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应该是最公平的。每一天,时间就“踢嗒踢嗒”地,毫无变化,十分规律地走着。但对于每一个人,在同样时间内获得的,却千差万别。《暗时间》这本书里面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极端的例子,假设把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个是正常抚养,另一个放到原始森林中,完全和现代社会隔离,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切断知识获取的途径,那么同样过了 18 年后,那个在原始森林的人,算成年了嘛?双胞胎两人的生命,都走过一样长的路程了吗?
同样的时间,不同的环境。因此,在某个领域投入时间精力学习时,不要用自然天数的流逝来衡量,不然容易产生错觉,误以为你花了很多精力时间,最终结果却是毫无进展。事实上的有效投入时间,应该是表观投入时间和效率的乘积。
周末的上午,洗过被套、衣服,楼里的邻居们都有把衣服拿到顶楼晒的习惯。上午10点来钟,楼道里被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塞满了,还有邻居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收衣服咯”、“快点,快点,赶紧收衣服,快下雨啦……”
我望了一眼窗外,再看了一眼手机上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说下午1点会下雨。我慢腾腾地走到顶楼楼顶,放眼望去,晒了满满一楼顶的被单、衣服,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随风摆动。我走到晒着被单的地方,透过一行行各式各样晒在晾衣绳上的衣服,看见了我的邻居们三三两两,也都聚集在各家各户自已晒的衣服边。有动作麻利的已经开始在收衣服,也有的一边望着乌压压的天空,一边自言自语“还没下雨,没下雨”,就站在衣服旁边看着天。还有的,上楼顶逛了一圈,又下楼去了,说等快下雨了再来收。
我边收衣服边想着“赶紧收了衣服回家,总之看这天(天气预报也说了要下雨)是会下雨。在这里等下雨吗?不如收好衣服回家再晒,还可以节约点时间干点别的事”
等我拿着收好的衣服,回家再晒在阳台上时,再次听见楼道里通往天台的的楼梯口明显急促的脚步声,有男女邻居的对话声“落雨了”“下啦,下啦”……
时间,对于每个人而言是相同的。但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情所作的决定与行动却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会存在不一样的选择与人生。
将思考变成一种习惯,人与人学习的差距不在资质上,而在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深度上,所以把思考变成习惯后,日积月累,你就和别人拉开差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