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李自成可称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因为他创造了两个历史之最,一他是最成功的农民起义军领导人,二他建立的“大顺”政权仅存在了42天,如昙花一现。
后人对李自成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争议颇大。倒李派主要代表清初名臣张廷玉,在《明史·列传第一百九七卷》中记录了他对李自成的评价: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他将李与盗贼划上了等号,给了李一个极大的差评。而挺李派代表民国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他又是怎么评价李自成的呢?他说:“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可见,两人对同一人物的看法有着天壤之别,可谓是阶级不同,立场不同。
这些的争议发生在一个历史人物身上,还真不算稀奇,何况李自成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个人。他一生被人称过“闯王”、“刀王”,在很多历史小说中又是一位“飞檐走壁、踏雪无痕”的侠客。
若不以成败论英雄,李自成还可称上是草根逆袭,虽败犹荣的典范。只是他本该像其他英雄人物一样生当人杰,死也理所壮烈、悲切。没想到的是李自成之死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背负着一个窝囊的说名,扯不清道不明,像一件新衣服上缀了一块难看的补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644年(崇祯十七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那一年3月19日李自成攻入北京,逼死崇祯,明朝灭亡。之后,为了剿灭明军残部吴三桂,李自成亲率农民军与吴三桂决战于山海关,没料到吴三桂已投降多尔衮,与清兵联手击溃了李自成。李自成吃了败仗,仅剩下三万人马,退回北京。三天后(4月30日),又撤退到西安。
清军英亲王阿济格统帅八旗精锐一路追击,在混战中农民军又兵败潼关,眼见西安保不住了,遂向南撤去,经武关、南阳向湖广地区转移。路经南昌、九江一带时遭遇清军,此役历经七番大战,农民军又败,结果大将刘宗敏、军师牛金星、宋献策分别战死、被俘或投降。李自成的两位叔父,以及妻妾家眷也落入敌手。几艘准备渡江的战船亦被截获,但唯独不见李自成的踪迹。
清军发现,李自成这时没有走设定的路线,而是弃船沿江奔西南而去。于是,立即派兵去追,在鄂赣交界的通山县南郊追上了农民军,然而激战之后,又未找到李自成。
这让阿济格十分头痛,抓不住李自成如同斩草未除根。好在时隔不久,有消息传来,李自成在通山突出重围后不久,便在中途遇到了地主武装“乡兵”的阻击,被山民一铁铲打死了。
如果这是真事,这样的结局对清军来说是最圆满,而对于李自成而言,这种窝囊的死法不仅摧毁了他的一世英名,而且必将遭受天下人的耻笑。
正当阿济格与众部下弹冠相庆时,民间又传来李自成仍然活着的消息。清廷降旨追查,阿济格只好承认自己并未亲自前往实地查实李自成已死的事实。当时的情况是,通山县一位姓程的大地主找到南昌总督府,向阿济格陈述了他在县郊九宫山率领“乡兵”杀死李自成的经过,并交出了大顺朝的金印、龙袍等证物。当年正值盛夏七月,阿济格自认为尸体已经腐烂,便没有前往勘验。
事后,阿济格因自己失职主动辞去了封王,关于李自成的传闻也越来越淡。一些崇拜闯王的人还在九宫山上悄悄修了一处“闯王陵”。李自成之死,似乎已经盖棺定论。
直到1980年,湖南省石门县夹山村在建房时挖到一处墓葬,经辨认是清初时当地灵泉寺一个和尚的墓。墓中有一块无字碑,但隐隐约约还是能看到“奉天玉”三个字,碑文处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凿痕,这说明墓碑上的字是被人有意抹去的。然而,这个叫奉天玉的和尚与李自成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原来,1652年,即李自成兵败七年后,石门县夹山村来了一位西北口音的和尚,他在已经成为废墟的灵泉寺住了下来,开荒种地,收徒念经。当时几任石门知县均被奉天玉和尚置地修庙的精神感动,纷纷为他捐钱,交往甚密。
时间到了康熙年间,奉天玉和尚圆寂三年后,石门知县何璘偶然从当地一位儒学老先生嘴里得知,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何璘吓了一跳,前往灵泉寺取回奉天玉和尚的遗像,再翻出史书中的李自成像对照,果然相差无几。
李自成曾用过“奉天倡议大元帅”的称号,和尚法号用奉天其含义很明显,玉字只不过比王字多了一点,实则仍然是奉天王之意。何璘判断九宫山闯王之死只是李自成设疑代毙之计,然后逃到了夹山,以和尚的身份隐居了起来。
何璘越想越怕,赶紧派下人将和尚墓碑上的“奉天玉”三个字铲去。何璘想自己曾与和尚有过交往,如果奉天玉真是李自成,这件事要捅破了,恐怕自己性命难保。没想到何璘悄悄把这件事摁了下去,这一摁便是三百多年。
后来,石门县还在离灵泉寺不远处发掘出了奉天玉和尚的徒弟野拂的墓,在他的墓碑上刻着:“战吴王于桂州,追闯王于澧水”等字句,这进一步证明了奉天玉很可能就是李自成,而这个野拂也很可能就是他曾经的部下。
不过围绕李自成死因,至今仍存在很大的争议。但通过那块无字碑的出现,也可以说李自成最后的归宿并非是在阴沟里翻船,我想至少可以暂时和那个窝囊的死因说声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