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古典老师称为最简单的自我管理工具——“三件事”,我昨天学习完课程之后立马行动,在微博上发布了我今日三件事。不可避免的,我入了古典老师所说的初学者圈子,我列了五件事,幸好五件事情我都完成了,小小的满足感。今日就来跟小伙伴们分享一下这个简单又好用的三件事目标管理法。
“三件事”的格式很简单:#每天三件事#1/100 今天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小确幸+昨日收获
小确幸(细小而确定的幸福):每天做一件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小事,即使是五分钟,也能让你对全天充满期待。我最大的幸福当然是我家可爱的宝宝了,不过追剧,武侠玄幻是我的最爱,所以近日的小确幸就非追择天记莫属了(我承认我喜欢鹿晗,哈哈,花痴一枚)。
“三件事”可以写在本子上、发朋友圈或者微信群,像我这么低调含蓄的人,发朋友圈有点不好意思,所以就发微博了。
看上去这么简单的一个不小工具,为何被古典老师说的如此重要呢?
因为它有很多执行的小窍门:
1、早上想
最好的制定时间就是早上刚起床的时候,洗漱完毕,起床气刚刚散去。此时的大脑还没被各种信息刷屏,能分辨轻重缓急,这时能制定出更加靠谱的计划。
我早上一般都没有时间,都是被儿子吵醒,起来就要给他把尿把屎,然后洗屁股洗脸洗嘴巴,吃完早饭就要给他喂奶了。这么一圈下来已经九点多了,要是公公婆婆比较忙我还要抱着儿子转悠,一会就到中午了。所以我的制定时间就是午饭后了。
不过进阶选手可以考虑前一天临睡前去做,这样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可以从最重要的事情做起了。
2、写下来
很多人也有早上起来想想今天要做什么的习惯,但是效果不大,因为没有记录,没有发布,也不能回顾。这样一天下来目标损耗的情况就会常常出现。
这种情况下,“三件事”做了吗?说没做也做了,说做了好像又没做。很多时候,第二天的事情淹没过来,无暇顾及,再想起最重要的事情已经快到晚上了。
真正重要的事情被一拖再拖而带来的内疚感,比本身不去做这件事情的损失好像还要大。我就是经常会内疚的人,汗颜。
如果当天没完成,可以思考是不是必须完成的?如果不是,就可以把它划掉;如果是,写到第二天的计划里面去。
若这件事在你的计划清单中出现了一周还没做,那就需要思考一下拖延它的本质是什么了。
在三件事前面加上数字1/100会让你更容易持续,也更有成就感。
3、发出去
如果只做前两项,那这只是一个自我管理工具,但是一旦发不出去了,它就变成了一个资源链接工具。
坚持发出去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第一个收益的就是公众承诺带来的执行力。
装逼就得行动,不然就是打脸啊!
第二个收益就是获得协作和资源。
朋友或者同事看到我写下的今天要做的事情就会提前跟我约时间;看到有兴趣的活动也会主动要求参加。
第三个收益就是带来的领导力。
行动是最好的领导力。但是要记得公众承诺的要点——和积极的人群在一起说,先行动至少一周,然后才号召一起来做。
用古典老师的话总结:
每天三件事,其实也是你自我管理的小佛珠。早上想,写下来,加速度,发出去。在每天的事情里察觉和精进,日拱一卒,不期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