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小琳
这两天,3个我去年带过的徒弟,回来拜望师父。一年的时间,让当初3个青涩的毛头小伙变得成熟了很多,小王竟然连婚期都定下了,真心祝福他们!
“这一年的工作,顺利吗?”
“我和小张还算可以吧。承担了一些部门任务,年终总结也可圈可点。可是,您知道吗,小孙实在是太厉害了,刚一年就当上了部门副手,已经带团队了。让我俩是真心佩服呀!”
“真的啊?小孙,那今天就有什么说什么吧,可以把经验给伙伴们分享下吗?”
“师父,其实真的没什么。我就是踏踏实实地做事,再加上领导的器重和一点点运气。”
说到这,我不由得想到自己刚入职时,师傅说过的一句话:“今天,你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1年后、3年后,甚至5年后,大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甚至有的人,你就根本看不到了。”
此刻,我面前的这3个小伙伴,真就上演了一场“新人进阶记”:有人在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已如离弦之箭,一发而不可收。
谁都想尽快走上职场正轨,升职加薪。但,现实却是有小孙这样快速成长的,同时还有很多小王、小张、小陈……这里面,到底暗藏了多少玄机?
初来乍道,我们会习惯性地认为,“声望”是老司机们的专属。其实,职场新人更需要“树立声望”。
试问,部门每年来那么多毕业生,虽说在欢迎仪式上领导对每个人都很亲切,但在实际工作中,真的很难将名字和你本人对应上。因此,要弯道超车,就要尽快发出“异于常人”的声音。
其中,高质量的执行力,是领导们最看重的。同一个任务交待下去,第一个保质保量完成的总是你。那么,领导想不记住,恐怕也难。
1、注意细节。
假如,领导要一份参会人员名单。你是不是把所有人的名字复制黏贴上,就交了?
不妨来看看小孙是怎么做的吧。
他首先按照字母顺序将名字排列好,然后标注出每个人的性别、年龄、职务。最后,把对方预计到达的时间和相关注意事项一一写清楚。这样,一份能拿来直接用的名单,就诞生了。前后花不了半天的时间,但在领导面前,这绝对是最满意的一份答卷。
2、守时。
新人是小辈,故意迟到的情况大概不会发生。但是如果一直人不齐,领导也迟迟不发话。而你刚好想到,有个文件需要打印。于是侥幸地想:反正还没开始,我先去干点活。
相信我,当你再跑回来的时候,肯定是全屋人都在等你这个无名小辈。
怎么办?难道说新人的时间就无所谓了吗?
其实,你可以带着一些其他资料参会,但一定要提前到。如果出现拖延,就可以用“默默自学”来充分利用时间。而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跑出去“高效工作”。
3、充满激情。
进入一个新环境,人和事都很陌生,往往会认为自己只有听的份。即使有些新想法,也不敢轻易发表。怕万一说错了,给人留下“轻薄狂妄”的印象。
实际上,当今职场越来越崇尚“对事不对人”,只要有道理,就会被采纳。领导看重的是能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按资排辈地看提出者是哪年的。
小孙在承接第一次任务时,发现跨部门沟通很繁琐,且存在各种传达不清、处理不及时的问题。然后,在一次项目分析的小范围沟通会上,向领导提交了一份详细周密的改善计划。就此,他在部门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进而成为了后备“主力军”。
4、保持求知欲。
--跟着师父学什么?
--知识?技能?还是技巧?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往往师傅们教授的大多停留在“术”的层面,而很少涉及“道”。也就是说,在职场上,我们往往能学到很多实际操作技巧,而不再抬头看路。还天真地认为“我现在学的,就是知识。”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人提倡“终身学习”,也就是要我们在离开校园后,仍保持着一颗不断学习新知的状态,从而实现个人持续成长。
还拿小孙来说,在这一年里利用业余时间,不仅自学了PMP的全部课程,得到了认证,而且积累了大量的项目管理案例分析,为带领团队的,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这样,从职场新人,到领导的“左膀右臂”,所有的实用套路就都在这里了。
其实,即使我们不再是“嘎嘎新”的员工,以上的4个步骤同样适用。
你是否正在用十年的时间,重复着一年的经验?一比便知。
与其他人拉开差距的方法,你学会了吗?
—END—
我是董小琳,世界500强主管,用心写作的宝妈。
很高兴,能在这里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