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里只是一场普通的邻里对话,围绕七斤剪掉了头发,面对皇帝坐上龙庭的情况,未来会如何来展开。
而这个“未来”并非大家的未来,并非整体的未来,而是七斤个人命运的未来。小说中七斤嫂听闻了消息以及赵七爷的话后无比担忧七斤及自己的未来,她开始不断怪罪七斤不该将头发剪掉。同村的八一嫂出来劝解,不想七斤嫂认为对方话里有对自己不友好的地方而大骂对方,甚至把气撒到了小孩六斤的身上。在一旁看热闹的赵七爷更是火上浇油,断定皇帝复辟,社会要改变,头发还是要留着的,否则就可能有杀身之祸。最后,一场聊天风波就在小孩的哭声中结束了。当然,故事没有结束,皇帝是否真的复辟,辫子是否真的要留,却没有定论,但当七斤嫂看到赵七爷又把辫子盘起来后,而七斤在城里并未听到相关的消息后,差不多就可以断定皇帝并没有坐龙庭,辫子也可以不留,那么七斤就不用杀头了,这下七斤嫂不用提心吊胆了,这才算风波真正地过去了。
那么鲁迅先生写这样一个故事到底用意为何呢?我们便要关注小说中特殊的细节。我注意到,鲁迅先生有两个地方很特意去着墨。
第一,特意写到七斤受到的待遇的变化。
风波掀起之前,七斤是村里的场面人物,家庭经济良好,还能从城里带来各种消息传闻说于村人听,因此很受村里人的尊敬。
风波掀起之时,经过七斤嫂几个人的讨论,“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因此也决定七斤便没有性命。”“村人大抵回避着,不再来听他从城内得来的新闻。七斤嫂也没有好声气,还时常叫他‘囚徒’”。
风波结束,断定皇帝没有坐龙庭,七斤没有事情之后,“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
明明是七斤本人遭遇可能的杀头变故,重点应该是七斤本人的情感变化,可是鲁迅先生并不去写七斤本人的情感波动,相反,着意去刻画七斤身边的人村的情感变化呢?原因就在于作者重点想写什么。
鲁迅先生的目的明显不是刻画七斤这个人物形象,所以他并不需要关注七斤本人情感变化。他的目的是揭示国民性,去探索在革命之下广大的国民的情感心理。因此,村里人包括七斤嫂的变化的着重描写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那么回过头来看七斤嫂等村里人的情感变化,我们发现他们的情感变化只是针对七斤而言,从尊重到不尊重再到尊重。仅仅局限于对于一个人的态度变化。没有任何别的波动。
为什么要这样强调呢?因为,风波之所以为风波,是因为皇帝要做龙庭这件事,这是国家大事,大家对此却毫不关心,不关心谁坐龙庭,为什么还要坐龙庭,该不该坐龙庭,都只关心要不要留辫子,不留辫子会有怎么样的后果。而村人听说不坐龙庭了,都似乎松了口气。鲁迅先生在这里一连用了好几个“仍旧”来表示村庄的一如既往,经过了风波之后恢复平常的稳定。
总而言之,村庄是一个很稳定的结构,村里人对外界的变化会打听(会津津有味地听七斤的讲述),但也仅仅至于此,因为听闻外界的变化只是满足于个人的好奇心而已。他们的世界依然是围绕自己的世界来转,不愿意外界来打扰,不愿意外界打乱他们本身的稳定。
鲁迅先生在此是想暗示,革命其实并未真正让国民觉醒。国民们并没有家国意识,他们依然是被狭隘的小农意识,是蒙昧状态。这值得所有革命者和仁人志士的反思。
第二,九斤老太太的话语。九斤老太太“一代不如一代”的话语贯穿了整篇小说,作者意欲何为呢?她到底代表着各种角色?
整篇小说中形容九斤老太太的只有结尾,“健康而不平”。
目前笔者尚未有很好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