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之前的预期是一本轻松的小故事,没想到一上来就感受到了熟悉的心灵鸡汤的配方。不知道谁是这种写作风格的创始人,于我而言,最早读到这种风格的书,源自于张德芬——一个处于人生糟糕阶段状态的人,无意中遇到了一个睿智的老人/洞察人心的地方,展开了一段与自己的对话,想不清楚的时候刚好就有人这么提纲挈领地给予这么几句关键点评,让自己茅塞顿开、成功领悟生命的奥义,意气风发回归后发现生活果然如自己预期一般各种顺利了起来——即使不顺自己也能够理解和接纳并确定最终的结果一定会很美好了。
这样写下来,总觉得好像有点讽刺的意味,也许潜意识里面我真的是在这么想着的。
书中给了我们三个问题:我为什么来这里——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我害怕死亡吗?我满足吗?
我把疑问都改成了第一人称。三个问题,但是重点一直是第一个,因为能否找到自己的人生PFE,决定了自己如何回答后面两个问题。而如何去找到这个答案,只能靠自己。
书中的理念其实很简单,对我而言,最大的帮助和触动在三个地方:
1、反向浪:绿海龟动作看似迟缓,可是凭借着海浪的涌动方向,绿海龟可以轻松地日行千里。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反向浪一直都在伺机而动,他人的要求、外界的声音,一直让我们疲于应付,以至于当正向浪来临时,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了——把生活中的选择权放在自己身上,否则就只能被动接受安排。我们未必一定需要学会顺势而为,为自己节省时间精力已经很好了。
2、谨慎对待他人告诉你的信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大脑会越来越懒,很多声音会告诉你,照着做就好了。比如购买不需要的物品,比如如何选择生活的方向,但每个人告诉你的,都是从Ta自身的角度出发,为了卖给你东西、为了让你当下的开心,毕竟,每一个人都不需要为你的人生真正负责任——除了你自己——没有什么是笃定正确的,外在的信息接收之前,不妨自己好好思量思量。倘若真的很容易被外界声音影响,那就减少这些声音的输入吧。
3、提问比答案更重要:如果没有找到真正的问题,所有的答案就都是空的,相对应的行动自然也没有意义。与其急着开始,不如认真思考下,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吧。“一旦你真的问出了那个问题,寻找答案就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提问这个行为本身就能产生寻找答案的动力。”
书摘:
我们先和客人分享一些他们可能期待的事情,方便他们更好地接受他们原本以为自己能接受的事情。
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有时候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对它一瞥而过是一回事,认认真真去看,然后扪心自问又是另一回事——你的世界会发生改变。
一旦你真的问出了那个问题,寻找答案就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提问这个行为本身就能产生寻找答案的动力。
事情不要去“面对”,而是要“迎接”。
有时候你只是没意识到,你早已准备好接纳新事物了。
一个人要是知道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他就会为了实现这个意义做一切想做的事。
我应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只要它符合我对“自我人生意义”的定义,而不是为了回应他人的期待,比如家人的建议、社会环境的压力、别人的看法等。
一个人要想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存在意义,应该去探索哦和迎接与PFE相关的各种事物。(PFE:purpose for existing).
我们一直在做别人让我们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PFE做的事情。当我们真正想要为了自己的PFE做事情的时候,我们可能已经没有精力了……反向浪从未停歇,伺机卷走我的时间和精力……绿海龟,顺着海水的浮动划水,借势。
每一天都是一个机会,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不需要等到“退休”。
我们每天都暴露在大量营销信息中,如果不谨慎点,我们肯定会把自己的幸福和满足寄托在某样产品或服务上——最后我们会陷入财务困境中,不得不为了挣钱去做事。
某样东西是否能让你的人生更圆满,由你自己说了算,和别人告诉你它圆不圆满无关。
谨慎对待别人话语背后传递的深层信息。
惊喜发生时我恰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们总是努力在调整自己适应外界,不知不觉中就被外物控制了——每个人都可以把握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要么积极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不然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安排。
有人意识到了问题,就想知道答案,但他们只想在其他人或者其他事物的引导下找到答案。
自己的答案,全世界只有我们自己可以决定。所以很多人都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选择独处。
生活本来就很精彩。只不过没人发现自己是作者,没发现他们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创造。
当两个选择摆在你面前,一个是用一生追求自己的生存意义,另一个是活着。
如果你已经做成了想做的事,或者每天都在做想做的事,那你没有理由害怕失去做那些事的机会。