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讲的全都是干货,都是我提取精炼出来的,从商业逻辑和用户频次的角度来分析产品的运营!!!
(一)商业逻辑
一、直接面向用户售卖某种商品或服务获得赢利
这样的产品商业逻辑最为直接,它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某些商品或服务直接销售给用户,并从中获利。典型的就是品牌电商网站、各种O2O上门服务
按照这个逻辑,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逆推回来,需要运营端具备的核心能力是:
-
商品和货源的选择和扩展能力(即,要有能力找到更优、更多的可售卖商品)
-
商品包装和营销能力(即,能否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把商品卖出去)
-
供应链全程服务能力(即,从用户产生下单行为到最后完成消费的全过程服务能力,其中有可能包括存储、配送、服务人员管理等环节)
二、免费+增值服务
该产品的商业逻辑是:我为用户免费提供一部分产品或服务,在此基础上通过一部分付费增值服务获得赢利。其核心在于:是否能够让用户对产品形成依赖,以及是否可以更顺利的撬动用户为增值服务买单。例如:印象笔记。
按照这个逻辑逆推一下,该产品需要运营端具备的核心能力是:
-
免费试用用户的获取能力
-
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依赖性培养
-
用户日常使用行为到付费之间的路径搭建
-
最终的增值服务或第三方付费的售卖
三、免费+流量or数据变现
逻辑3和逻辑2略有相似。该产品的商业逻辑是:通过为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慢慢积累起海量访问流量或数据,然后再基于已有的流量和数据通过引入有付费意愿的第三方实现变现(即售卖流量、售卖数据)
与逻辑2相比,逻辑3的主要区别在于:最后买单者不是用户,而是第三方。这类产品的典型是社区
而这一逻辑的核心往往在于:是否能获取到足够多的用户,用户忠诚度是否足够,是否能积累下来可以持续带来新流量的数据或内容,是否可以积累下来付费方愿意为之付费的内容、数据或特定氛围。例如:知乎
继续逆推,则该类产品需要的运营端具备的核心能力是:
-
引导用户发生特定行为、搭建特定氛围的能力
-
持续维系住用户形成用户活跃度的能力
-
对于内容、数据和现有重点用户资源等的整合能力
这些就是从商业逻辑分析运营该做些什么,下来我们通过用户频次的角度来分析!!!
(二)典型用户行为频次
所谓典型用户行为频次,就是假如用户接受和认可了你,他使用你最核心的产品功能或服务的频次可能是怎样的。基本上这里也有几种可能:
-
用户基本使用你的产品功能或核心服务是一次性的
-
用户使用你的产品功能或核心服务频次中低,比如数月一次,甚至1~2年一次
-
用户使用你的产品功能和核心服务频次较高,比如至少每周一次
下来我们一个个讨论以上使用频次!!!
一.用户一次性使用户
这种典型的就是某培训课程,婚庆服务、殡葬服务等。该类肯定是收费型产品(一次性使用还免费,那还做什么)。
因为用户接受并使用该服务的机会基本只有一次,所以该类产品基本不用考虑花太多精力在用户维系方面,该类产品应该关注的事情,一定是:
-
获客渠道的铺设和广告投放
-
销售转化的有效性
-
客单价(就一次挣钱的机会,当然要挣足点)
二.用户中低频次使用(如数月一次,甚至1~2年一次)
这种类型的典型产品就是汽车保养类产品、求职类产品
该类产品特点是:不管用户多喜欢你多认可你,他每次使用完你,基本就走掉了,距离下次他在使用你时间周期会比较漫长。
所以,该类产品在用户获取方面如果都依靠花钱投放和推广,一定亏死了。
相对而言,更需要的,是能够让用户每次产生相关需求时,都能够最快捷、最有效的找到你。
该类产品应该关注的是:
-
渠道铺设,占据入口。如搜索引擎、应用商店等地方,该占据的位置一定要占据,且能排到越靠前越好。
-
品牌传播,占据认知。不断通过活动、事件、媒体报道、PR软文等各种方式面向行业和用户传播你的品牌,提升大家对于品牌的认知。
三.用户高频次使用(至少每周一次)
该类产品就很多了,比如阅读类产品、设计类产品等,都算。
该类产品的特点往往是:用户从了解你到接受你再到认可你,可能需要一点周期,但一旦他帧的接受你,他就会变得很难再离开你。
该类产品使用频次高,所以理论上产生口碑效应和病毒营销概率也最大。
这类产品需要关注的往往是一下两个:
-
通过补贴、活动、运营机制、用户引导等各种方式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如上面提到的印象笔记案例,再入滴滴和各种外卖类应用早期给用户发红包,都是为了培养用户使用习惯)
-
在用户获取方面,更应该思考如何通过运营机制或运营手段撬动现有用户的力量,打通几个“分享”的场景,形成病毒传播和增长(如滴滴和外卖类应用的“红包”,如各种美图类应用的“美妆”H5小游戏、美妆比赛)
我是在业余时间学习运营的小白,希望能结交更多运营的朋友~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