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种说法叫“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极其贴切的形容出很多人的阅读状态。我书架上,总是有些书,买来拆开后,胡乱一翻,就再未临幸。好多次,我痛下决心,看完前,绝不买新书,事实证明,真是做不到啊。其实,就算是能做到主动读书的人,也经常面临这“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
如果你也在读书上面临着这样的困扰,建议看一下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阅读》,书中介绍了89个阅读技巧,相信总有让你耳目一新的读书方法。
这本书是作者阅读百余册阅读书籍后,结合自身体验的实证之作, 其实它更像一本扩写版的阅读心得,介绍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比较适合阅读新手来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本书除第四章介绍了部分学术性阅读技巧,其他几乎全是一个个小例子、小方法,贴近大家日常生活,完全没有阅读障碍,也不会觉得枯燥无聊。
这本书是作者阅读百余册阅读书籍后,结合自身体验的实证之作, 其实它更像一本扩写版的阅读心得,介绍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比较适合阅读新手来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本书除第四章介绍了部分学术性阅读技巧,其他几乎全是一个个小例子、小方法,贴近大家日常生活,完全没有阅读障碍,也不会觉得枯燥无聊。
《高效能阅读》共七章,介绍了89个阅读技巧,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一、怎样喜爱读书
关于怎样让人喜欢读书,作者列举了很多读书技巧,主要包括:
读者权利十项 学习的引擎与读书的能量 从2D学习到3D学习 “实验”读书的建议 遇见“座右书”
“听现场” 追溯作者人脉 名人薄书 参见读书会 游牧读书 全年读书活动 爱书排名 阅读作者轶事
倾听作者声音 利用博客 TED 做第一读者 刷牙读书 打造家庭图书馆 书脉 建立云端书架 手机书单
参加大型书店活动
相信让大多数人惊喜的是开篇说的“读者的权利十项”,简直是懒人的福利,尤其是跳读的权利,不读完的权利,简直是给大家大开方便之门,为不喜爱读书的人找到了理论依据。有时不苛求自己,放低要求和标准,反而事半功倍。
再者是围绕作者展开阅读,钱钟书曾说过,“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这话诚然有一定道理,但看了一本好书,进而想去了解作者是人之常情。作者建议先去了解作者,再去看书,谁先谁后我认为无所谓。书好才是硬道理,我们固然会因为作者生平比较牛,比较传奇,从而会对他的书产生兴趣,但如果这个本书实在无聊乏味,就是再传奇,读者也有不读完的权利。
在让人喜爱上阅读方面,作者还列举了很多技巧,我尝试了一下“刷牙读书”,结果书没读成,反而导致刷牙不当,恶心了半天。所以,原版照抄不一定行得通,建议大家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技巧。
二、怎样更好的读书
关于怎样更好的阅读,作者介绍的技巧主要包括:
关键词发掘和假设验证读书 通过目录把把握结构 速读的基本技巧和阶段论 黑体字阅读法 便利贴 活用“指针” 索引阅读 设定消极条件切除文章 无趣的书停止阅读 读书家导师
利用软件把握阅读速度 读书套件
关于阅读的学术性技巧,作者详细讲解了关键词阅读、索引阅读,对目录和黑体字的充分运用等等,不过,想详细的了解速读技巧,建议还是要看《如何阅读一本书》,本书作者也深受其中一些理论影响。其他的方法,如利用读书软件测速、读书套件等等方法,个人认为因人而异,其实重要的不是某个小技巧,重要的它提醒你书原来可以这样读,读书可以说有技巧也没有技巧,书读的多了,自己自然而然能形成一套方法,同样的方法有人适用,有人就不适用,关键是要找到属于自己读书的方法。
三、怎样更好的产出
对于功利性的读书来说,阅读就是为了产出。作者围绕更好的“产出”,介绍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即“选择自己的专题”-“通过广泛阅读提取知识”-“建立数据库”。在这方面,作者主要介绍了一下技巧:
垂直型阅读与水平型阅读 联想检索技巧 图书导航 笔记积累 类比读书 信息解剖积累 杂志
解剖企划书 关键人物定点观测资料升级 建立数据库
个人对建立数据库深有同感,参加工作第二年,一次外出学习让我首次接触的较为规范的资料整理,后来尝试在建立自己的资料库,随时收集整理资料简直太重要了,尤其是现在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同样的工作,以前可能有两三周时间准备,现在就给两三天,所以,平时收集整理资料,关键时刻简直是能救命啊。作者推荐的建立数据库的技巧,个人特别推荐云存储,微盘、百度云等十分方便,随时随地上传,扩大资料收集面。
《高效能阅读》里有89个阅读技巧,相信总有适合你的读书方法。不过“知易行难”,“看了一本书,一下成了高手”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不断练习,持之以恒的坚持,才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