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词在宋朝算什么水平?
这实际上就是问柳永的词在整个词牌史上是什么水平。
评论一位诗词家是有两个角度的。一个是从文学艺术角度来看,另一个则是从诗词史的角度来看。
很多诗词大家在艺术上登峰造极,同时也改变、发展了诗词的走势;但也有一些人在诗词史上可能很关键,却在艺术上未必冲顶;更有一些人在艺术上造诣非凡,却不见得对诗词的发展做出多大的贡献。
这两个方向其实并不相悖,只是偏重不同而已。
一个好的诗词艺术家总会在客观上对诗词史的发展产生影响,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李白是唐诗之顶,但是他于诗歌形态进步的贡献就没有杜甫大。
在宋词领域,辛弃疾作品的艺术成就可以说是集前人大成,融会贯通,一气行之,其他人难以匹敌,但是他于词牌这种体制的发展并没有什么突破。
唐诗中上官仪、宋之问、沈佺期诗名远没有李白、杜甫、王维大,但他们是格律诗成型的关键人物。于艺术上次之,于诗词史上地位却一点也不轻。
柳永也是这么一位在词牌史上相当关键的人物。
词牌在宋朝有三大变革,柳永首当其冲。另外两人是苏轼、周邦彦。
他们都是在艺术上成就极高的同时推动了宋词的发展。
柳永打开了词牌小令的体裁限制,开创了叙事写景类的慢词长调;苏轼则以诗入词,拓宽了词牌的书写对象,让词牌从根本上飞跃,成为能和诗对抗的文体;周邦彦则集中归纳制定了词牌名、体式,在格式上大成,被称作“词中老杜”。
这三个人在词牌史上都非常重要。但是单论词的艺术成就,不说辛弃疾、李清照,在这三人里面,柳永是排在最后的。
不过即使最后,也是第一梯队的最后,就好像盛唐诗歌第一梯队,李白、杜甫、王维。谁敢说王维的诗水平不行?
至于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个只能够代表他作品的传唱度,并不能代表他真实的文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