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一天下来,虽然非常忙碌,但回顾一下,却发现并没有感觉忙了什么事情。同样,一天可以换成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同样也是感觉一年下来没有什么收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这就要从“记忆”这个词说起,我们感觉到忙碌无感,说明在我们大脑的记忆中是没有信息留存的,即我们做的事情对”记忆“无效。
什么是记忆:
百科中是这样解释的: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1],记忆的基本过程是由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三个环节组成的。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对事物的识别和记住,并形成一定印象的过程。保持是对识记内容的一种强化过程,使之能更好地成为人的经验。回忆和再认是对过去经验的两种不同再现形式。记忆过程中的这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识记是保持的前提,没有保持也就没有回忆和再认,而回忆和再认又是检验识记和保持效果好坏的指标。
我们忙碌之所以无感,就是因为没有记住,而没有记住的核心,通俗的说就是没有经过大脑,而是随机被动的执行了。
记忆拆解=记录+回忆。
要让一件事物让我们产生记忆,前提是我们要记录下来。然而在我们这个打拼创业的阶段,所谓的记录下来并不是说背过就是记录下来,而是从底层要说服自己,这件事情对自己事业,对自己生存成长特别重要。然后就是回忆: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就是重复做这件事情,便是回忆,这跟老师经常说的巩固应该有点类似吧。
带着这个解释,再回到开始,为何忙碌一天感觉什么都没干,忙碌一年感觉什么都没有收获呢?
简单说就是这一天,甚至这一年,自己就没有持续做过自己认同,对自己成长收益的事情。
自己很少调用自己的注意力思考,自己该在哪些地方改进,自己应该具备哪方面的能力。反而更多的是在做执行力的事情,别人说啥自己就做啥,手机推荐信息让我们看啥我们就看啥。尤其是面对别人的需求指令,很容易惯性的别人怎么说自己就去怎么做,从来不思考别人交代这事情背后的需求原点,更不要说去主动思考追问寻找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了。
让自己有收获,就要从让自己的忙碌有感开始,持续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而所谓的持续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无非就是两点:
1、能换取自己更好生存资源所被需要的能力。
2、持续自律的练习这个能力。
正确的忙碌=被需要的能力*持续自律的练习=提升生存效率
一天下来,主动思考,看看自己是又解决了群体刚需的多少个问题,又或者是通过刻意练习,解决别人问题的能力模型又提升了。当然,也一定要统计一下 今天又无感的糟蹋了多少注意力,又有哪些注意力免费成为了别人资源被贱卖了。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