五毛钱一瓶的汽水,加了色素、糖和香精,有种类似于稀释后的橙汁的感觉。有透明的也有各种颜色的。包装就类似于啤酒,每次买完还要排队让售卖员开瓶盖。
还有,你们听说过石头糖吗?直到现在,都很怀念小时候的石头糖,只觉得彩色的糖豆豆被做成小石头的样子很好玩。但是,现在几乎见不到了,就算见到,也没有当年的那种感觉了。
我们还经常吃大大泡泡糖,刚开始,我们都不太会吹,就偷偷在家里练习,吹得满脸都是口水,后来我们就比赛谁吹得泡泡最大,常常是大大的泡泡意外破了,粘的满脸。有时,也会学别人朝内吸泡泡,然后发出很大的声响。
越长大,发现自己喜欢吃的零食在慢慢减少,于是好几个人一起去超市买“存粮”的时候,我经常只去两个地方买了面包和肠后,看着其他一堆零食发呆。朋友说,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超市的生意就亏了。我说,放心吧,女孩子都是吃货,少我一个不少。不是不会去吃,只是对于其他食物有种可有可无的感觉。
其实现在,我们喜欢的东西越来越少,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如身边的人,越长大,我们就会发现,身边重要的人越来越少,但愿意留下来陪你一起向前走的人,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